皮里春秋成語拼音:【pí lǐ chūn qiū】
皮里春秋成語解釋:皮里:指內(nèi)心。春秋:相傳是孔子修訂的一部記載魯國歷史的書,書中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了隱含的褒貶評論而不直言。形容口頭上不作評論,心中卻有所褒貶。也作“皮里陽秋”。(因晉簡文帝母名“春”,晉人為避諱而改用“陽”字代替“春”字。)
皮里春秋成語出處:《晉書·褚裒傳》:“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nèi)有所褒貶也。”
皮里春秋繁體字寫法:皮裏春秋
用皮里春秋造句示例:這個人從不談論別人的好壞,但皮里春秋,什么事他都有自己的看法。
皮里春秋的近義詞:
皮里春秋的反義詞:
皮里春秋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