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換器
日期天數(shù)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wǎng)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尾
立即查詢
當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太組詞
更新日期:2022-08-04 21:30:02
太
太拼音
:tài
太偏旁部首:大
太筆畫數(shù):4筆(
太的筆順
)
太繁體字:太
太字開頭組詞
太阿
:1.古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歐冶子﹑干將所鑄。 2.指商伊尹。因其輔太甲為阿衡﹐故稱。 3.喻權柄。
太阿倒持(阿ē,倒dào)
:太阿即泰阿,古劍名。倒拿著寶劍,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授人權柄,自受其害。語出《漢書·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太白
:①星名。即金星”,又名啟明星”。②山名。在陜西西當太白有鳥道。
太白山脈
:在朝鮮半島東部。全長450千米,海拔約1000米。東坡陡峻,西坡平緩。最高峰雪岳山海拔1708米。是半島中、南部各大河的源地。森林茂密。
太白星
:1.即金星。太陽系中接近太陽的第二顆行星﹐也是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我國古代把金星叫做太白星﹐早晨出現(xiàn)在東方時叫啟明﹐晩上出現(xiàn)在西方時叫長庚。
太半
:1.大半﹐多半。
太保
:①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周代始置,為輔弼國君的重臣◇代沿置,多為大臣加銜,表示恩寵,并無實職。又指太子太保,為輔導太子之官。②宋元時稱廟祝、巫師為太保”。③對綠林好漢的尊稱所有財物,但憑太保取去。
太卜
:1.官名。為殷六太之一。周時屬春官﹐為卜官之長。秦漢有太卜令。北魏有太卜博士。北齊有太卜局丞。北周有太卜大夫。隋唐設太卜令。宋以太卜隸司天臺﹐不置專官。參閱《通典.職官七》﹑《續(xù)通典.職官七》。
太倉
:1.古代京師儲谷的大倉。 2.胃的別名。本以太倉喻胃﹐后徑稱胃為太倉。
太倉稊米
:1.大谷倉中一粒小米﹐喻極渺小。語出《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祒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太倉一粟
:1.猶太倉稊米。
太常
:1.古代旌旗名。 2.官名。秦置奉常﹐漢景帝六年更名太常﹐掌宗廟禮儀﹐兼掌選試博士。歷代因之﹐則為專掌祭祀禮樂之官。北魏稱太常卿﹐北齊稱太常寺卿﹐北周稱大宗伯﹐隋至清皆稱太常寺卿。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通典.職官七》。
太常妻
:1.后漢周澤為太常﹐虔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其老病﹐窺問疾苦。澤大怒﹐以妻干犯齋禁﹐收送詔獄﹐時人譏之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言澤不近人情﹐難為其妻。見《后漢書.儒林傳下.周澤》◇用為夫妻不同居的典實。
太常雅樂
:1.唐雅樂名。唐初命太常少卿祖孝孫﹑張文收等斟酌古今﹐參定雅樂﹐造十二和樂﹐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調﹐稱太常雅樂。參閱宋王溥《唐會要.雅樂》。
太侈
:1.驕泰奢侈。
太沖
:1.謂極其虛靜和諧的境界。
太初
:1.亦作"大初"。 2.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 3.指太古時期。 4.道家指道的本源。
太初歷
:1.漢歷法名『武帝太初元年鄧平﹑落下閎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短鯕v》第一次把二十四節(jié)氣訂入歷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推算出135個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太蔟
:1.亦作"太簇"。 2.十二律中陽律的第二律。 3.古人將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為農(nóng)歷正月的別名。
太簇
:1.見"太蔟"。
太大兄
:1.古代高麗官職名。
太弟
:1.皇帝尊其弟之稱。
太帝
:1.太古之帝。指傳說中的伏羲氏﹑神農(nóng)氏等。 2.謂天帝。
太妃
:1.三國魏以來尊稱諸王之母為太妃。 2.清代尊封皇帝之祖父或父所遺留的妃﹑嬪為太妃﹑太嬪。
太夫人
:1.漢制﹐列侯之母稱太夫子。 2.后世官吏之母﹐不論存歿﹐亦稱太夫人。唐韓愈有《祭左司李員外太夫人文》。宋政和間﹐曾以"太"字為對生者的尊稱﹐令凡追封者皆去"太"字。見宋徐度《卻掃編》卷上。
太府
:1.官名?!吨芏Y.天官》有大府﹐掌府藏會計。秦漢并其職于司農(nóng)少府。南朝梁置太府卿﹐專管皇室的庫儲出納。北齊曰太府寺。北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貢賦貨賄。唐曾改太府為外府﹐掌國家錢谷的保管出納﹐旋復舊。宋以太府半屬國家行政﹐半屬宮廷事務。遼﹑金﹑元改宋以前的太府寺為太府監(jiān)。明廢。參閱《通典.職官八》﹑《續(xù)通典.職官八》。
太父
:1.祖父。
太傅
:1.官名。(1)三公之一。周代始置﹐輔弼天子治理天下?!稌芄佟?quot;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秦廢『復置,次于太師。歷代沿置,多以他官兼領。明清則為贈官﹑加銜之用,并無實職。參閱《歷代職官表》卷六七。(2)輔導太子的官﹐西漢時稱為太子太傅。
太羹
:1.大羹。
太公泉
:1.泉名。在今河南汲縣。
太公望
:1.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俗稱姜太公。據(jù)《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尚窮困年老﹐釣于渭濱。文王出獵﹐遇之﹐與語大悅﹐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稱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佐武王滅殷﹐封于齊。
太宮
:1.太廟。
太恭人
:1.明清時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
太古
:遠古;上古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領。
太古宙
:原稱太古代”。地質歷史中最早的一個時代。自40億年前至25億年前,持續(xù)時間約為15億年。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太古宇。巖石主要為變質巖,如片麻巖、板巖等,中國主要分布在北方。該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成礦期,形成的礦產(chǎn)很豐富。
太官
:1.官名。秦有太官令﹑丞﹐屬少府。兩漢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北魏時太官掌百官之饌﹐屬光祿卿。北齊﹑隋﹑唐因之。宋代以后﹐皇帝膳食歸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參閱《通典.職官七》。
太官蔥
:1.《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藴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于人﹐不宜以奉供養(yǎng)﹐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罷。"后以冬蔥為太官蔥。
太過
:1.過分。 2.古代關于氣運變化的用語。
太憨生
:1.猶言太嬌癡。生﹐語助詞。
太昊
:1.即伏羲氏。昊﹐通"皥"。
太浩
:1.天。
太皓
:1.即太皞。傳說中古帝名。 2.天。
太皞
:1.見"太皥"。
太皥
:1.亦作"太皞"。亦作"太曎"。 2.傳說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 3.秦漢陰陽家以五帝配四時五方﹐認為太皞以木德王天下﹐故配東方﹐為司春之神。 4.天空。
太和
:1.亦作"大和"。 2.天地間沖和之氣。 3.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 4.謂太平。 5.和睦。 6.樂名。魏鼓吹曲名。 7.樂名。雅樂名。
太和殿
:1.在北京故宮太和門內。為故宮三大殿(太和﹑中和﹑蓖)中之最大者。明清兩代皇帝即位﹑節(jié)日慶賀﹑朝會大典﹑元旦賜宴﹑命將出征﹑殿試進士等﹐均在此舉行。明成祖永樂年間初建﹐名奉天殿。嘉靖時被雷火焚毀﹐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皇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太和殿。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丈﹐殿高11丈﹐闊11間﹐深5間。正中設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為丹陛﹐環(huán)以白石欄。全殿內外立有大柱84根﹐面積2300多平方米。殿頂為重檐垂脊琉璃瓦﹐檐下是彩畫的橫額和斗栱。是全國今存最大的木構大殿。
太和湯
:1.亦作"大和湯"。即酒。 2.謂沸水。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二.熱湯》。
太龢
:1.見"太和"。
太后
:帝王之母的尊稱。戰(zhàn)國時列國諸王之母稱太后『代諸侯王之母亦稱太后。以后一般用作帝母之稱,又稱皇太后。
太湖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在蘇、浙兩省間。面積2338平方千米〓水主要經(jīng)瀏河、吳淞江、黃浦江等注入長江。重要淡水魚產(chǎn)地〗運發(fā)達。多湖島,以西洞庭山為最大。沿湖素稱魚米之鄉(xiāng)”。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太湖精
:1.唐代書法家張旭性豁達嗜酒﹐每醉﹐狂呼奔走﹐乃下筆。因其生長吳縣﹐故時人稱為"太湖精"。
太湖石
:石料名。產(chǎn)于江蘇太湖。石上多洞竅和皺褶,為風浪沖激而成,形態(tài)美觀。以兼漏、透、瘦、皺者為上品。建造園林時常用以堆疊假山,裝點庭院。
太華
:1.山名。即西岳華山﹐在陜西省華陰縣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稱太華。
太皇
:1.見"大皇"。 2.即太上皇。 3.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的省稱。
太皇太后
:1.皇帝的祖母。
太極
: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chǎn)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xiàn)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xiàn)象,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
太極拳
:武術拳種之一。以太極陰陽哲理為理論基礎,融武術、導引術和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拳術。最早創(chuàng)編者為清初河南溫縣人陳王廷,后傳衍各地,并派生出動作結構和技術風格大同小異的多種流派,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太極拳要求心靜意專,呼吸自然,圓活柔緩,虛實分明,協(xié)調連貫。
太極圖
:1.舊時用以說明宇宙現(xiàn)象的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圓形的圖像表示陰陽對立面的統(tǒng)一體﹐圓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用以作標志。另一種為宋周敦頤據(jù)《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諸語﹐取道家象數(shù)之說而畫的﹐代表宋代理學對于世界形成﹐萬物終始的一種看法。
太極推手
:也稱推手”、揉手”、b174J幀?。虡O拳的雙人徒手對抗練習。有單推手、雙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b175M剖幀⑸⑼剖值刃問?。推寿|彼方手臂沾連不脫,在推挽運轉中使用手法使對方失去平衡并趁勢將其發(fā)放出去。主要手法有b176?、猙175?、假E按、采、b177?、肘、靠等?/li>
太甲
:1.星名。即太乙。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華蓋西臨﹐藏五云于太甲。"唐杜甫《大歷三年春將適江陵漂泊》詩"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仇兆鰲注引嚴羽《滄浪詩話》"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誤用也。"一說﹐"華蓋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陰陽而配節(jié)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見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
太監(jiān)
:唐代設專門的宦官機構內侍省,其長官為監(jiān)及少監(jiān)。明代宦官組織龐大,領二十四衙門,各設掌印太監(jiān)等。清代沿置。太監(jiān)成為對宦官的通稱。
太焦鐵路
:從山西太原到河南焦作。長397千米。山西煤炭外運的重要通道。與同蒲北段、焦枝、枝柳等線連接成與京廣線平行的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1975年全線鋪通。已電氣化。
太階
:1.古星名。即三臺。上臺﹑中臺﹑下臺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階級然﹐故名。 2.指三公之位。 3.宮殿﹑廟堂的臺階。
太君
:1.封建時代官員母親的封號。唐制﹐四品官之妻為郡君﹐五品為縣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號有國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縣太君等稱。 2.指仙女。
太康
:1.社會太平安寧。
太康體
:1.西晉太康(公元280--289年)時期所出現(xiàn)的詩體。特點是詞藻華麗﹐偏重技巧。代表作家有潘岳﹑陸機﹑張載﹑張協(xié)﹑陸云﹑左思等。見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
太空
:天空。特指極高的天空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宇宙飛船在天空中穿行。
太狂生
:1.過于狂放。生﹐語助詞。
太廓
:1.猶言太空。
太牢
: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備謂之太牢”具太牢以為膳。
太牢公
:1.唐李德裕對牛僧孺的辱稱。因《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有"牛曰太牢"之語﹐故稱。
太老師
:1.猶太先生。
太老爺
:1.舊時仆人稱主人的父親。 2.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3.舊時對縣官的尊稱。
太姥山
:舊名才山”。在福建省福鼎縣境。拔917米。有五十四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巖、九泉、三溪。著名勝景有一線天、九鯉朝天、七星洞、一片瓦、二佛談經(jīng)、仙人鋸板、云標石和國興寺、玉湖庵、白云山等。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太樂
:1.官名。見"大樂"。
太忙生
:1.十分忙碌。生﹐語助詞。
太蒙
:1.見"大蒙"。
太廟
:1.帝王的祖廟。
太冥
:1.謂北方。
太漠
:1.猶太虛﹐太空。
太母
:1.祖母。 2.泛稱皇帝的母親和祖母。
太寧
:1.太平﹐安定。 2.指極其寧靜的境界。
太嬪
:1.清代尊封皇祖﹑皇考之嬪﹐有皇貴太嬪﹑貴太嬪﹑太嬪之號。
太平
:1.謂時世安寧和平。 2.泛指平靜無事。 3.謂高低﹑勝負。
太平策
:1.安邦治國的策略。
太平車
:1.古代一種載重的大車。車兩側有攔板﹐前有多頭牲畜牽引。
太平廣記
:古小說總集。北宋李feb45缺唷R虺墑橛謁翁宗太平興國年間,故名。五百卷,目錄十卷。分類編次。采錄漢至宋初小說、筆記、稗史等四百七十五種。特別是保存了不少六朝志怪、唐代傳奇中的名篇。其中有的書今已不傳。賴此集得以考見。為研究宋以前小說的主要資料,在中國小說史上有重要地位。
太平間
:1.醫(yī)院中停放尸體的房間。
太平軍
:太平天國的軍隊。金田起義時定名。在正副軍師之下,有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總制、監(jiān)軍各級指揮官。帶兵官有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伍長等。有陸營、水營和土營,并有女軍。另設圣庫管收支,諸匠營和百工衙制造武器和軍需物品。將士必須遵守命令,保護武器,愛護人民。
太平軍北伐
: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率兩萬人由揚州出師北伐。北伐軍經(jīng)河南渡黃河,進攻山西,一直打到直隸(今河北),進逼天津。由于孤軍深入,給養(yǎng)和武器供應不足,北伐軍經(jīng)過兩年血戰(zhàn),最后全部壯烈犧牲。
太平軍西征
: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胡以晃、賴漢英等率軍西征,奪取長江中游各省以鞏固天京。西征軍先后攻克安慶、九江、漢口、武昌等地,多次大敗湘軍。經(jīng)過將近三年的艱苦斗爭,西征軍控制了湖北東部和江西、安徽大部地區(qū),發(fā)展了革命力量。
太平樂府
:全稱《朝野新聲太平樂府》。散曲總集。元代楊朝英選輯。九卷。前五卷為小令,后四卷為套數(shù)。收錄關漢卿等八十余家的散曲。為研究元人散曲的重要資料。
太平門
:1.戲院﹑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為便于疏散群眾而設置的旁門。
太平拳
:1.別人打架﹐在旁趁機打幾下冷拳﹐因不易為人發(fā)覺﹐故稱"太平拳"。
太平雀
:1.鳥名。即頻伽鳥。唐元和間訶陵國所獻。頻伽為妙音之意。
太平梯
:1.公共場所﹑集體宿舍等樓房為萬一發(fā)生火災時便于疏散﹑救護而在墻外設置的樓梯。救火專用的爬梯﹐亦稱太平梯。
太平天國運動
:中國近代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nóng)民運動。1843年,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1851年1月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不久攻克永安,建立官制,分封諸王。1853年攻克南京,定為首都,改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建立鄉(xiāng)官制度,并舉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發(fā)生楊韋事變和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受到嚴重損害¢秀全提拔陳玉成、李秀成,并頒布《資政新篇》,取得三河大捷,擊潰江南大營,攻取常州和蘇州,力量再度振興。在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進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覆亡。太平天國運動堅持斗爭十四年,革命勢力發(fā)展到十八省,動搖了清朝的反動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頑強的反抗精神。
太平天子
:1.謂能治國平天下的皇帝。
太平翁翁
:1.指南宋權臣秦檜。
太平無象
:1.謂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志?!顿Y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無象"諷刺反動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
太平洋
:世界第一大洋。在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間。面積1796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28米,有一萬多個島嶼,是世界最大、最深、島嶼最多的大洋。洋資源豐富。漁業(yè)生產(chǎn)在世界各大洋中居首位。近海大陸架多石油和天然氣,深海盆地有豐富的錳結核礦。在國際交通上具有重要意義。
太平洋戰(zhàn)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在太平洋地區(qū)對日本的戰(zhàn)爭。1941年12月7日(當?shù)貢r間),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此后,日軍先后占領英國、荷蘭的領地香港、馬來亞、新加坡、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太平洋上許多島嶼,當?shù)厝嗣襁M行頑強的抵抗。1943年,美、英等國盟軍開始反攻。在中國,日軍在抗日軍民的有力打擊下,陷入困境。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lián)出兵中國東北殲滅日本關東軍,迫使日本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訂投降書,戰(zhàn)爭結束。
太平引
:1.琴曲名。亦名"廣陵散"。
太平御覽
:類書名。宋初李feb45確釧翁宗命編纂。初名《太平總類》,因宋太宗按日閱覽,改題現(xiàn)名。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類。征引古籍一千六百九十種,其中大部分已散佚,因此有很高的資料價值。1960年中華書局據(jù)《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重印。
太婆
:1.祖母。 2.清以來俗稱曾祖母為太婆。 3.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太仆
:1.官名。周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命﹐為王左馭而前驅。秦漢沿置﹐為九卿之一﹐為天子執(zhí)御﹐掌輿馬畜牧之事。南朝不常置。北齊始稱太仆寺卿﹑少卿。歷代沿置﹐清廢。參閱《周禮.夏官.太仆》﹑《漢書.百官公卿表》﹑《通典.職官七》。 2.舊時對綠林好漢的尊稱。
太璞
:1.未經(jīng)雕琢的玉。引申為事物的天然本性。
太樸
:1.見"大樸"。
太親翁
:1.稱姐夫或妹夫的父親。
太寢
:1.帝王的祖廟。
太清
:①天空。古人認為天由清而輕的氣所構成,故稱為太清”譬若王僑之乘云兮,載赤霄而凌太清。②道家謂天道行之以禮儀,建之以太清。③道教所謂三清”之一。即最高的天神之一太清太上老君”,或最高的仙境之一太清圣境”。
太清宮
:1.道教觀名。"太清"相傳為神仙居處﹐故常用作宮觀名。
太丘道
:1.東漢陳寔。潁川人﹐曾為太丘長﹐有名望﹐交游甚廣。許劭到潁川后﹐獨不拜訪寔﹐或問其故﹐劭曰"太丘道廣﹐廣則難周。"見《后漢書.許劭傳》◇因稱廣交游為"太丘道"。
太容
:1.人名。傳說為黃帝樂師。
太煞
:1.方言。過分。
太山石敢當
:1.北方舊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太山石敢當"五字﹐以為可禁壓不祥﹐并云能暮夜至人家醫(yī)病﹐因北人謂醫(yī)士為大夫﹐故亦名之曰石大夫。見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石大夫》。參見"石敢當"。
太上
:①太古悠悠太上,人之厥初。②最上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③指皇帝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國便事,而欲以親戚之意望于太上,不可得也。④指太上皇周軍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將遜于陳。
太上道君
:即靈寶天尊”(652頁)。
太上皇
:①秦始皇追尊其父為太上皇,漢高祖亦尊其父為太上皇。歷代傳位于太子的皇帝,自稱太上皇。②比喻實際地位最高、操縱一切的人物你在家里可以說是太上皇,上下人等,哪個不聽你的指揮。
太上皇帝
:1.即太上皇?;实鄹赣H的尊號。
太上皇后
:1.天子嫡母的尊號﹐即皇太后。
太上天皇
:1.古代神名。
太上玄元皇帝
:1.唐高宗追尊老子的稱號。
太社
:1.古代天子為群姓祈福﹑報功而設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場所。
太甚
:1.太過分。
太師
:1.古三公之最尊者。周置﹐為輔弼國君之官。秦廢『復置◇代相沿﹐多為重臣加銜﹐作為最高榮典以示恩寵﹐并無實職。亦指太子太師﹐為輔導太子之官。參見"太傅"﹑"太保"。 2.古代樂官之長。 3.稱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4.復姓。周有太師疵。見《史記.周世家》。
太師窗
:1.亦稱"太師槅"。 2.一種窗欞中間密﹑上下疏的舊式窗子。
太師槅
:1.見"太師窗"。
太師轎子
:1.一種棕頂轎子。
太師椅
:也稱大圈椅”『族的傳統(tǒng)坐具。有靠背扶手的椅子。因古代常為太師等官僚所坐而得名。選用質地堅細的雜木制作,靠背、扶手雕有花草蟲魚等圖案花紋,有的還鑲嵌名貴的石料等。
太史
:1.官名。西周﹑春秋時太史掌記載史事﹑編寫史書﹑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和天文歷法等。秦漢曰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時星歷。魏晉以后﹐修史之職歸著作郎﹐太史專掌歷法。隋改稱太史監(jiān)﹐唐改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監(jiān)﹑天文院等名稱。元改稱太史院。明清稱欽天監(jiān);修史之職歸之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太史。參閱《通典.職官八》﹑《續(xù)通典.職官八》。 2.復姓『末有太史慈。見《三國志》本傳。
太史氏
:1.史官。
太始
:1.古代指天地開辟﹑萬物開始形成的時代。 2.引申為原始。
太始雪
:1.指多年不化的積雪。
太室闕
:1.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廟門前500米處。建于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為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與少室闕﹑啟母闕并稱"漢代三闕"。闕高近4米﹐東西兩闕相距6.75米。闕身為方石砌成﹐上部為石雕四阿頂﹐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陽城"。闕身四面雕刻人物﹑車騎﹑建筑及龍虎等畫像五十余幅。
太守
:官名。戰(zhàn)國時對郡守的尊稱『景帝時成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至隋初廢州存郡,州刺史代太守。明清時專以稱知府。
太瘦生
:1.太瘦﹐很瘦。生﹐語助詞。
太姒
:1.亦作"大姒"。 2.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武王母?!对姡笱牛箭R》"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毛傳"大姒﹐文王之妃也。"《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后用為賢母的典實。
太素
:1.古代謂最原始的物質。 2.引申為天地。 3.樸素﹐質樸。
太歲
:①古代天文學中為紀年的方便而假設的星名。其運行的方向與歲星(即木星)正相反,自東向西十二年運行一周天,每年行經(jīng)一個星次,運行到某星次范圍,就用歲在某”來紀年。②指太歲之神。迷信說法認為地上的太歲神與天上的歲星相應而行,凡興造、搬遷、嫁娶、遠行等均要躲避太歲的方位,否則定有禍殃。③比喻兇惡強暴、橫行一方的人花花太歲|鎮(zhèn)山太歲|你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太歳頭上動土
:1.舊時迷信謂在太歲出現(xiàn)的方向動土興建﹐會招來災禍。因以"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兇惡強暴的人﹐將會招致禍殃。
太孫
:1.皇帝的長孫。 2.后世帝王往往在太子死后﹐冊立太孫﹐為預定之皇位繼承人。如南朝齊武帝孫郁林王﹑明太祖孫惠帝﹐皆以父死立為皇太孫。
太太
:1.漢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為帝太太后﹐后又尊為皇太太后。梁紹壬謂"此婦人稱太太之始。"見《兩般秋雨眖隨筆.太太》。明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稱太太。見明胡應麟《甲乙剩言.邊道詩》◇凡官僚士大夫之妻﹐通稱太太。 2.對長輩婦女的尊稱。明史可法家書﹐稱其母及其他尊長女眷曰太太﹑某太太。見《史忠正公集》卷三。 3.舊社會的仆人等常稱女主人為"太太"。 4.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多帶丈夫的姓)。 5.稱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對人稱自己的妻子。
太壇
:1.古時祭天的圓形高壇。
太王
:1.周文王之祖古公亶父的尊號。周人本居豳﹐自古公始遷居岐山之下﹐定國號曰周﹐自此興盛﹐故武王克殷﹐追尊為太王。
太微
:1.亦作"大微"。 2.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軫﹑翼之北﹐大角之西﹐軒轅之東。諸星以五帝座為中心﹐作屏藩狀。 3.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太尉
:官名。秦代始設,為全國軍政首腦『武帝時改稱大司馬。歷代多沿置,但漸成加官,無實權◇成為對武官的尊稱。元代以后廢止。
太尉足
:1.宋李憲用事﹐士大夫皆奴事之。彭孫氣凌公卿﹐然嘗為憲濯足﹐曰"太尉足何香也。"憲以足踏其頭曰"奴諂不太甚乎!"見宋蘇軾《仇池筆記.太尉足香》◇遂用為阿諛的典實。
太翁
:1.曾祖父。 2.祖父。 3.清代亦以稱人之父。 4.元明時海船上對舵工的稱謂。見明陶宗儀《輟耕錄》。
太無
:1.空曠虛無之境。
太息
:1.亦作"大息"。大聲長嘆﹐深深地嘆息。 2.長呼吸。
太溪
:1.見"太溪"。
太霞
:1.高空的云霞。
太霞新奏
:散曲選集。明代馮夢龍選輯。十四卷。前十二卷為套數(shù),后二卷為雜曲、小令。所收作品多講求格律和用韻。篇后附有評語,多談論寫曲方法,有不少曲壇掌故。
太先生
:1.《新唐書.元結傳》"父延祖﹐三歲而孤……卒年七十六﹐門人私謚曰'太先生'。"后稱老師的父親﹐父親的老師或老師的老師為太先生。參閱清梁章巨《稱謂錄.父之師師之師》。
太宵
:1.長夜。
太霄
:1.天空極高處。
太新鐵路
:由太焦(太原-焦作)、焦新(焦作-新鄉(xiāng))兩鐵路連接而成。長497千米。連接山西和河南兩省,為山西煤炭外運重要通道。
太行八陘
:1.穿越太行山脈的八條通道。《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一.太行》引晉郭緣生《述征記》"太行首始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連亙十三州之界﹐有八陘第一軹關陘(在今河南濟源縣)﹐第二太行陘(在今河南沁陽縣)﹐第三白陘(在今河南輝縣)﹐第四滏口陘(在今河北磁縣)﹐第五井陘(在今河北獲鹿縣)﹐第六飛狐陘(在今河北蔚縣)﹐第七蒲陰陘(在今河北易縣)﹐第八軍都陘(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向為河北平原進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太行山綠化工程
:中國在晉、冀、豫、京四省市太行山區(qū)實施的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規(guī)劃造林396萬公頃,從生態(tài)環(huán)境上屏障北京和華北平原。建設時間為1986-2000年。
太行山脈
: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界線。介于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間。北起北京西山,南到河南省黃河以北,大部分為晉、冀天然省界。東┍蔽髂獻呦頡01200米。主峰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
太虛
:①幻想的虛無縹緲的境界是以不過乎昆侖,不游乎太虛。②天空太虛生月暈。③太虛(1889-1947)。僧人、佛教學者。本姓呂,名淦森,法名唯心,浙江崇德(今并入桐鄉(xiāng))人。十六歲出家。1911年在廣州組織僧教育會,次年到南京創(chuàng)設中國佛教協(xié)進會◇于普陀山閉關治學,著《整理僧伽制度論》,主張革新佛教制度。1928年歷游法、英、德、美諸國,為中國僧人去歐美宣傳佛教之始。1929年與圓瑛共同發(fā)起成立中國佛教會。遺著被輯為《太虛大師全書》。
太玄
:1.深奧玄妙的道理。
太學
:中國古代設于京城的最高學府『武帝時開始設立。魏晉到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監(jiān),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均為傳授儒家經(jīng)典的最高學府。
太學生
:1.在太學里就讀的學生。參見"太學"。
太學體
:1.宋時流行的險怪奇澀的文體。
太陽
:太陽系的中心天體。銀河系的一顆普通恒星。與地球平均距離14960萬千米,直徑139萬千米,平均密度1409克/厘米3,質量1989×1033克,表面溫度5770開,中心溫度1500萬開。由里向外分別為太陽核反應區(qū)、太陽對流層、太陽大氣層。其中心區(qū)不停地進行熱核反應,所產(chǎn)生的能量以輻射方式向宇宙空間發(fā)射。其中二十二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成為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
太陽草
:1.草名。即黃精。
太陽常數(shù)
:表示太陽輻射能量的物理常數(shù)。即在地球大氣圈外側,當日地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時,每單位面積上,1分鐘內所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近年由氣象衛(wèi)星測定其值為138千瓦/米2。由于太陽的周期性活動,這一數(shù)值可能有約1%的變化。
太陽大氣層
:太陽結構的一個層次。人們能直接觀測到。從里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處于局部的激烈運動中,如太陽黑子出沒、日珥變化和耀斑爆發(fā)等。
太陽燈
:1.一種產(chǎn)生紫外線的裝置。在真空的石英管中封入一些水銀和兩個電極﹐通電時兩極在水銀蒸氣中放電﹐產(chǎn)生大量紫外線。用于醫(yī)療和保健。
太陽地兒
:1.指陽光照著的地方。
太陽電池
:1.用半導體硅﹑硒等材料將太陽的光能變成電能的器件。具有可靠性高﹐壽命長﹐轉換效率高等優(yōu)點﹐可做人造衛(wèi)星﹑航標燈﹑晶體管收音機等的電源。
太陽對流層
:太陽結構的一個層次。在太陽大氣層的光球層之下●約15萬千米。層頂溫度約6600開。由于層內氫的不斷電離而造成氣體比熱的不斷增加,破壞流體靜力學平衡,引起氣體的升降,形成對流。
太陽風
:從日冕向行星際空間輻射的等離子體粒子流。由日冕高溫膨脹,使熱電離氣體粒子從日冕向外流而成。主要由質子和電子組成,也有少量氦離子。長壽命的冕洞是太陽風風源之一。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的探測證實了太陽風的存在。
太陽輻射
:太陽以電磁波形式放射出的能量。約有一半的能量分布在可見光區(qū),其余一半大多在近紅外區(qū),少量在紫外區(qū)。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但卻是地球大氣運動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引起大氣中各種現(xiàn)象和演變過程的最根本的動力。
太陽膏
:1.中醫(yī)治頭痛的一種膏藥﹐貼在太陽穴上。
太陽糕
:1.清代北京舊俗于二月初一日祭太陽所用之糕餅。
太陽核反應區(qū)
:太陽結構的一個層次。太陽中心發(fā)生氫核聚變的區(qū)域。由于太陽中心的壓強很高,氣體溫度也很高,因而這里富含氫元素的太陽氣體,通過質子質子反應和碳氮循環(huán),把質子聚變?yōu)?alpha;粒子,從而釋放巨大能量,并以輻射方式發(fā)射到宇宙空間。
太陽黑子
:出現(xiàn)在太陽光球層上的暗黑斑點。因比周圍溫度低1000~2000°c,與光球相比顯得比較暗淡而得名。多呈橢圓形。直徑從上千千米至幾十萬千米。生存時間平均約一天,少數(shù)可生存數(shù)月甚至一年以上≮子數(shù)的多寡平均以十一年為周期。大黑子群出現(xiàn)后,地球上常發(fā)生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現(xiàn)象。
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xiàn)象的總稱。主要有太陽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變事件等。由太陽大氣中的電磁過程引起。時烈時弱,平均以1104年為周期。處于活動劇烈期的太陽(稱為擾動太陽”)輻射出大量紫外線、x射線、粒子流和強射電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極光、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等現(xiàn)象。
太陽角
:1.指太陽穴近處。
太陽歷
:1.即陽歷。歷法的一種。年的長短依據(jù)天象﹐平均長度約等于回歸年﹐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guī)定。現(xiàn)今大多數(shù)國家通用的陽歷創(chuàng)始于羅馬(公元前46年)﹐后經(jīng)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訂﹐而成目前所用的陽歷。
太陽爐
:1.利用太陽能產(chǎn)生熱量的裝置。一般用大面積的凹面鏡或很多塊平面反射鏡構成一個拋物面﹐對著太陽﹐使太陽光聚集在焦點上而產(chǎn)生很強的熱能。
太陽帽
:夏季遮陽的帽子。常用布、草、塑料等制成。帽頂呈半球形。有的在前額或兩側加附荷葉邊,可遮擋更多的陽光。女式太陽帽后方有小披風式裁片以保護頸部;男式太陽帽前沿裝有硬挺的舌頭或配有太陽墨鏡片。
太陽能
:太陽輻射的能量。在地球大氣層以外,太陽能中可見光譜區(qū)能量約占403%,紅外光譜區(qū)能量約占514%,紫外光譜區(qū)能量約占83%。地球每年接收到的太陽能約為702×1024焦,平均每平方米地面上每秒內可獲得1353焦的太陽能。太陽能是正待開發(fā)和利用的無污染的能源之一。
太陽能電池
:又稱光電池”。把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常用的有硒、硅、硫化銀等太陽能電池。當陽光射到電池的pn結時,半導體材料吸收光子能量產(chǎn)生電子空穴對,在pn結電場作用下電子和空穴分別移到n區(qū)和p區(qū),于是在pn結兩側產(chǎn)生電勢差,若將pn結與外電路接通,電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廣泛應用于人造衛(wèi)星、太空實驗室等。
太陽能電站
:又稱太陽能發(fā)電廠”。以太陽輻射能作能源,利用蒸汽來驅動汽輪機發(fā)電的電站。設想和研究中的有普通太陽能電站和太陽能發(fā)電衛(wèi)星兩類。前者建于地球表面,投資費用低,便于直接向用戶輸送電能,但受自然條件影響,容量受限,效率較低;后者位于地球的同步軌道,可連續(xù)發(fā)電,容量大,效率高,但投資費用極大,還需在地球上安裝巨型接收天線。
太陽能制冷
:利用太陽能產(chǎn)生的蒸汽或熱水作為能源的制冷技術。主要有吸收式和蒸汽壓縮式兩種。前者利用蒸汽或熱水加熱制冷劑以實現(xiàn)吸收式制冷循環(huán);后者利用蒸汽驅動汽輪機,再帶動制冷機實現(xiàn)蒸汽壓縮式制冷循環(huán)。
太陽年
:1.太陽中心相繼兩次通過春分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一太陽年為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也稱為"回歸年"或"分至年"。
太陽日
:太陽圓面中心連續(xù)兩次通過上中天(或下中天)所經(jīng)歷的時間間隔。
太陽社
:文學團體。1927年由蔣光慈、錢杏b1735卻戳⒂諫蝦!3導革命文學運動,創(chuàng)作上努力表現(xiàn)階級斗爭,喚起工農(nóng)大眾的革命覺悟。1930年左聯(lián)成立后自動解散。曾出版《太陽月刊》等。
太陽時
:1.以太陽日為標準所計算的時間。以真太陽日為標準所計算的稱真太陽時﹐如日晷所表示的時間即是。以平太陽日為標準所計算的稱平太陽時﹐如鐘表所表示的時間即是。參見"太陽日"。
太陽塔
:又稱塔式太陽望遠鏡”。一種專供觀測太陽的儀器。1904年由美國天文學家海耳設計。外形如塔,高約20米。通過塔頂定天鏡,塔內太陽望遠鏡、太陽磁像儀、光譜儀等設備,可觀測研究太陽的磁場、光譜及其他特性等。
太陽同步軌道
:軌道平面繞地球自旋軸旋轉的方向與地球公轉的方向相同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軌道。角速度為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即360°/年)。在這一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wèi)星每天以相同的地方時經(jīng)過世界各地。軌道傾角略大于90°時,太陽同步軌道兼有極地軌道覆蓋地球范圍的特點。
太陽同步衛(wèi)星
: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這類衛(wèi)星每天在相同的地方時經(jīng)過世界各地,每天以大致相同的太陽對地光照條件下觀測地面。可用作低軌道氣象衛(wèi)星、照相偵察衛(wèi)星和地球資源衛(wèi)星等。
太陽系
: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tǒng)。由太陽、九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構成。其中太陽質量占9986%,其他天體都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繞太陽公轉。其起源有多種學說,如星云說、災變說等,現(xiàn)尚無定論。
太陽穴
:1.人的鬢角前﹑眉梢后的部位。
太陽吟
:詩歌。聞一多作。1922年發(fā)表。全詩通過與太陽的對話,表現(xiàn)身處異國的詩人思鄉(xiāng)之情。詩人對太陽的感情由埋怨轉而將太陽當成知己,最后把太陽認作家鄉(xiāng)。全詩一韻到底,各節(jié)均以太陽啊”領起,反覆吟詠,感情熾熱。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長篇小說。丁玲作。1948年發(fā)表。暖水屯土改運動剛開始時冷冷清清,惡霸地主錢文貴逍遙自在,群眾顧慮重重。黨支部書記張裕民和土改工作組的楊亮分別在干部中串聯(lián),細致做群眾工作,并將主攻目標對準錢文貴,終于齊心合力斗倒了惡霸地主,農(nóng)民分得了土地。
太爺
:1.舊時對知府﹑知縣等官吏的尊稱。 2.尊稱別人的父親。 3.倨傲的自稱。猶爺爺﹑老子。 4.家仆對男主人的尊稱。 5.稱祖父或祖輩尊長。
太液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陜西省長安縣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筑漸臺﹐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萊﹑方丈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宮中含涼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宮西華門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時名西華潭。清稱太液池。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蝬﹐西曰金鰲。橋北稱北海﹐橋南稱中海﹐其中瀛臺以南稱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諸水﹐由地安門水門流入。
太一宮
:1.亦作"太乙宮"。 2.祭祀太一神的宮殿『長安有太一宮。見《太平御覽》卷一七三引《漢宮闕名》。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太乙宮分東西兩處東太乙宮﹐在新莊橋南﹐祠五福太乙神;西太乙宮在西湖孤山﹐安奉太乙十神帝像。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八。
太一家
:1.古代術數(shù)流派之一。
太一蓮舟
:1.北宋名畫家李公麟繪有《太一真人圖》﹐圖繪真人臥一大蓮葉中﹐執(zhí)書仰讀~駒題詩有"太一真人蓮葉舟"句。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子蒼》◇又稱《太一真人圖》為《太一蓮舟圖》﹐金元好問有《太一蓮舟圖》詩。
太一數(shù)
:1.古代術數(shù)的一種?!稘h書.藝文志》五行家列《泰一陰陽》二十三卷。亦作"太乙"。今傳有唐王希明《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十卷。其法大抵本《易緯干鑿度》太乙行九宮法﹐牽強附會﹐以占內外災福﹑古今治亂等。參見"太一家"。
太一壇
:1.亦作"太乙壇"。 2.漢武帝初從謬忌之奏﹐以為太一乃天神之貴者﹐置太一壇以祠太一神。事見《史記.封禪書》◇世帝王亦多置壇以祀太一之神。
太一余糧
:1.藥名。石類﹐即禹馀糧之精者。
太醫(yī)
:1.古代宮廷中掌管醫(yī)藥的官員。周官有醫(yī)師﹐秦漢有太醫(yī)令丞﹐魏﹑晉﹑南北朝沿置。隋置太醫(yī)署令。宋有醫(yī)官院﹐金改稱太醫(yī)院﹐置提點為長官。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亦以泛稱皇家醫(yī)生。宋元以后用為對一般醫(yī)生的敬稱。
太儀
:1.天帝的宮庭。 2.公主之母的稱號。唐以諸王之母為太妃﹐貞元六年又從吏部郎中柳冕議﹐以公主之母為太儀﹐以公主本封加太儀之上。太﹐謂因子而尊;儀﹐取母儀之盛。
太宜人
:1.明清時五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
太乙
:1.見"太一"。
太乙宮
:1.見"太一宮"。
太乙爐
:1.道家煉丹的爐。
太乙壇
:1.見"太一壇"。
太乙舟
:1.即太一蓮舟。
太易
:1.古代指原始混沌的狀態(tài)。
太曎
:1.見"太皥"。
太陰
:①月亮。日月對舉,日稱太陽,故月稱太陰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②極盛的陰氣冬為太陰。
太陰草
:1.草名。即鉤吻。
太陰精
:1.指月亮。古人以為月乃太陰之精。
太陰歷
:1.即陰歷。歷法的一種。歷月的長短依據(jù)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塑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歷年的長短只是歷月的整倍數(shù)﹐和回歸年無關。通常說的"陰歷"指我國舊時通用的歷法﹐即農(nóng)歷。
太陰煉形
:1.道教謂使死者煉形于地下﹐爪發(fā)潛長﹐尸體如生﹐久之成道之術。
太音
:1.幽微的聲音。 2.猶言雅音。
太淵
:1.臍之別名。 2.神話傳說中的天池。 3.古寶劍太阿與龍淵的并稱。泛指利劍。
太元
:1.猶太空。 2.道教認為人體各部位都有主司之神。其神各有名字。人發(fā)居頭之上﹐故其字曰太元。
太原
:1.地勢較高的寬闊平地◇用為地名。
太原市
:山西省省會。在省境中部、汾河沿岸,同蒲、石太、太焦、太古嵐等鐵路在此相交。古名晉陽、并州。地處太原盆地中心。1927年設市。人口2135萬(1995年)。附近富煤、鐵等資源,有著名的太原鋼鐵廠。為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名勝古跡有晉祠、大佛寺、純陽宮、豫讓橋、天龍山石窟等。高等學校有山西大學等。
太岳
:1.古山名。即霍山。亦稱霍太山。在今山西霍縣東南。 2.岳父。
太宰
:1.相傳殷置太宰。周稱冢宰﹐為天官之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春秋列國亦多置太宰之官﹐職權不盡相同。秦﹑漢﹑魏皆不置。晉以避司馬師諱﹐置太宰以代太師。北周文帝依《周禮》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無此官。宋崇寧間﹐改左仆射為太宰﹑右仆射為少宰﹐靖康末復故。參閱《周禮·天官·大宰》﹑《宋書·百官志上》·《通典·職官二》﹑《文獻通考·職官二》。 2.三代掌饌之官。 3.明清時一般稱吏部尚書為太宰。
太早計
:1.大早計。
太章
:1.傳說禹時善行走的人。
太昭
:1.古代祭四時陰陽之神的壇。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氣。 2.仙女名。 3.唐楊貴妃號。 4.道教稱黃金為太真。
太主
:1.皇帝姑母的稱號。
太祝
:1.官名。商官有六太﹐其一曰太祝。《周禮》春官宗伯之屬有太祝﹐掌祭祀祈禱之事。秦漢有太祝令丞﹐屬太常卿。歷代多因之。參閱《通典.職官七》。
太子參
:又名孩兒參”。多年生草本。其塊根為中藥。有補肺、健脾的功能。可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
太子洗馬
:1.官名『置﹐太子屬官。
太宗
:1.古官名。即周之大宗伯。
太族
:1.太蔟。
太祖
:1.亦作"大祖"?!对姡茼灒t序》"《雝》﹐秂大祖也。"鄭玄箋"大祖﹐謂文王。"后世通稱開國皇帝曰太祖。如三國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晉追尊司馬昭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為太祖。如趙匡胤稱宋太祖﹐朱元璋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太尊
:1.遠祖。 2.明清時對知府的尊稱。 3.星名。屬紫微垣。
太字結尾組詞
東宮三太
:1.見"東宮三師"。
姑太太
:1.娘家稱已經(jīng)出嫁的長輩女子。 2.娘家稱已經(jīng)出嫁的女兒。
妉太
:1.見"妉汰"。
阿太
:1.太君。古代官員母親的封號◇用以對他人母親的尊稱。
辰太
:1.星際,太空。
老太
:1.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2.稱中年婦女或母親。 3.明代宮廷中廝役對宮女的尊稱。
老太太
:①尊稱年老的婦女 。②尊稱別人的母親(也對人稱自己的母親或婆婆、岳母)。
舅太太
:1.尊稱。子女的舅母;妻嫂。
三太
:1.太師﹑太傅﹑太保的合稱。
毛太
:1.紙名。類似毛邊紙而稍薄﹐色稍暗﹐多產(chǎn)于江西﹑福建。
師太
:1.方言。對年長尼姑的尊稱。
嬸太太
:1.對別人叔母的尊稱。
姨太太
:1.對孩子的姨媽的尊稱。 2.舊時稱妾。
通太
:1.見"通泰"。
淫太
:1.亦作"淫汏"。
太太
:1.漢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為帝太太后﹐后又尊為皇太太后。梁紹壬謂"此婦人稱太太之始。"見《兩般秋雨眖隨筆.太太》。明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稱太太。見明胡應麟《甲乙剩言.邊道詩》◇凡官僚士大夫之妻﹐通稱太太。 2.對長輩婦女的尊稱。明史可法家書﹐稱其母及其他尊長女眷曰太太﹑某太太。見《史忠正公集》卷三。 3.舊社會的仆人等常稱女主人為"太太"。 4.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多帶丈夫的姓)。 5.稱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對人稱自己的妻子。
小太太
:1.妾。
以太
:一種并不存在的假想的介質。最早被用來解釋物體之間的超距作用。17世紀后用來解釋為傳播光和電磁波的介質。既具有一般固體的特點,如有較大的彈性系數(shù);又無質量,完全透明,絕對靜止,不受任何阻力地滲入一切物質之中。這些奇特的性質令人費解。直到20世紀初邁克耳遜莫雷實驗證明以太并不存在后,才成為一個歷史概念。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換器
謎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