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zhuǎn)換器
日期天數(shù)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wǎng)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jié)尾
立即查詢
當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十組詞
更新日期:2022-09-14 12:30:02
十
十拼音
:shí
十偏旁部首:十
十筆畫數(shù):2筆(
十的筆順
)
十繁體字:十
十字開頭組詞
十二度
:1.我國古代為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把黃赤道帶自西向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為十二度。也稱十二次。
十二分
:1.形容程度極深。比用"十分"的語氣更強。
十二分星
:1.見"十二分野"。
十二峰
:1.亦作"十二峯"。 2.指川﹑鄂邊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別為望霞﹑翠屏﹑朝云﹑松巒﹑集仙﹑聚鶴﹑凈壇﹑上升﹑起云﹑飛鳳﹑登龍﹑圣泉。 3.曲牌總名的一種。屬南曲南呂宮,以由《三仙橋》﹑《白練序》﹑《醉太平》﹑《普天樂》﹑《征胡兵》﹑《香遍滿》﹑《瑣窗寒》﹑《劉潑帽》﹑《三換頭》﹑《賀新郎》﹑《節(jié)節(jié)高》﹑《東甌令》十二只曲牌組成,故名。
十二個
:長詩。蘇聯(lián)勃洛克作于1918年。仿照十二使徒尋找耶穌基督的故事,寫十二個赤衛(wèi)軍戰(zhàn)士在十月革命后的風(fēng)雪之夜巡視彼得格勒的大街。那些舊制度的維護者資本家、雄辯士、神父、貴婦人在黑暗中咒罵革命。而代表新世界的十二個戰(zhàn)士則英勇剛強,堅定地向前邁進。
十二公
:1.指《春秋》所載魯國的十二個國君,即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十二宮
:1.即十二律。 2.天文學(xué)名詞。太陽與月亮沿黃道運行一周,每年會合十二次,每次會合都有一定部位,分黃道周天三百六十度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稱十二宮。名為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星紀,玄枵等。亦名為白羊,金牛,陰陽(一作雙子),巨蟹,獅子,雙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人馬,磨羯,寶瓶,雙魚。參閱明貝琳《七政推步》﹑清阮葵生《茶馀客話》卷十八。
十二和
:1.唐代樂名。唐初祖孝孫斟酌南北,考證古音,修定雅樂制成。名目是豫和﹑順和﹑永和﹑肅和﹑雍和﹑壽和﹑太和﹑舒和﹑昭和﹑休和﹑正和﹑承和。其樂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調(diào),號《大唐雅樂》。
十二紅
:1.小太平鳥的別稱◎鳥的一種,體形近似太平鳥而稍小,尾羽末端紅色,故名。
十二戟
:1.古時官府大宅門外例有執(zhí)戟的衛(wèi)兵,左右各六名,因以十二戟借指守門衛(wèi)士。
十二街
:1.唐長安皇城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因以"十二街"借指長安城的街道。
十二金牌
:1.《宋史.岳飛傳》"﹝秦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于一旦!'宋代凡傳遞赦書及軍事上最緊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金牌"作為緊急命令的代稱。
十二金人
:1.指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銷毀天下兵器而鑄成的十二個銅人。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十二經(jīng)
:1.指《春秋》。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稱。一說,指六經(jīng),六緯,或《易》上﹑下經(jīng)加十翼。 2.指儒家的十二部經(jīng)書。唐文宗時在國子學(xué)立石,刻《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十二經(jīng)。參閱清成瓘《箬園日札》卷五。 3.即十二經(jīng)脈。
十二闌干
:1.曲曲折折的欄桿。十二,言其曲折之多。
十二旒
:1.天子冕冠前后各懸垂的十二條玉串。 2.借指天子。
十二樓
:1.指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居處。 2.泛指高層的樓閣。 3.見"十二重樓"。
十二律
:1.古樂的十二調(diào)。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陰律六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yīng)鐘。共為十二律。
十二脈
:1.即十二經(jīng)脈。
十二木卡姆
:1.維吾爾族傳統(tǒng)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廣泛流傳于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序歌﹑敘誦歌曲﹑敘事組歌﹑舞蹈組歌﹑間奏曲等。體裁多樣,節(jié)奏生動,曲調(diào)極為豐富。建國后,根據(jù)著名藝人吐爾地阿洪(1881-1956年)演唱的錄音,記譜整理,輯成《十二木卡姆》一書,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詞,源自阿拉伯語,原意為"最高的位置",轉(zhuǎn)義為"大型套曲";也可能來自波斯語muq歌加突厥語an歌。
十二女
:1.指古代天子所娶的十二個妻妾。
十二入
:1.十二處。
十二神
:1.古代相傳與十二支相應(yīng)的十二個神。所主不同,神名各異。(1)分主十二方位的神『王充《論衡.難歲》"式上十二神登明﹑從魁之輩,工伎家謂之皆天神也,常立子﹑丑之位,俱有沖抵之氣。"唐韓愈《毛穎傳》"其先明視,佐禹治東方土,養(yǎng)萬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為十二神。"此指十二神之一。亦指宅中十二主神『王充《論衡.解除》"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龍白虎列十二位……宅主驅(qū)逐,名為去十二神之客,恨十二神之意,安能得吉?"(2)驅(qū)逐疫鬼的十二個神?!逗鬂h書.禮儀志中》"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女軀,拉女干,節(jié)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后者為糧。"(3)分主十二月之神。宋高承《事物紀原.輿駕羽衛(wèi).十二神》"《大饗明堂記》曰'十二神輿載十二月之神象,自鉦鼓漏鐘及神輿﹑舊禮令無文,開寶通禮新加。'"
十二時蟲
:1.爬行類動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種。相傳能隨十二時而變易其體色,故稱。
十二時慢
:1.見"十二時"。
十二時神
:1.亦稱"十二辰神"。 2.古代相傳為掌管時辰的神。
十二獸
:1.指由人扮飾的十二種獸像。古代用以驅(qū)疫避邪。 2.即十二蟲。
十二晩峰
:1.指夕照中的巫山十二峰。
十二巫峰
:1.即巫山十二峰。在四川巫山縣東巫峽兩岸。戰(zhàn)國時楚人宋玉作《高唐賦》,說楚懷王游云夢中的高唐之臺,曾夢與巫山神女歡會◇即以"巫山"作為男女幽會的典故。"十二巫峰"即指巫山。
十二物
:1.即十二獸。
十二相屬
:1.古代以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以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稱為"十二相屬",又稱"十二生肖"。
十二象
:1.清末民初,四川成都有一種專門賣給窮人﹑乞丐吃的混合肉食,名曰"十二象"。意謂從鼠到豬十二屬象的動物全有。
十二肖
:1.亦稱"十二生肖"。 2.即十二相屬。
十二衣
:1.十二個月里所穿的不同衣服。
十二因緣
:也稱十二緣起”。佛教三世輪回的基本理論。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為一切總的因果循環(huán)鏈條。
十二緣起
:1.見"十二因緣"。
十二月黨人起義
:1825年12月(俄歷)俄國反沙皇專制制度的起義。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貴族軍官成立革命組織,謀劃起義,主張建立共和國或君主立憲政體。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烏克蘭發(fā)動起義,均遭失敗◇五百多人受審,五位首領(lǐng)被處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們因此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十二章
:1.古代天子之服繪繡的十二種圖象。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稱上六章;裳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稱下六章。
十二哲
:1.清代孔廟從祀的十二賢人。參見"十哲"。
十二枝
:1.見"十二支"。
十二肢
:1.指人體的十二個部位。
十二指陽
:1.人的小腸的第一段,上接胃,下接空腸,因其長度約等于人的十二個手指并排的寬度,故名。
十二諸侯
:1.指春秋時魯﹑齊﹑晉﹑秦﹑楚﹑宋﹑衛(wèi)﹑陳﹑蔡﹑曹﹑鄭﹑燕十二諸侯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記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間周﹑吳與十二國的紀年及大事。因周為天子,吳到春秋后期才興起,故周吳不在十二諸侯之列。 2.指戰(zhàn)國時梁﹑楚﹑齊﹑趙﹑韓﹑魯﹑衛(wèi)﹑曹﹑宋﹑鄭﹑陳﹑許十二國的君主。 3.泛指各諸侯國。
十二屬
:1.古代以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支,作為人的生年相屬,也稱"十二生肖"『王充《論衡.物勢》﹑蔡邕《月令問答》已有此說,南朝陳沈炯有《十二屬》詩。 2.人體的十二個部位。
十番鼓
:1.一種器樂合奏名。因演奏時輪番用鼓﹑笛﹑木魚等十種樂器,故名。起于明萬歷時,今仍流行于蘇﹑浙﹑閩等地。初以打擊樂器為主,后亦雜以多種管弦樂器,其種類因時因地而異,所用樂器亦有不限于十種者。
十反
:1.亦作"十返"。謂反復(fù)或往返多次。 2.十種反?,F(xiàn)象。 3.即十番鼓,民間器樂合奏樂名。
十返
:1.見"十反"。
十方常住
:1.佛教語。四種常住之一。謂接待往來僧人的寺院。亦稱廟產(chǎn)等物品。見《行事鈔》卷中之一。
十方世界
:1.佛教謂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
十分惺惺使九分
:1.聰明乖巧不要使盡。謂事情不能做過分。
十分惺惺使五分
:1.見"十分惺惺使九分"。
十夫客
:1.指雇農(nóng)。因上古十夫種二鄰之田,故稱。
十夫橈椎
:1.見"十夫榪椎"。
十干
:1.亦作"十干"。亦作"十干"。 2.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國
:1.指五代時的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南漢﹑北漢﹑閩﹑楚﹑荊南(即南平)十個割據(jù)政權(quán)。
十寒一暴
:1.凍十天,曬一天。比喻做事時而抓緊,時而懈怠,進展不快。
十紀
:1.古代傳說,自天地開辟,人皇以來,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萬年,分為十紀九頭﹑五龍﹑攝提﹑合雒﹑連通﹑序命﹑循蜚﹑因提﹑禪通﹑疏訖。見《廣雅.釋天》。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引《春秋緯》,謂十紀為三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循蜚"作"修飛"﹑"因提"作"回提"﹑"疏訖"作"流訖",其余名目相同。 2.十代,十世。 3.指一百二十年。
十際
:1.指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間的正當關(guān)系。
十劑
:1.即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十類中醫(yī)藥物和方劑的總稱。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十劑》。
十家連坐
:1.舊時的一項統(tǒng)治辦法。以十家為一組,一家犯法,其余九家如不檢舉,就同罪。
十尖
:1.指女子纖細的十指。
十漿五饋
:1.典出《列子.黃帝》"子列子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驚焉。''惡乎驚?''吾食于十漿,而五漿先饋。'"謂十家賣漿者之中有五家爭先送來。本謂賣漿者爭利,后用以比喻爭相設(shè)宴款待。
十緊
:1.唐代指秦﹑延﹑涇﹑邠﹑隴﹑汾﹑隰﹑慈﹑唐﹑鄧等十州。參見"十望"。
十錦
:1.什錦。雜取同類諸物配合成各種式樣,謂之"十錦"。 2.即十樣景。指宋代有祠祿者致仕后所領(lǐng)賜物。
十進制
:最常用的一種位值制記數(shù)法。以十為進位基數(shù),逢十進一位。任何一個正整數(shù)都有一個且只有一個十進制表達式n=a璶·10琻+a﹏-1·10﹏-1+…+a1·10+a0,其中a0,a1,…,a璶是0~9中的一個數(shù),a璶≠0。通常把n簡記為a璶a﹏-1…a1a0。同樣,小數(shù)也有唯一的十進制表示法。
十經(jīng)童子
:1.南朝宋周續(xù)之十二歲時通五經(jīng)五緯,被稱為"十經(jīng)童子"。
十景櫥
:1.一種陳設(shè)櫥,中分幾個不同樣式的層﹑格,可擺設(shè)各種器皿﹑古董﹑盆景等。
十九路
:1.金沿襲宋制,分境內(nèi)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東京﹑北京﹑臨潢﹑西京﹑南京﹑河北東﹑河北西﹑山東東﹑山東西﹑大名府﹑河?xùn)|北﹑河?xùn)|南﹑京兆府﹑鳳翔﹑鄜延﹑慶原﹑臨洮二十路。章宗時并臨潢路于北京路,是為十九路。參閱《金史.地理志上》。
十九路軍
:1.國民黨軍隊。總指揮蔣光鼐,副總指揮兼軍長蔡延鍇。1930年冬和1931年在江西與中國工農(nóng)紅軍作戰(zhàn)。1932年"一.二八事變"在上海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隨后,被調(diào)到福建進攻中國工農(nóng)紅軍。其領(lǐng)導(dǎo)人鑒于民族危機嚴重,內(nèi)戰(zhàn)沒有出路,于1933年11月聯(lián)合國民黨內(nèi)李濟深等一部分勢力,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與紅軍訂立抗日反蔣協(xié)定。不久,在蔣介石進攻下失敗。
十九信條
:1.指1911年(宣統(tǒng)三年)11月清政府頒布的《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武昌起義爆發(fā),清朝貴族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憲騙局,宣布實行責任內(nèi)閣制,皇族不得為總理大臣,皇室經(jīng)費聽由國會決議,皇帝權(quán)限和皇室大典由憲法規(guī)定,但仍規(guī)定皇位世襲,不受侵犯。
十酒
:1.十斗酒。典出《史記.滑稽列傳》"威王大說,置酒后宮,召髠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石為十斗,故稱十酒。 2.清酒。因十旬釀成,故稱。
十客
:1.指南朝陳后主的親信江總﹑孔范等十人。 2.泛指十位客人。 3.指宋秦檜門下曹冠﹑王會等十人。 4.指十二種名花。
十口相傳
:1.許多人輾轉(zhuǎn)相傳。
十款
:1.見"十款天條"。
十款天條
:1.洪秀全﹑馮云山所制定的拜上帝會的十項會員守則,起義后成為太平天國的革命紀律。內(nèi)容為崇拜皇上帝,不好拜邪神,不好妄題皇上帝之名,七日禮拜頌贊皇上帝恩德,孝順父母,不好殺人害人,不好奸邪淫亂,不好偷竊劫搶,不好講謊話,不好起貪心。
十賚
:1.道教指便于修煉的十種賞賜。見南朝梁陶弘景《授陸敬游十賚文》。其名目為一﹑邑于長阿北坂積金山連石之鄉(xiāng);二﹑號為棲靜處士;三﹑四溜飛軒,廂廊側(cè)屋;四﹑蒼頭一人;五﹑鋼鐵如意;六﹑筯竹錫仗;七﹑香爐一枚,熏陸副之;八﹑杯盤一具;九﹑大硯一面,筆紙副之;十﹑鎎石澡罐,手巾為副。
十離詩
:1.詩體的一種。以十首為限,每首詩題均有"離"字,如"犬離家"﹑"筆離手"﹑"竹離叢"之類,因稱"十離詩"。
十里鼻
:1.猶言奴婢。古代契丹的詈詞。
十里洋場
:1.舊時上海的租界區(qū)域因外國人較多,洋貨充斥,或稱十里洋場;后因以借指舊上海市區(qū)。多含貶義。 2.泛指繁榮的市場。
十吏札
:1.須十名書吏繕寫的文稿。語出《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后多用作女子博學(xué)強記之典。
十六才子
:1.古史相傳高陽氏有才子八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合稱"十六才子"。見《左傳.文公十八年》◇用為稱頌皇帝的輔佐大臣之典。
十六國
:歷史時期名。西晉末年,各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據(jù)政權(quán)。從公元304年劉淵稱王起,到439年北魏統(tǒng)一中國北方為止,一百三十五年間在北方黃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區(qū)建立的割據(jù)政權(quán),計有成漢、前趙、后趙、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夏等十六國,另外還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權(quán),歷史上泛稱這段時期為十六國時期。
十六樓
:1.明初南京十四處官伎住的樓與南市﹑北市兩樓的合稱。
十六羅漢
:1.指釋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賓度羅跋羅惰阇﹑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惰阇﹑蘇頻陀﹑諾詎羅﹑跋陀羅﹑迦哩迦﹑伐阇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參見"十八羅漢"。
十六烷值
:表示柴油發(fā)火性能的指標。將試樣柴油與由十六烷(其十六烷值規(guī)定為100)和α布諄萘(其十六烷值規(guī)定為0)配制的標準燃料進行對比試驗,當試樣柴油與某一配制標準燃料發(fā)火性能數(shù)據(jù)一致時,該標準燃料中十六烷的體積百分率,即為試樣柴油的十六烷值。
十六相
:1.即十六族。
十六宅
:1.唐末諸王共居的第宅。武宗﹑宣宗皆由中官從十六宅迎立登位。昭宗時,韓建圍十六宅,盡殺諸王,宅遂廢。
十六字訣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簡稱。中國工農(nóng)紅軍游擊戰(zhàn)爭的指導(dǎo)原則。1928年5月開始形成,以后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中有進一步的發(fā)展。
十六字令
:1.詞牌名。又名《歸字謠》﹑《蒼梧謠》。因全詞為十六字,故名。單調(diào),三平韻。
十亂
:1.《書.泰誓》"予(周武王)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孔傳"我治理之臣雖少而心德同。"孔穎達疏"《釋詁》云亂,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適﹑文母(一說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說指武王之妻邑姜)◇因以"十亂"指上述十個輔佐周武王治國平亂的大臣。 2.泛指輔佐皇帝的十個有才能的人。
十倫
:1.祭祀的十項道理。 2.指儒家提倡的十種倫理道德。
十眉圖
:1.十樣不同的美女眉型畫圖。唐玄宗命畫工繪制。
十門
:1.指八方和上﹑下。
十米九糠
:1.飯食中多糠。形容窮苦。
十眠九坐
:1.時躺時坐。形容病體難支。
十面埋伏
:琵琶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間流傳。通常分十八段。描寫漢劉邦與楚項羽垓下之戰(zhàn),表現(xiàn)千軍萬馬沖鋒陷陣之勢。
十母
:1.即十干。與"十二子"相對而言。 2.舊時對母輩的十種稱謂。親母,謂生我者;出母,謂生我而被父離異者;嫁母,謂親母因父亡改適者;庶母,謂生母非正室者;嫡母,妾生子稱父正室;繼母,謂親母已亡,父再娶者;慈母,謂妾無子,及妾之子無母,而父命為母者;養(yǎng)母,謂出繼他人為子者;乳母,謂曾乳哺我者;諸母,對伯叔母的通稱。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1.謂人的言行總是處在眾人的監(jiān)察之下,如有不善,無法掩蓋。
十年窗下無人問
:1.謂科舉時代士人為考取功名,長期閉門苦讀而不為世人所知。
十年動亂
:1.即十年內(nèi)亂。
十年寒窗
:十年形容年份很多。形容多年在簡陋的屋子里苦苦讀書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來。
十年浩劫
:1.即十年內(nèi)亂。
十年九不遇
:1.謂多年難遇到。
十年九荒
:1.幾乎年年都鬧災(zāi)荒。
十年九澇
:1.見"十年九潦"。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
:1.用較長的時間繁殖人口﹑聚積財力﹑教育人民,使國家富強。據(jù)《左傳.哀公元年》記載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越王使大夫種求和,吳王將許之,伍員力陳不可,吳王弗聽。伍員"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xùn),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十朋
:1.謂許多朋友。 2.見"十朋之j"。
十朋之龜
:1.謂用以占吉兇﹑決疑難的十類龜。古人視為大寶。
十七八
:1.十分之七八。 2.指十七八歲。
十七帖
:草書碑帖。東晉王羲之書。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書書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館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書法體勢縱橫,神采飛動,為王羲之草書代表作。歷代翻刻頗多,今存宋拓本。
十七字詩
:1.誹諧詩體。全詩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組成。末句二字點明詩的主題,多含譏諷之意。相傳始于宋代山東張山人壽,流行于元佑紹圣間。
十錢主簿
:1.后魏宗室拓跋慶智的綽號。
十親九故
:1.眾多親友。
十全
:1.謂治病十治十愈。 2.謂有十分把握。 3.完美無缺。 4.十倍。 5.清乾隆帝自稱所建武功的十個方面。
十全老人
:1.清乾隆帝晩年的自號。
十全十美
:1.謂完美無缺。
十人饌
:1.《南史.劉穆之傳》"﹝穆之﹞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輒為十人饌,未嘗獨餐。"本指招待十個客人的飯食,后用以指主人待客的豐盛酒宴。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堯命后羿射落九日。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十日并出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xiàn)的太陽。 2.比喻暴亂并起。
十日飲
:1.《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秦昭王﹞乃詳為好書遺平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后因以"十日飲"比喻朋友連日歡聚。
十三環(huán)金帶
:1.亦作"十三閕金帶"。 2.服飾之一。一種帶鉤的皮腰帶。
十三家
:1.(1)指晉代《論語》注疏家十三人,即衛(wèi)瓘﹑繆播﹑欒肇﹑郭象﹑蔡謨﹑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孫綽﹑周瑰﹑范寧﹑王珉。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敘》"今日所講﹐即是《魯論》﹐為張侯所學(xué)﹐何晏所集者也。晉太庇?xùn)|衛(wèi)瓘字伯玉﹑晉中書令蘭陵繆播字宣則……右十三家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講﹐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南唐至南宋十三個制墨家,即李廷珪(包括李之子承宴)﹑沈珪(包括沈之子宴)﹑關(guān)珪﹑張遇﹑常遇﹑潘遇﹑張谷﹑潘谷﹑葉谷﹑胡景純﹑陳贍﹑梅贍﹑耿德真。宋何薳《春渚紀聞.十三家墨》"予為兒時﹐于彭門寇鈞國家﹐見其先世所藏李廷珪下至潘谷十三家墨﹐斷珪殘璧﹐璨然滿目"。 2.(3)指明末高闖王等十三支農(nóng)民起義軍。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農(nóng)民軍各部首領(lǐng)在滎陽集會。其中勢力強大的有十三家。即高迎祥﹑張獻忠﹑馬守應(yīng)﹑羅汝才﹑賀一龍﹑賀錦﹑許可變﹑李萬慶﹑馬進忠﹑惠登相﹑橫天王﹑九條龍﹑順天王。見《明史.李自成傳》。(4)指《周禮》等十三種注本。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合魏﹑齊﹑周﹑隋書四.十三家》"《周禮》﹑《禮記》﹑《毛詩》﹑《尚書》﹑《公羊》﹑《左傳》﹑《孝經(jīng)》﹑《論語》孔﹑鄭﹑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所舉凡六家﹐而云十三家者﹐偽孔安國《尚書》傳﹑鄭康成《周禮》﹑《禮記》注﹑《毛詩》箋﹑《尚書》﹑《論語》注﹑王肅《周禮》﹑《禮記》﹑《毛詩》﹑《尚書》注﹑何休《公羊》學(xué)﹑服虔《左傳》解詁﹑杜預(yù)《左傳》集解也。"
十三間樓
:1.見"十三樓"。
十三陵
:1.明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名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位于北京市昌平縣天壽山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中長陵規(guī)模最大。
十三樓
:1.宋代杭州名勝。 2.泛指供游樂的名樓。
十三篇
:1.《孫子兵法》共十三篇,因以"十三篇"借指該書。
十三省
:1.明代,全國除直屬京師的南北兩直隸外,共分十三省◇用以代指全國。
十三行
:1.法帖名。晉王獻之所書《洛神賦》真跡,至南宋時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傳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兩種。參閱元虞集《道園學(xué)古錄》卷十一。 2.鴉片戰(zhàn)爭前廣州港口官府特許經(jīng)營對外貿(mào)易的商行之總稱。行數(shù)并不固定。十三行對官府負有承蓖交納外洋稅餉﹑規(guī)禮,傳達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務(wù)人員等義務(wù);也享有對外貿(mào)易特權(quán)。1842年《南京條約》訂立后,十三行專營對外貿(mào)易的特權(quán)被取消,乃日趨沒落。相傳十三行名稱起于明代,意義不詳。俗亦稱"洋行"﹑"洋貨行"﹑"外洋行"。 3.清代天津腳夫﹑挑夫等苦工的組織。
十三月
:1.指農(nóng)歷正月。 2.指殷商所置閏月。因其都放在歲末,故稱。
十三轍
:1.指皮簧﹑鼓詞等戲劇曲藝所用的十三個韻類,亦稱十三道轍。即中東(中冬)﹑江陽﹑衣期(一七)﹑姑蘇﹑懷來﹑灰堆﹑人辰(壬辰)﹑言前(檐前)﹑梭波(梭潑)﹑麻沙(發(fā)花)﹑乜邪(迭雪)﹑遙迢(遙條)﹑由求(油求)。
十色
:1.謂色彩繁多。
十剎海
:1.湖名。北京名勝之一。
十善道
:1.即十善。
十設(shè)
:1.見"十箭"。
十生九死
:1.形容經(jīng)歷極大危險而幸存。
十十五五
:1.謂十個一群,五個一組。形容錯亂不齊。 2.謂每十里五里。
十時
:1.上古分一晝夜為十時,秦漢始分為十二時。
十使
:1.佛教以貪﹑瞋﹑癡﹑慢﹑疑為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為五利使,統(tǒng)稱"十使",又稱十大惑或十根本煩惱。
十世單傳
:1.連續(xù)十代獨子相傳。形容極其寶貴。
十世宥能
:1.見"十世宥"。
十事
:1.佛教指十個方面所造的善業(yè)﹑惡業(yè)。 2.特指"十惡"。
十勢
:1.五代齊己認為詩有十種表現(xiàn)手法,謂之"十勢"。其名目為獅子返擲,猛虎踞林,丹鳳銜珠,毒龍顧尾,孤雁失群,洪河側(cè)掌,龍鳳交吟,猛虎投澗,龍潛巨浸,鯨吞巨海。參閱其所著《風(fēng)騷旨格》。
十室九空
:十間房子有九間空荒無人。形容因災(zāi)禍等不幸使百姓流離逃亡連年戰(zhàn)亂,十室九空。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1.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1.即使是十戶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誠信實的人。謂處處都有賢人。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
十手爭指
:1.謂人如有不善,眾人則爭相指責。語本《禮記.大學(xué)》"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十鼠同穴
:1.比喻把壞人集中于一處,以便一舉殲滅。
十數(shù)
:1.十個等級(的人)。數(shù),等差。 2.猶言十多;十幾。表示較多。
十思
:1.謂反復(fù)思慮。 2.唐魏征諫太宗予以慎重思考的十個方面。
十死
:1.本指十種情況必死,引申為極端危險。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 3.死十次??鋸堈f法。
十死不問
:1.謂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寬恕。
十死九活
:1.形容難以幸存。
十四經(jīng)
:1.宋時曾在十三經(jīng)外加《大戴禮記》,合稱十四經(jīng)。 2.中醫(yī)學(xué)名詞。十二經(jīng)脈加奇經(jīng)八脈中的任﹑督二脈的合稱。十二經(jīng)中的六陽經(jīng),以督脈為總匯;六陰經(jīng),以任脈為總匯。參閱元滑壽《十四經(jīng)發(fā)揮》。
十藪
:1.古代十大湖泊的總稱。
十體
:1.指十種文體。 2.指書法的十體。唐張懷瓘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3.指書法的十體。唐唐元度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4.指十種詩體。唐元稹于元和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5.指十種詩體。五代齊己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fēng)騷旨格.詩有十體》。
十停
:1.十成。
十通
:1.《通典》等十部書的總稱。其中《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xù)通典》﹑《清通典》﹑《續(xù)通志》﹑《清通志》﹑《續(xù)文獻通考》﹑《清文獻通考》六部書,合稱"九通";1935年,商務(wù)印書館再加入劉錦藻《清續(xù)文獻通考》,總稱"十通"。
十頭添撇
:1."千"的隱語。
十萬八千里
:1.形容距離極遠或差別極大。
十萬火速
:1.形容在緊急情況下動作極快地行事。
十王殿
:1.指寺廟里供奉十王的殿堂。
十王宅
:1.唐玄宗諸子年長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長安安國寺東。
十望
:1.唐開元中,定州的等級,除京師附近的四州為四輔外,其余依次為六雄,十望,十緊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宋﹑亳﹑滑﹑許﹑汝﹑晉﹑洺﹑虢﹑衛(wèi)﹑相等十州。
十韋
:1.見"十圍"。
十圍五攻
:1.《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后因以"十圍五攻"謂十倍于敵,可以合圍;五倍于敵,可以攻戰(zhàn)。
十位
:1.古代指按地位區(qū)分的人的十個等級。
十五時
:1.《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為十五時,名稱是晨明﹑杅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還﹑餵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車﹑黃昏﹑定昏。參見"十二時"。
十相具足
:1.謂容貌十分美好。
十行
:1.《后漢書.循吏傳序》"其(光武帝)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十行俱下
:1.一眼同時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敏捷。
十行詔
:1.指詔書。
十姓部落
:1.見"十箭"。
十玄
:1.中國佛教華嚴宗的核心教義,又稱十玄門﹑十玄緣起。其內(nèi)容為同時具足相應(yīng)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網(wǎng)境界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秘密隱顯俱成門﹑諸藏純雜具德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回轉(zhuǎn)善成門和托事顯法生解門。"十玄"旨在發(fā)明華嚴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的"法界緣起"。見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和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
十旬
:1.酒名。亦代指酒。
十言
:1.十句話。表示很多議論。 2.十次言論。表示多次言論。
十堰市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當山北麓、襄渝鐵路線上。1970年設(shè)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個堰得名。人口444萬(1995年)。為新興的汽車工業(yè)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車制造廠。
十羊九牧
:1.比喻民少官多。 2.比喻多頭領(lǐng)導(dǎo),命令不一,使人無所適從。
十洋錦
:1.花名。即十樣錦。
十樣錦
:1.十種錦緞。元戚輔之《佩軒楚客談》"﹝后蜀﹞孟氏在蜀時制十樣錦﹐名長安竹﹑天下樂﹑雕團﹑宜男﹑寶界地﹑方勝﹑獅團﹑象眼﹑八搭韻﹑鐵梗衰荷。"后亦以指其中的某一種。 2.宋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種恩遇,稱"十樣錦",亦用以為其官名的代稱。 3.合奏樂名。 4.花名。老少年之紅﹑紫﹑黃﹑綠相間者。 5.花名。菊花的一種。一本所開的花,形狀各異,顏色多種。參閱《廣群芳譜.花譜二七.菊花一》。
十一而稅
:1.按十分取一的稅率抽稅。相傳為夏商周三代的田稅制度。
十一千百
:1.猶言千分之十﹑百分之一。謂在大量中保存極少的一部分。語出晉陸機《嘆逝賦》"顧舊要于遺存,得十一于千百。"
十義
:1.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的十個原則。 2.道家亦倡此說。
十翼
:1.《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十篇,相傳為孔子所作,總稱"十翼"。翼,輔助。
十因
:1.國家借以強盛的十項措施。
十月桃
:1.桃樹的一種。果實呈圓形﹑色青,味甘酸,肉粘著于核。 2.指這種桃的果實。 3.詞牌名。宋曾憊《樂府雅詞》錄無名氏詞賦十月桃,即以為調(diào)名。宋黃大輿《梅苑》錄無名氏詞以同調(diào)詠十月梅,故亦名《十月梅》。雙調(diào),平韻,有九十九﹑九十八字二體。宋張元干有《十月桃》詞。
十載寒窗
:1.謂長期清苦勤讀。窗,亦作""。
十齋日
:1.佛教語。謂每月持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
十直日
:1.指一月中規(guī)定禁止執(zhí)行死刑﹑屠宰﹑漁釣的十天。此法始于唐律。
十指
:1.十個手指。 2.借指雙手。 3.指十個足趾。詳"十指倉"。 4.十個要旨。
十指倉
:1.指襪子。
十指連心
:1.謂十個指頭的痛楚都與心息息相通。 2.比喻關(guān)系異常密切。
十重
:1.佛家語。一條重要的戒律。與四十八輕戒相對。即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瞋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違犯此十條者構(gòu)成破門罪,將被逐出僧團。
十州
:1.泛指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qū)。
十洲三島
:1.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十子
:1.指戰(zhàn)國時博學(xué)廣聞﹑不法先王的十個人。即范雎﹑魏牟﹑田文﹑莊周﹑慎到﹑田駢﹑墨翟﹑宋钘﹑鄧?﹑惠施。 2.很多的果實。
十字
:1.指物呈"十"字形。 2.十個字。參見"十字格"。
十字餅
:1.裂紋呈十字形的蒸餅。
十字鎬
:1.兩頭有齒的鎬,鎬頭與柄呈十字形。
十字格
:1.指五言律詩中頷聯(lián)或頸聯(lián)每聯(lián)十字只描述一重意思。
十字架
:基督教的主要標志,象征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死亡以救贖人類。代表基督本身和基督教信仰。十字架原為古代處死刑的一種刑具。基督教認為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故用作標志。在西方文學(xué)中,一般也用十字架比喻苦難。
十字街
:1.交叉象十字形的街道。
十字街口
:1.十字街頭。
十字軍東侵
:1096-1291年間西歐天主教會、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對地中海東岸地區(qū)進行的侵略性遠征。前后共八次。遠征軍以拯救被異教徒”(穆斯林)占領(lǐng)的耶路撒冷圣地為借口,士兵衣服上縫有十字標志。1099年十字軍占領(lǐng)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等國家。1187年耶路撒冷被埃及蘇丹薩拉丁收復(fù)。1291年十字軍在東方最后一個據(jù)點阿克城喪失,標志十字軍東侵的最終失敗。
十字口
:1.見"十字路口"。
十字庫
:1.指明時由內(nèi)官監(jiān)(以宦官充任)掌管的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承運﹑廣運﹑廣惠﹑廣積﹑贓罰等十所倉庫。本以十干各字依次為名,因"己"字與"已"字形近,而"已"者止也,故戊字庫以后各庫不再沿用十干。
十字路
:1.十字街。
十字路口
:1.街道或道路縱橫交叉的地方。 2.比喻社會生活中不同道路的交集點。
十字路頭
:1.道路橫直交叉的地方。
十緵布
:1.見"十總布"。
十鉆
:1.指宋時支持﹑迎合王安石的鄧綰﹑李定﹑王子韶等十人。
十阿父
:1.五代后周郭威(太祖)無子,以后兄柴守禮子榮(世宗)為養(yǎng)子。宋禮與大官僚王溥﹑汪晏﹑王彥超﹑韓令坤等人的父親同住洛陽,相互勾結(jié),仗勢橫行,時人鄙稱為"十阿父"。參閱《新五代史.柴守禮傳》。
十拗
:1.指老人的十種反常情態(tài)。
十八般兵器
:中國民間對古代主要冷兵器的統(tǒng)稱。源于十八般武藝”,后演變成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武藝
:中國武術(shù)術(shù)語。各種器械武術(shù)的總稱。有小十八般”和大十八般”之分。前者指刀、槍、劍、戟、棍、棒、槊、fddf?、浮X、鏟、鈀、鞭、锏、fde1?、叉、篙z⒚;后者指弓、弩、槍、刀、劍、矛、盾、斧、fe3d?、辍⒈?、锏、撾、殳、叉、杷頭、綿繩套索、白打。
十八變
:1.(1)占筮時,三變成一爻,一卦六爻,故十八變成一卦。《易.系辭上》"十有八變而成卦。"(2)佛教謂羅漢﹑龍女等入定時顯示的十八種神變?!毒暗聜鳠翡洠岫噱取?quot;說偈已﹐踴身虛空﹐作十八變。"又﹐《譚空和尚》"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尼曰'變得也。'"后以"十八變"泛指變化多端。如女大十八變;黃梅天十八變。
十八埊獄
:1.見"十八地獄"。
十八高賢
:1.十八賢的敬稱。
十八侯
:1.指漢初功臣十八諸侯。即酂侯蕭何﹑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張敖﹑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曲周侯酈商﹑魯侯奚涓﹑汝陰侯夏侯嬰﹑潁陰侯灌嬰﹑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安國侯王陵﹑棘浦侯陳武﹑清河侯王吸﹑廣平侯薛歐﹑汾陰侯周昌﹑陽都侯丁復(fù)﹑曲成侯蟲達。又,漢班固《十八侯銘》有留侯張良﹑曲逆侯陳平﹑襄平侯紀通,而無奚涓﹑薛歐﹑丁復(fù)。上列各侯之先后也表示十八侯之位次。參閱《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顏師古注。
十八路
:1.宋代行政區(qū)劃。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境內(nèi)為十五路,到仁宗時,又增三路,共為十八路京東﹑京西﹑河北﹑河?xùn)|﹑陜西﹑淮南﹑江南東﹑江南西﹑峻南﹑峻北﹑兩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廣南東﹑廣南西。到神宗元豐末,又分為二十三路。參閱《文獻通考.輿地》﹑《宋史.藝文志三》﹑《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二。
十八省
:1.清康熙時分長城以南行政區(qū)為十八省,即河北﹑江蘇﹑安徽﹑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沿用為中國內(nèi)地的代稱。
十八世
:1.十八代。極言世代之多。
十八事
:1.即十八般。
十八灘
:1.指贛江十八處險灘。即贛縣的白澗﹑天柱﹑小湖﹑鱉灘﹑大湖﹑銅盆﹑落瀨﹑青洲﹑梁口九灘;萬安縣的昆侖﹑曉灘﹑武朔﹑昂邦﹑小蓼﹑大蓼﹑綿灘﹑漂神﹑惶恐九灘。亦指第十八灘,即惶恐灘。
十八賢
:1.指晉廬山白蓮社中十八賢人慧遠法師﹑劉遺民﹑雷次宗﹑周續(xù)之﹑宗炳﹑張野﹑張銓﹑西林覺寂大師﹑東林普濟大師﹑慧持法師﹑羪賓佛馱耶舍尊者﹑羪賓佛馱跋陀羅尊者﹑慧睿法師﹑曇順法師﹑曇恒法師﹑道炳法師﹑道敬法師﹑曇詵法師。
十八學(xué)士
:1.唐太宗開文學(xué)館,命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收卒,劉孝孫補入)﹑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學(xué)館學(xué)士,令閻立本繪象褚亮題贊∨《十八學(xué)士寫真圖》。參閱《舊唐書.褚亮傳》。 2.唐玄宗開元年間,以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馮朝隱﹑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毋煚﹑呂向﹑咸弇業(yè)﹑李子釗﹑東方顥﹑陸去泰﹑余欽﹑孫季良十八人為學(xué)士,命董萼繪象。參閱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名臣》﹑元白琫《湛淵靜語》卷二。
十八重地獄
:1.見"十八層地獄"。
十八子
:1.指李姓。李字拆開則為十﹑八﹑子三字,故稱。
十八子兒
:1.舊時身邊佩帶的一種飾物。用十八顆圓珠串成,珠子的質(zhì)料不一,大多用香木或香料制成。
十保扶
:1.古代一種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動。
十變五化
:1.謂變化多端。
十伯
:1.謂十倍百倍。伯,百。
十不當一
:1.十個不抵一個。謂人雖多但不頂用。
十不閑
:1.清代曲藝的一種。原為"鳳陽花鼓",后漸與"蓮花落"融合,稱為"彩扮蓮花落"。用鑼﹑鼓﹑鐃﹑鈸等伴奏。亦指為此種曲藝伴奏的數(shù)種樂器。
十步九回頭
:1.元本高明《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他那里,謾凝眸,正是馬行十步九回頭。""十步九回頭"形容戀戀不舍◇用于比喻猶豫不定。
十步之內(nèi),自有芳草
:1.見"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
十部
:1.見"十部從事"。
十常侍
:1.東漢靈帝時宦官張讓﹑趙忠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稱。十,取其成數(shù)。
十成九穩(wěn)
:1.謂相當穩(wěn)妥可靠。
十大家
:1.指唐宋時期的十大散文家。即唐韓愈﹑柳宗元﹑李翱﹑孫樵﹑宋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參閱清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
十大曲
:1.指宋金人所作并廣泛流傳的十首詞。即蘇小小《蝶戀花》﹑鄧千江《望海潮》﹑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摸魚兒》﹑晏幾道《鷓鴣天》﹑柳永《雨霖鈴》﹑吳激《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松年《石州慢》﹑張先《天仙子》。
十代冥王
:1.即十殿閻王。冥界主管地獄的十個閻王。
十蕩十決
:1.謂多次沖擊均能破敵。形容作戰(zhàn)勇猛。
十德
:1.古稱玉有十種特質(zhì),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種美德,即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語本《禮記.聘義》"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搑瑜,瑜不搑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十帝
:1.指兩漢的十余位皇帝。"十",取其成數(shù)。 2.泛指后世的十位皇帝。
十殿
:1.佛教謂主管地獄的十王所居的宮殿。
十惡
:中國封建法律規(guī)定的不可赦免的十種重大罪名。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十惡不赦
:中國封建王朝所訂的十種大罪,犯其中一罪者,就不能赦免◇以十惡不赦”形容罪大惡極,不能饒恕。
十惡五逆
:1.謂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
十二碧峰
:1.指巫山十二峰。因其四時常碧,故稱。
十二表法
:舊譯十二銅表法”。古代羅馬共和國的主要法律。制定于公元前451年。因刻在十二塊板上,故稱。內(nèi)容包括傳喚、審理、執(zhí)行、家長權(quán)、繼承與監(jiān)護、所有權(quán)與占有、房屋與土地等。是留傳下來最早的古羅馬成文法典。
十二層
:1.晉王嘉《拾遺記.昆侖山》"﹝昆侖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后因以"十二層"形容仙境中重重迭迭的樓臺。
十二辰
:1.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1)古代用以記年﹑月﹑日﹑時?!吨芏Y.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賈公彥疏"十有二辰者,謂子﹑丑﹑寅﹑卯之等。"《國語.楚語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純﹑二精﹑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韋昭注"十二辰,子至亥。"(2)用于記星次?!妒酚洠旃贂?quot;斗秉兼之,所從來久矣"唐張守節(jié)正義"言北斗所建秉十二辰,兼十二州,二十八宿,自古所用,從來久遠矣。"宋沈括《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今考子丑至于戌亥謂之十二辰者,《左傳》云'日月之會是謂辰',一歲日月十二會于東方,蒼龍﹑角﹑亢之舍起于辰,故以所首者名之。" 2.(3)用于配十二生肖『蔡邕《月令問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時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雞﹑亥豕而已,其余虎以下非食也。"參見"十二相屬"。
十二辰蟲
:1.即十二時蟲。
十二辰神
:1.見"十二時神"。
十二處
:1.舊譯"十二入"。佛教語。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謂根塵相互涉入而能產(chǎn)生知覺,如眼根與色塵涉入而產(chǎn)生眼識。
十二道
:1.唐武德初,關(guān)中之地398分為十二道。武德三年改為十二軍。
十二道金牌
:宋代名將岳飛英勇抗擊金兵,直打到朱仙鎮(zhèn)?;实圳w構(gòu)和奸臣秦檜力主投降,岳飛不服,高宗、秦檜在一天之中連下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岳飛◇用十二道金牌”形容極為緊急的命令。
十字結(jié)尾組詞
八九不離十
:1.猶言差不多。
吃一看十
:1.指筵席上菜肴豐富,但實際吃的少,擺著看的多。
百十
:1.多的概數(shù)。
年三十
:1.農(nóng)歷年最后的一天。
三十
:1.數(shù)詞。十的三倍。 2.指三十歲。 3.指三十年。
識二五而不知十
:1.《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后以"識二五而不知十"謂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七老八十
:1.形容年紀很大。
問一答十
:1.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1.比喻事情越是接近成功,越是困難。
一五一十
:1.以五為單位往下計數(shù)。 2.形容敘述得原原本本,沒有遺漏。
重十
:1.指十月十日。宋徽宗以十月十日為天寧節(jié)。
一以當十
:1.一人可抵過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用一當十
:1.喻以寡敵眾。
以一當十
:1.一個人相當于十個人,形容斗志極其旺盛。
知一而不知十
:1.猶知其一不知其二。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zhuǎn)換器
謎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