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換器
日期天數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尾
立即查詢
當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九組詞
更新日期:2022-10-03 09:00:02
九
九拼音
:jiǔ
九偏旁部首:丿
九筆畫數:2筆(
九的筆順
)
九繁體字:九
九字開頭組詞
九伯
:1.上古九州的方伯。方伯,諸侯之長。 2.泛指地方長官。 3.見"九百"。
九部
:1.指各個區(qū)域。 2.即九州。
九參官
:1.唐時三品以上的武官,一月朝參九次,故稱。
九蒼
:1.猶九天。
九層
:1.九重,九級。亦用以喻極高。
九成宮
:1.唐代宮名。在陜西省麟游縣西。本為隋仁壽宮,系皇帝避暑處。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九成。永徽二年九月改名萬年。干封二年,復為九成。宮垣周千八百步,中有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庫官寺等。唐王勃有《九成宮頌》,杜甫﹑李商隱均有《九成宮》詩。參閱《新唐書.地理志一》﹑《唐會要》卷三十。 2.唐書法家歐陽詢所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省稱。
九成宮碑
:1.見"九成宮醴泉銘"。
九蟲
:1.道教語。泛指在人身中作祟的種種尸蟲。九,九臟。
九疇
:1.疇,類。指傳說中天帝賜給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即《洛書》。 2.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九愁
:1.形容愁思之多。
九川
:1.九州的大河?!稌骛ⅰ?quot;予決九川,距四海。"孔傳"決九州名川,通之四海。"《國語.周語下》"決汨九川,陂障九澤。"一說指九條河川。
九陲
:1.九邊。指極邊遠之地。
九春
:1.指春天。 2.指三年。
九大
:1.道家指風﹑云﹑雷﹑海﹑火﹑日﹑地﹑天﹑空。
九代
:1.九個朝代。 2.九世。 3.馬名。
九帶
:1.佛教禪宗匯編的九種教理。即佛正法眼藏帶﹑佛法藏帶﹑理貫帶﹑事貫帶﹑理事縱橫帶﹑屈曲垂帶﹑妙葉兼帶﹑金針雙銷帶和平懷常實帶。見《浮山遠錄》。
九德
:1.古謂賢人所具備的九種優(yōu)良品格。九德內容,說法不一?!稌尢罩儭?quot;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禹曰'何?'皐陶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彰厥有常,吉哉!'"孔傳"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zhèn)蝿t可知。"《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無悔。"《逸周書.常訓》"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 2.稱具有九德的人。 3.九功之德。
九等人表
:1.《漢書.古今人表》將人分為九等,后以"九等人表"泛指各種人材。
九地
:1.指各種隱秘難測的地形。 2.指地的最深處。 3.猶九泉。指地下。 4.用兵的九種地勢。 5.指根據地質﹑地形而分的九種土地。 6.猶言遍地,大地。 7.陰陽家謂歷數有九地之數。參見"九天"。 8.佛教語。謂眾生輪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
九點圓
:三角形三邊的中點,三條高的垂足,垂心與三頂點連線的中點,九點共圓。此圓稱為三角形的九點圓。19世紀由法國數學家龐斯萊首先發(fā)現。
九鼎
:①古代傳說夏禹鑄了九個鼎,象征九州,成為夏、商、周三代傳國的寶物。②比喻分量極重一言~。
九鼎一絲
:1.猶言一發(fā)千鈞。喻非常危急。
九饤盤
:1.古食器名。饤,亦作"釘"。
九厄
:1.陽九之厄,指災兇。
九二
:1.《易》卦爻位名。九,謂陽爻;二,第二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二位?!兑祝伞?quot;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断蟆吩?#039;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孔穎達疏"此以人事言之﹐用龍德在田似圣人已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后因以"九二"喻君德廣被。
九伐
:1.古代指對九種罪惡的討伐。 2.泛指征伐。
九飯
:1.謂"尸"受飯九次。古代祭禮,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飯,受飯次數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禮為九飯。 2.漢劉向《說苑.立節(jié)》"子思居于衛(wèi),缊袍無表,三旬而九食。"后以"九飯"喻貧寒。
九方皋
:1.亦作"九方皋"。 2.春秋時人,善相馬。相傳伯樂推薦他為秦穆公外出求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觀察馬的內神,因得天下良馬。伯樂稱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淮南子.道應訓》﹑《列子.說符》◇用以喻善于發(fā)現人才的人。
九方堙
:1.即九方皋。《呂氏春秋.觀表》﹑《淮南子.道應訓》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歱,見《莊子.徐無鬼》。
九房
:1.古天子所娶的九女曰九房。 2.明堂中的九室。 3.九個房族。
九飛
:1.謂高飛九天。
九風
:1.指有關國運的九種社會動向。
九峰
:1.借喻九疑山。
九鳳
:1.傳說中的神名。
九符
:1.指符箓。
九府
:1.周代掌管財幣的機構◇泛指國庫。 2.指各方的寶藏和特產。 3.南齊設置的九個官署,猶漢之九寺。 4.猶言臟腑。
九復
:1.多次反復。
九腹
:1.猶大腹。
九陔
:1.見"九垓"。
九垓
:1.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極之地。 2.亦作"九閡"﹑"九陔"。九層。指天。
九畡
:1.見"九垓"。
九皋處士
:1.鶴的美稱。
九皋禽
:1.指鶴。
九皐
:1.亦作"九皋"。亦作"九皋"。 2.曲折深遠的沼澤?!对姡⊙牛Q鳴》"鶴鳴于九皐,聲聞于野。"毛傳"皐,澤也。言身隱而名著也。"鄭玄箋"皐,澤中水溢出所為坎,自外數至九,喻深遠也∽在中鳴焉,而野聞其鳴聲……喻賢者雖隱居,人咸知之。"陸德明釋文"《韓詩》云九皐,九折之澤。"漢桓寬《鹽鐵論.西域》"茫憫若行九皋,未知所止。"《晉書.文苑傳.趙至》"徘徊九皋之內,慷慨九阜之顛,進無所由,退無所據。"《鏡花緣》第四十回"九皋有路招云鶴,三匝無枝泣夜烏。"后亦用為稱美隱士或賢人的典實。 3.指鶴。 4.九方皋的省稱。
九功
:1.古謂六府三事為九功。 2.指九種職業(yè)的賦稅。 3.欲成功業(yè)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
九攻
:1.多次攻擊。
九宮格兒
:練習漢字書法用的方格紙,每個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線分成九個小格。
九宮三命
:1.泛指人的運命。
九貢
:1.周代征收貢物的九種類別。亦泛指進貢。
九姑課
:1.古時吳楚民間以草莖占卜吉兇的一種方法。
九股索
:1.一種粗大結實的繩索,古代用作套敵人的武器。
九雇
:1.即九扈。詳"九扈"。
九關虎豹
:1.比喻兇殘的權臣。語本《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九館仙
:1.傳說洛下有洞穴,內有宮殿人物九處,晉張華稱之為地仙九館。參閱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韓定辭》◇以泛稱游仙。
九光履
:1.神話中仙人穿的發(fā)光的鞋子。
九光杏
:1.酒名。
九規(guī)
:1.古指月亮運行的九道圓弧形的軌跡。
九閨
:1.泛指宮禁門。
九河
:1.禹時黃河的九條支流。近人多認為是古代黃河下游許多支流的總稱。 2.泛指黃河。 3.銀河。
九閡
:1.見"九垓"。
九鴻
:1.猶九方。
九扈
:1.相傳為少皞時主管農事的官名?!蹲髠鳎压吣辍?quot;九扈為九農正。"杜預注"扈有九種也……以九扈為九農之號,各隨其宜以教民事。"按,《爾雅.釋鳥》扈作"鴘",《說文》引作"九雇",本是農沈鳥,借以作農事官名。 2.鳥名。
九花虬
:1.馬名。
九花樹
:1.樹木名。
九華
:1.山名。在今安徽省青陽縣。舊稱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蓮花,故改為今名。 2.宮殿名◇趙石虎建。
九華殿
:1.漢掖庭中的殿名。
九華菊
:1.菊花的一種。
九華門
:1.漢掖庭有九華殿,后因以九華門為宮門的通稱。
九華英
:1.唐時茶名。
九華帳
:1.華麗的帳子。
九還丹
:1.即九轉丹。
九環(huán)帶
:1.古代帝王貴臣的腰帶,以有九個金環(huán),故稱。
九寰
:1.猶言九州大地。
九荒
:1.九州極遠之處。
九皇
:1.傳說中上古的九個帝王。
九回曲
:1.逶迤曲折貌。
九會
:1.多次會盟。 2.指釋迦牟尼宣講教義的九次法會。參閱八十卷本《華嚴經》。 3.九次交遇。
九閽
:1.九天之門。亦指九天。 2.喻朝廷。
九級浮圖
:1.九層佛塔。浮圖,也寫作"浮屠"。佛教以造九層佛塔為最大功德。
九極
:1.道教語。猶九天。 2.指皇宮。
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樹九棘為標識,以區(qū)分等級職位?!吨芏Y.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鄭玄注"樹棘以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為九卿的代稱。 2.藥名。
九集
:1.糾集。
九紀
:1.謂據九種自然法則理政治事。 2.指九臟的功能。
九家
:1.指戰(zhàn)國時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九個學派。
九間大殿
:1.見"九間朝殿"。
九江八河
:1.泛指所有的江河。
九江市
:在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向九鐵路終點。古稱潯陽。1949年設市。人口464萬(1995年)。為江西北部物資集散及水陸交通中心,長江中游重要港口之一。工商業(yè)發(fā)達,舊為四大米市之一。名勝古跡有甘棠湖及煙水亭、鎖江樓、能仁寺等。市南有著名的廬山風景區(qū)。
九嶠
:1.形容層巒迭嶂。嶠,尖而高的山。
九街
:1.猶九逵,都城的大道。
九節(jié)貍
:1.貍的一種。
九節(jié)蒲
:1.藥草名。菖蒲的一種。莖節(jié)密,每寸達九節(jié)以上,故名。
九節(jié)杖
:1.傳說仙人所用的手杖。 2.泛指手杖。
九劫
:1.謂成佛所經歷的漫長劫難。 2.指釋迦成佛的現在世。相傳釋迦于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現在世)成佛。
九截
:1.猶九州。
九戒
:1.指九種桅國家而必須防止的現象。 2.指九條應遵守的教戒。
九界
:1.佛教語。謂"十法界"中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九界相對佛界而言,均為迷界。 2.康有為所謂產生世間諸苦的九種界別。即國界﹑級界﹑種界﹑形界﹑家界﹑業(yè)界﹑亂界﹑類界和苦界。見《大同書》甲部第六章。
九金
:1.指九鼎。相傳禹收九州之金鑄九鼎,后因以九金指九鼎。
九觔黃
:1.良種雞名。多為棕黃色,雄雞體重可達九斤,雌雞可達七﹑八斤。今通作"九斤黃"。
九禁
:1.九種法律禁令。 2.猶宮禁。帝王居住之處。
九京
:1.即九原。春秋時晉大夫的墓地。 2.泛指墓地。 3.猶九泉。指地下。
九經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 3.九部儒家經典。名目相傳不一?!稘h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及小學。陸德明《經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初學記》卷二一所引九經,與《經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谷梁》,無《春秋》﹑《孝經》﹑《論語》。
九精
:1.精神,元氣。 2.九曜,泛指日月星辰。
九九
:①節(jié)令名稱。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個時段,每個時段為九天,即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為頭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間,是中國最冷時期,而最末一個九天即九九期間已是3月驚蟄”時節(jié),氣候轉暖,是九九艷陽天”了。②乘法口訣。以一到九每兩數相乘而成,如七八五十六”、二四得八”等。古時由九九八十一”開始,共三十六句,故稱九九”。起源很早,在春秋齊桓公時,已有明確記載。
九九歸一
:轉來轉去最后又還了原~,還是他的話對。也說九九歸原。
九九圖
:1.見"九九消寒圖"。
九居
:1.佛家語。即欲界一處,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佛教謂眾生輪回之地,凡三界九處。亦稱"九有情居"。
九舉
:1.謂九次舉牲。周天子宴請上公之禮。 2.指齊桓公九合諸侯。 3.多次舉薦。
九絶獸
:1.傳說中的神禽。
九軍
:1.天子六軍,諸侯三軍,統(tǒng)稱為九軍。 2.為數眾多的軍隊,猶大軍。
九郡
:1.猶言五湖四海。
九孔針
:1.古代婦女七夕乞巧時所用的針。
九叩禮
:1.連續(xù)三次一跪三叩首的禮節(jié)。清代最莊重的大禮,用于朝拜君王。
九老會
:1.唐白居易退居洛陽時,有九老之會。 2.宋李昿罷相,居京師,思繼白居易九老之會,與宋琪﹑楊徽之﹑魏丕﹑李運﹑朱昂﹑武允成﹑張好問﹑釋贊寧等亦作九老會。見宋王禹偁《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
九老圖
:1.唐白居易與胡杲﹑吉皎﹑劉真﹑鄭據﹑盧貞﹑張渾年老退居洛陽,曾作尚齒之會,并各賦詩記其事。時為會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滿亦告老歸洛,因作九老尚齒之會,并書姓名﹑年齒,繪其形貌,題為九老圖◇傳世姓名不一。見唐白居易《九老圖詩序》﹑《唐詩紀事》卷四九◇因以"九老圖"為告老還鄉(xiāng)者聚會之典。
九肋
:1.指甲紋呈多根肋條分布狀。 2.指此種形狀的烏龜。
九禮
:1.九儀之禮。 2.指古時九種禮儀。
九里松
:1.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時,于行春橋至靈隱﹑三天竺間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蒼翠夾道,人稱九里松◇即以九里松名其地。宋吳說有"九里松"題匾。見宋周密《武林舊事.湖山勝概》﹑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
九里香
:1.木犀的別稱。
九鯉湖
:1.湖名。在福建仙游縣東北。相傳漢代何氏九兄弟煉丹湖側,各乘一鯉登仙而得名。見《興化府志》。唐徐寅有《春入鯉湖》詩,宋鄭樵有《游九鯉湖》詩,明徐弘祖有《游九鯉湖日記》。
九連環(huán)
:1.玩具名。環(huán)用金屬絲制成,共九個,套在條形橫板或各式框架上,貫以劍形框柄,可合可分。 2.曲調名。
九列
:1.九卿的職位。 2.九星。
九齡
:1.九歲。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鄭玄注"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為長壽。
九流賓客
:1.謂身份﹑地位不同的各種客人。
九旒冕
:1.古代王公戴的一種禮帽。
九六
:1.《易.干》"初九"唐孔穎達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因以"九六"泛指陰陽及柔剛等屬性。 2.借指盛衰。 3."陽九百六"之略語。古代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厄為"百六"。因以"九六"指災難或厄運。
九龍
:1.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 2.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 3.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 4.對一門九子的美稱。 5.稱漢文帝的九匹良馬。 6.鞭炮的一種。
九龍殿
:1.宮殿名◇指皇宮。
九隆
:1.傳說中哀牢夷的祖先。
九漏
:1.佛家語。指由身﹑口﹑意所造惡業(yè)而產生的種種煩惱。九,九穴(眼﹑耳﹑鼻﹑口及兩便);漏,煩惱的異稱。 2.笛子的別名。
九慮
:1.反復﹑周詳地考慮。
九洛
:1.亦作"九雒"。即《九疇洛書》。 2.猶九州。
九芒珠
:1.光芒四射的明珠。
九門提督
:1.清代步軍統(tǒng)領的俗稱。全名是提督九門步兵統(tǒng)領。掌管京城九門門禁。
九廟
:1.指帝王的宗廟。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有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廟。王莽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歷朝皆沿此制。
九冥
:1.猶九天,高空。 2.猶九泉,地下。 3.指深淵。
九命
:1.周代的官爵分為九個等級,稱九命。上公九命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們的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各按等級作具體規(guī)定。見《周禮.春官.典命》﹑《禮記.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級亦稱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太師時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文帝紀下》﹑《周書.盧辯傳》。
九陌錢
:1.指以九十充當一百使用的錢。
九牧
:1.九州之長。 2.指地方長官。 3.即九州。
九能
:1.古指大夫應當具備的九種才能。
九年面壁
:1.南朝梁普通年間,天竺僧菩提達磨泛海來華,是為禪宗初祖。達磨渡江后,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默然無語,凡九年。見晉法顯《神僧傳》◇以指一心參禪,或借指長期專注于某種學問或工作。
九娘
:1.指燈蛾。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量。
九牛去得一毛
:1.喻所失者少而所得甚多。
九牛一毫
:1.見"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
:比喻極大的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九農
:1.泛指各種農事活動。
九弄
:1.九章樂曲。樂曲一章為一弄。
九女
:1.九妃。古代諸侯所娶的九個嬪妃。 2.道家指九個侍從仙女。
九女星
:1.俗謂主育女之神。
九湃
:1.即九派。指長江。
九盤
:1.迂回曲折貌。
九嬪
:1.宮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吨芏Y·天官·內宰》"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于王所。"《禮記·昬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歷代王朝多有九嬪之制。晉以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唐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見《晉書·輿服志》﹑《新唐書·后妃傳上》。
九品蓮臺
:1.佛教凈土宗認為修行完滿者死后可往西方極樂世界,身坐蓮花臺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淺不同,而所坐蓮臺有九等之別,九品蓮臺是最高一等。
九品中正
:1.魏﹑晉﹑南北朝的一種官吏鹽制度。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各州﹑郡設立中正官,將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別評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選用,謂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晉﹑南北朝,選取專重門第,致"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成為世族豪門把持政權的工具。隋文帝時廢除此制,改行科舉制。參閱《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宋書.恩幸傳論》。
九品中正制
:魏晉南北朝時鹽官吏的制度。東漢末,曹丕接受吏部尚書陳群建議,推選各郡有聲望者為中正”,負責對當地士人進行考察并評定為九等(九品),再由政府按等選用,依品授官。司馬懿當政后,任世家豪門為各地中正,評定士人品級只論其門第而不論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為世族地主控制政權的工具。隋文帝時廢。
九旗
:1.指各式軍旗。
九清
:1.道教語。猶九天。 2.指天庭。 3.指帝王居處。
九區(qū)
:1.九州。 2.湖澤名。
九曲
:1.迂回曲折。 2.指黃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稱。 3.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
九曲腸
:1.喻無限的憂思。
九曲珠
:1.一種珠孔曲折難通的寶珠。
九衢
:1.縱橫交叉的大道;繁華的街市。 2.草名。
九衢塵
:1.大道上的塵土。借指煩擾的塵世。
九趣
:1.佛教語。指三界九地的眾生。
九闕
:1.指天宮。 2.指皇城。
九壤
:1.猶九州。 2.猶九泉。
九人
:1.漢揚雄著《太玄》,定人為九等。
九仞
:1.亦作"九軔"。 2.六十三尺。一說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極高或極深。
九如
:1.《詩.小雅.天?!?quot;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爾或承。"本為祝頌人君之詞,因連用九個"如"字,并有"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之語,后因以"九如"為祝壽之詞。 2.頻頻來臨。
九儒十匄
:1.見"九儒十丐"。
九三鼎
:1.煉丹的鼎。
九三學社
:中國的民主黨派之一。前身為由1944年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形成的民主科學社,1945年定名九三學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識分子組成。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參政黨之一。
九山
: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秴问洗呵铮惺肌?quot;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歧山﹑太行﹑羊腸﹑孟門。"金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施國祈箋注"九山,案辳轅﹑潁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陘﹑大熊﹑大茂﹑具茨是也。" 3.指九嶷山。
九傷
:1.無限地哀傷。
九升
:1.多次飛揚。
九聲
:1.五聲(宮﹑商﹑角﹑征﹑羽)和四清(宮清﹑商清﹑角清﹑征清)的合稱。
九圣
:1.指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文王﹑周公﹑孔子。 2.指道教崇奉的九位真人。 3.九個皇帝。
九師
:1.《漢書.藝文志》"《淮南道訓》二篇?;茨贤醢财该鳌兑住氛呔湃?,號九師說。"因稱《易經》學者為"九師"。 2.猶九軍,大軍。
九世
:1.九代。 2.指九世仇。
九市
:1.古時買賣貨物的場所。 2.泛指熱鬧的街市。
九室
:1.古時九嬪和九卿分別治事之所。 2.指古明堂的九間房屋。 3.即九廟。天子的祖廟。 4.道教謂人體中的"上宮"(腦)和"九竅"。
九暑
:1.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熱天氣。
九數
:1.古算法名◇之《九章算術》本此。
九稅
:1.周代對人民各種職業(yè)所課的賦稅。
九司
:1.九卿。
九死厄
:1.多次死亡的威脅。
九死一生
:形容經歷極大危險而幸存。
九寺
:1.指九卿的官署。
九藪
:1.指古代九大湖泊。
九素
:1.道教語。即先天九氣。道教認為天地混沌之時為先天,有玄﹑元﹑始三氣,三氣又各化生三氣,合成九氣,為萬物之源。素,本源。《太清玉冊》謂,先天九氣者始氣生混混氣蒼,混氣生洞洞氣赤,洞氣生皓皓氣青;元氣生昮昮氣緑,昮氣生景景氣黃,景氣生遁遁氣白;玄氣生融融氣紫,融氣生炎炎氣碧,炎氣生演演氣黑。
九鎖
:1.謂道路曲折險阻。
九慝
:1.九種惡事。
九體
:1.謂祭牲分解的九個部分。 2.指人體的九個組成部分。
九天
:極高的天空~九地(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形容差別極大)。
九天采訪使者
:1.道教所信奉的巡察人間的神仙。
九天女
:1.即九天玄女。
九天使者
:1."九天采訪使者"的略稱。
九天玄女
:1.道家傳說中的女神,謂為黃帝之師,圣母元君弟子,曾助黃帝滅蚩尤。見《云笈七簽》卷一一四。
九通衢
:1.四通八達的大路。
九頭紀
:1.傳說遠古人皇氏兄弟九人共政,稱為九頭紀。為"十紀"之一。
九頭獅子
:1.古代舞蹈名。 2.神話中的異獸。
九投
:1.亦作"九醜"。 2.謂多次釀造。
九涂
:1.猶九逵,京城中的大路。
九畹花
:1.指蘭花。
九維
:1.猶九州。
九尾
:1.九尾狐的簡稱。古人以為瑞獸。 2.借為妖媚多詐的象征。 3.泛指妖狐。
九尾狐貍
:1.即九尾狐。喻狐媚多詐的人。
九尾禽
:1.即九尾狐。
九緯
:1.橫貫東西的九條大道。 2.道教以指天空中廣闊的云衢。
九位
:1.指天上與九州相對應的九個區(qū)域。 2.指很多席位。
九文
:1.古代天子禮服上的九種圖案。
九息
:1.謂呼吸頻繁而急促。 2.呼吸九次。一呼一吸謂之一息。
九溪
:1.傳說為范蠡的養(yǎng)魚池,中有九渚,故稱。
九錫
:1.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禮遇。 2.魏晉六朝掌政大臣奪取政權﹑建立新王朝率皆襲王莽謀漢先邀九錫故事,后以九錫為權臣篡位先聲。
九錫花
:1.受九種優(yōu)遇的花。因亦泛指名貴的花。
九遐
:1.遼闊的天空。
九霞
:1.九天的云霞。借指天庭。
九霞丹
:1.仙丹名。
九霞裾
:1.見"九霞裙"。
九霞裙
:1.亦稱"九霞裾"。 2.形容華麗的裙裾。
九霞觴
:1.亦稱"九霞巵"。 2.酒杯名。常借指美酒。 3.曲調名。
九夏
:1.古樂名。 2.夏季,夏天。 3.九州華夏。
九弦琴
:1.琴名。宋太宗至道元年始作.將琴七弦增之為九,名曰君﹑臣﹑文﹑武﹑禮﹑樂﹑正﹑民﹑心。見《宋史.樂志一》。
九賢
:1.九個賢人。指堯舜時九官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 2.九個賢人。指堯﹑舜﹑禹﹑文王﹑皋陶﹑啟﹑契﹑史皇﹑羿等九人。見《淮南子.修務訓》。
九縣
:1.九州。
九相
:1.唐時回紇婚禮中的九姓儐相。
九霄云外
:形容遠得無影無蹤他把我們的忠告拋到了~。
九些
:1.《楚辭.招魂》句末都用助詞"些"字,而《楚辭》多以"九"名篇,如《九辯》﹑《九歌》﹑《九章》,故稱《楚辭》為"九些"。
九星
:1.指四方及五星。 2.指星﹑辰﹑日﹑月﹑四時﹑歲。 3.指天蓬天內等九星。 4.冠名。
九刑
:1.周代刑書名。 2.古代的九種刑罰。
九行八業(yè)
:1.泛指各種職業(yè)。
九朽一罷
:1.中國畫描繪人物的一種方法。
九序
:1.同"九敘"。
九旋
:1.極深貌。
九崖
:1.指高聳的山峰。
九堰
:1.泛指溪渠。
九陽
:1.天地的邊沿。 2.古代傳說的日出處。 3.太陽。 4.道家以純陽為九陽。 5.山名。
九陽巾
:1.道士的冠名。
九曜
:1.指北斗七星及輔佐二星。 2.亦稱"九執(zhí)"。指梵歷中的九星。梵歷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兇。九星為一﹑日曜(太陽),二﹑月曜(太陰),三﹑火曜(熒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歲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鎮(zhèn)星),八﹑羅?(黃旛星),九﹑計都(豹尾星)。九星與日時相隨劐逐而不離,故又稱"九執(zhí)"。唐開元年間傳入我國,稱"九執(zhí)歷"。九星配日法曾為我國歷法所采用,后刪棄。 3.道教語。日的別稱。
九葉
:1.九代。
九液
:1.指各種美酒。 2.道教語。九竅的津液。
九夷
:1.古代稱東方的九種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馬融曰"東方之夷有九種。"《后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明袁袞《遠游賦》"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說指玄菟﹑樂浪﹑高驪﹑滿飾﹑鳧更﹑索家﹑東屠﹑倭人﹑天鄙。見《爾雅.釋地》"九夷"疏。 2.泛稱少數民族。
九疑
:1.亦作"九嶷"。 2.山名。在湖南寧遠縣南。 3.指九疑山之神。
九疑仙人
:1.綠萼梅的別名。
九嶷
:1.見"九疑"。
九逸
:1.指漢文帝的九匹良馬。
九裔
:1.指四方邊遠地區(qū)。
九垠
:1.猶九重。 2.猶九州。
九英梅
:1.蠟梅的一種。
九瀛
:1.指九州與環(huán)其外的瀛海。 2.泛指海外各國。
九斿
:1.見"九旒"。
九游
:1.見"九旒"。
九有
:1.九州。 2.佛教語。指眾生輪回之三界九地。
九囿
:1.上古指組成陸地的九個大區(qū)域◇被稱為九州。
九虞
:1.九次虞祭。古喪禮,天子九虞。
九域塵
:1.九州的煙塵。喻戰(zhàn)亂。
九域圖
:1.九州地圖。
九緎
:1.即九羘。
九元
:1.道教語。指人的九竅。
九原可作
:1.《國語.晉語八》"趙文子與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后謂設想已死的人再生為"九原可作"。
九原丈人
:1.海神。
九緣
:1.佛教法相宗的九種因緣。
九月九
:1.重陽節(jié)。
九鑰丹
:1.猶九轉丹。
九云誥
:1.道教語。天帝詔諭。
九醞法
:1.指美酒的釀造法。
九羘
:1.一種帶有囊袋以捕撈小魚的網。
九澤
:1.九州的湖泊。 2.特指北方的湖泊。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禮.夏官.職方氏》澤﹑藪并稱,其名稱及位置如下揚州具區(qū);荊州云夢;豫州圃田;青州望諸;袞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養(yǎng);翼州楊紆;并州昭馀祁。 4.泛稱深淵湖泊。
九寨溝
:在四川省南坪、松潘、平武三縣交界處。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得名。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有五花海、五彩池、樹正瀑布、諾日朗瀑布,風景絕佳,五彩繽紛,有童話世界”之譽。并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貴動物。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招
:1.見"九韶"。
九箴
:1.反復規(guī)諫。
九枝燈
:1.古燈名。
九執(zhí)
:1.見"九曜"。
九鐘
:1.傳說豐山有九口鐘,霜降而鳴。
九種
:1.指《易》﹑《書》﹑《詩》﹑《春秋》﹑《禮》﹑《樂》﹑《論語》﹑《孝經》及小學(其名目說法不一,此據《漢書.藝文志》)等九種儒家經典。
九重城
:1.宮禁。古制,天子之居有門九重,故稱。
九重閣
:1.猶言高閣。
九重宮
:1.皇宮。
九重關
:1.帝王居處。指朝廷。
九重閨
:1.猶深閨。
九重鎖
:1.形容幽深。
九重天
:1.古人認為天有九層,因泛言天為"九重天"。 2.指帝王或朝廷。
九州
: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用作‘中國’的代稱。
九州璜
:1.古代十二名琴之一。見宋蘇軾《十二琴銘》。
九州四海
:1.猶言天下。泛指全中國。
九屬
:1.九代直系親屬。
九轉丹
:1.道教謂經九次提煉﹑服之能成仙的丹藥。
九轉鼎
:1.煉丹的鼎。
九轉金丹
:1.即九轉丹。
九子
:1.尾宿九星。 2.九個兒子。 3.指堯的九位賢臣舜﹑契﹑禹﹑后稷﹑夔﹑倕﹑伯夷﹑皋陶﹑益。 4.山名。指九子山。 5.墨名。?;橛谩?6.槍名。
九子母
:1.女神名。傳說能佑人生子。
九子山
:1.即九華山。
九子粽
:1.粽子名。
九宗
:1.同姓的九族。
九宗七祖
:1.泛指祖宗。
九昮
:1.猶九天。 2.指秋天。
九奏
:1.指古代行禮奏樂九曲。
九族
:指從自己往上推到父、祖、曾祖、高祖四代,往下推到子、孫、曾孫、玄孫四代,連同自己一代,共為九族。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為九族株連九族。
九祖
:1.泛指歷代祖宗。
九佐
:1.指堯之九官。
九阿
:1.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 2.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巒。
九白之貢
:1.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貢朝廷白色駝﹑馬共九匹,稱為"九白之貢"。《清文獻通考.輿地二四》"﹝喀爾喀﹞為西北強國,共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謝圖汗,東曰車臣汗,西曰扎薩克圖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貢白馬八,白駝一,謂之九白之貢,歲以為常。"
九拜
:1.古代祭祀時的九種禮拜形式。拜,古字作"?"。 2.九次禮拜。
九苞奴
:1.錦雉的別名。
九苞禽
:1.鳳的別名。
九寶
:1.指禹鑄的九鼎。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三國魏曹丕《鑄五熟釜成與鐘繇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咸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 2.指曹丕的九把刀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魏文九寶﹐器利辭鈍。"范文瀾注"魏曹丕《典論劍銘》'余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 3.指九方御璽。宋周輝《清波別志》卷中"古唯六璽﹐至唐始名曰寶﹐增數至八﹐國朝所用。一曰鎮(zhèn)國神寶﹐二曰受命之寶﹐三曰天子之寶﹐四曰天子信寶﹐五曰天子行寶﹐六曰皇帝之寶﹐七曰皇帝信寶﹐八曰皇帝行寶。政和七年,增定命寶﹐以九寶為稱。"
九背向
:1.蜿蜒曲折貌。
九本
:1.古代君主治國信守的九項原則。
九壁
:1.猶九壘。
九邊
:1.本謂明代設在北方的九個邊防重鎮(zhèn),后為邊境的泛稱。
九變十化
:1.猶言變化無窮。
九冰
:1.厚積的冰。
九字結尾組詞
昌九
:1.指菖蒲。昌,通"菖"。
赤九
:1.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暗九
:1.俗謂歲數逢"九"的倍數為"暗九"(逢"九"為"明九")。或以為"九"是難關,須祈福消災。
八九
:1.八個或九個。 2.十分之八九。
凍九
:1.指數九日子。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干九
:1.《易.干.文言》"干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義"言干元用九,見與他卦不同。君道剛而能柔,天下無不治矣。"后以"干九"稱帝德。
搬九
:1.北方舊俗。謂女兒出嫁后九日回娘家小住。
九九
:①節(jié)令名稱。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個時段,每個時段為九天,即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為頭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間,是中國最冷時期,而最末一個九天即九九期間已是3月驚蟄”時節(jié),氣候轉暖,是九九艷陽天”了。②乘法口訣。以一到九每兩數相乘而成,如七八五十六”、二四得八”等。古時由九九八十一”開始,共三十六句,故稱九九”。起源很早,在春秋齊桓公時,已有明確記載。
牢九
:1.見"牢丸"。
不如意事常八九
:1.謂不合心意的事情是經常發(fā)生的。語出《晉書.羊祜傳》"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
九月九
:1.重陽節(jié)。
出九
:1.亦作"出玖"。 2.一種博戲。
夢九
:1.《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汝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后因以"夢九"為祝人長壽之詞。
回九
:1.舊謂新娘結婚九日后回娘家為回九。
廬九
:1.廬江﹑九江二郡的并稱。
窮九
:1.古代某些地方習俗以陰歷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
七九
:1.步槍的一種。 2.農歷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稱為"七九"。
羆九
:1.古代傳說中的獸名。
上九
:1.《易》卦在第六位的陽爻叫上九。 2.喻道德學問最高的人。 3.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古稱上九。 4.古以農歷每月二十九日為上九。參見"下九"。
什九
:1.十分之九。指絕大多數。
雙九
:1.指舊俗結婚后第十八天﹐男家送女家禮物的日子。
牌九
:1.賭具名。為骨牌的一種。
三六九
:1.猶言常常,經常。 2.指大概的數目。
數九
:1.進入從冬至開始的"九"。每九日為一個"九",共有九個"九"。
下九
:1.農歷每月十九日。
耍煙九
:1.見"耍燕九"。
耍燕九
:1.亦作"耍煙九"。 2.舊時北京人正月十九日游集于西郊白云觀﹐稱"耍燕九"。又稱燕九節(jié)。
淹九
:1.明朝風俗,京城正月舉行燈市,于十八日收燈。次日,男女傾城出西郊白云觀,嬉游宴飲,名曰耍"煙九"?;蚍Q"淹九"。殆以燈事闌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義。參閱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畿輔.淹九》。
閹九
:1.北京舊俗以正月十九日為祭祀元道教全真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的節(jié)日。此日為丘之生日。又稱燕九節(jié)。
言十妄九
:1.形容說話虛妄不實。
窈九
:1.閩中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窈九"。
一九
:1.謂陽數始于一,而極于九。極則復于一,終而復始,故用以喻循環(huán)之理。 2.佛教語。指凈土宗九品往生的教義。 3.滿俗贈獻之禮,以九數為貴,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4.從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為一九。亦指第一個九天。
小九九
:1.算術乘法的口訣﹐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等。 2.比喻為自己的打算。猶言小算盤。亦用以泛喻謀算。
天九
:1.一種賭博。用牙牌三十二張﹐四人入局﹐各得八張﹐以大擊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為尊﹐武牌以九點為尊﹐故名。
一日三,三日九
:1.謂逐日積累,聚少成多。
鴉九
:1.亦作"鴉九"。 2.人名。唐有張鴉九,善鑄劍,其所造劍名鴉九劍。
陽九
:1.古代術數家的學說。其說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內有旱災九年,謂之"陽九"。其余尚有陰九﹑陰七﹑陽七﹑陰五﹑陽五﹑陰三﹑陽三等,陽為旱災,陰為水災。從入元至陽三,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災歲五十七年,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之氣終。舉其平均數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稘h書.律歷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次四百八十,陽九;次七百二十,陰七;次七百二十,陽七;次六百,陰五;次六百,陽五;次四百八十,陰三;次四百八十,陽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2.宋洪邁《容齋續(xù)筆.百六陽九》"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以歷志考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陽九,次曰陰九;又有陰七﹑陽七﹑陰五﹑陽五﹑陰三﹑陽三,皆謂之災歲。大率經歲四千五百六十,而災歲五十七。以數計之,每及八十歲,則值其一。今人但知陽九之厄,云經歲者,常歲也。"(2)太乙數。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七"此外有所謂太乙數,能知運祚災祥,刀兵水火,陰晴風雨……蓋太乙數中,專考陽九,百六之數。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陽九,奇數也,為陽數之窮。百六,偶數也,為陰數之窮。大抵歲運值之,終有厄會¢文敏公《五筆》中,載陽九﹑百六之說,與此不同。" 3.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虧為百六。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匈六。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 4.指災荒年景和厄運。
用九
:1.《易》《干》卦特有之爻題。謂六爻皆九?!兑祝伞?quot;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穎達疏"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則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干》卦,六爻皆七,則以卦辭斷事,六爻皆九,則以用九爻辭斷事。""用九猶通九,謂六爻皆九也。見亦讀為現。爻辭言群龍出現于天空,其頭被云遮住。此比喻眾人俱得志而飛騰,自為吉。"因以"用九"指奮發(fā)有為。
中九
:1.指農歷每月初九日。
筵九
:1.清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西廠子﹐于小金殿舉行筵宴﹐稱為筵九。
燕九
:1.見"燕九節(jié)"。
元九
:1.唐代詩人元稹的別稱。元排行第九,因以稱之。唐白居易有《與元九書》。
正五九
:1.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說本于佛教"三長齋月"之說。謂"正五九月,冥界業(yè)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見宋元照《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嚴持齋戒,過午不食。民間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殺生之俗。至唐武德年間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殺。
重九
:即重陽節(jié)寒菊舒重九|重九登高的時候。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換器
謎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