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zhuǎn)換器
日期天數(shù)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wǎng)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jié)尾
立即查詢
當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劍組詞
更新日期:2023-05-24 15:00:02
劍
劍拼音
:jiàn
劍偏旁部首:刂
劍筆畫數(shù):9筆(
劍的筆順
)
劍繁體字:劍
劍字開頭組詞
劍字結(jié)尾組詞
雌劍
:1.相傳為春秋吳國干將所鑄二劍之一。
雌雄劍
:1.相傳春秋時吳人干將鑄二劍﹐雄號干將﹐雌號莫邪。進雄劍于吳王而自藏雌劍。雌劍時悲鳴﹐憶其雄。見唐陸廣微《吳地記》。亦泛指成對之劍。
古定劍
:1.古時名劍∮北省古定鎮(zhèn)所出,故稱。
伏劍
:1.以劍自刎。
戴淵劍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戴淵少時,游俠不治行檢,嘗在江淮間攻掠商旅。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淵在岸上,據(jù)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淵既神姿峰穎,雖處鄙事,神氣猶異。機于船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亦復(fù)作劫邪。'淵便泣涕﹐投劍歸機﹐辭厲非常。機彌重之﹐定交。"后用為悔過自新之典。
案劍
:1.以手撫劍。表示憤怒。
鼓劍
:1.揮劍;擊劍。
短劍
:1.短小的劍。匕首之類。
刺劍
:1.擊劍。
刀劍
:1.刀和劍。古代兵器。 2.泛指武器。
斑劍
:1.飾以虎皮之劍。
駭犀劍
:1.劍名。
借劍
:1.《漢書.朱云傳》載云謂成帝曰"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佞臣指帝師安昌侯張禹◇因以"借劍"指廷臣犯顏直諫,請誅奸邪。
襟劍
:1.舊時劍術(shù)的一派。
雷煥留劍
:1.事出《晉書.張華傳》。謂晉代雷煥在豫章豐城監(jiān)獄屋基挖得龍泉﹑太阿二柄寶劍。一送張華﹐一留自佩◇以"雷煥留劍"指截留部分貴重物品的行為。
雷令劍
:1.即雷氏劍。
雷氏劍
:1.傳說三國吳未滅時﹐斗﹑牛二星之間常有紫氣。及吳平﹐紫氣愈明。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言紫氣為豫章豐城寶劍之精。尚書令張華即補雷煥為豐城令﹐密令尋之。煥至任﹐掘獄屋基﹐得雙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紫氣不復(fù)見。及張華﹑雷煥死﹐兩劍化龍飛去。見《晉書.張華傳》。
賜劍
:1.賜給寶劍。命自殺。 2.賜給寶劍。代表皇帝施行專斷之權(quán)。
弓劍
:1.弓與劍。 2.指武藝或用武。 3.傳說黃帝騎龍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墜帝弓。又黃帝葬橋山,山崩,棺空,唯劍存。見《史記·封禪書》﹑漢劉向《列仙傳·黃帝》◇因以"弓劍"為對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詞。
故劍
:1.漢宣帝即位前,曾娶許廣漢之女君平,及即位,封為倢伃。時公卿議立霍光之女為皇后,宣帝乃"詔求微時故劍"。群臣知其意,乃議立許氏為皇后。見《漢書.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因以"故劍"指元配之妻。
孤劍
:1.亦作"孤劍"。 2.一把劍。亦借指單獨的武士。
火精劍
:1.古寶劍名。
覺劍
:1.佛教語。謂領(lǐng)悟力像劍一樣鋒利。
開荒劍
:1.指初次殺人的劍。 2.指妓女等的甜言蜜語。
櫑具劍
:1.古長劍名。
撫劍
:1.按劍。 2.指從戎。
講劍
:1.講論劍術(shù)。泛指講武。
解劍
:1.《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后以"解劍"為不違心諾之典。 2.指卸官。
惡劍
:1.不鋒利的劍。
橫磨劍
:1.長而大的利劍。比喻精銳善戰(zhàn)的士卒。
鈌云劍
:1.刺穿云層的利劍。比喻匡合天下的本領(lǐng)。語本《莊子.說劍》﹕"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絶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成玄英疏﹕"夫以道為劍﹐則無所不包﹐故上下旁通莫能礙者﹐浮云地紀豈足言哉?"
扣劍
:1.撫劍,按劍。常用以表達悲歡情緒。
角劍
:1.猶擊劍。
蒯劍
:1.草繩纏柄的劍。
歐劍
:1.即歐冶劍。
歐冶劍
:1.春秋時著名劍工歐冶子所鑄的劍。相傳他曾為越王鑄五劍﹐為楚王鑄三劍。
惠劍
:1.即慧劍。佛教謂智慧如劍,能斷煩惱。
浪劍
:1.見"浪人劍"。
浪人劍
:1.亦作"浪劍"。 2.劍名。
破山劍
:1.傳說可破寶山的劍。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載有農(nóng)夫耕地得劍,胡賈請以百萬售之,約明旦來取。農(nóng)夫夜偶以劍指庭石,立碎。明旦,胡賈載錢至,嘆曰"劍光已盡。"遂不復(fù)買。"農(nóng)夫苦問之,曰'此是破山劍,惟可一用,吾欲持之破寶山耳。'……余有詩云'采玉應(yīng)求破山劍,探珠仍遣水精奴。'"
利劍
:1.鋒利的劍。
陵母伏劍
:1.王陵為漢將。項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漢使來﹐陵母見之﹐謂曰﹕愿告吾兒﹐漢王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烹陵母◇陵卒從漢王定天下﹐封為安國侯。事見《漢書.王陵傳》。
轆轤劍
:1.劍名。劍首以玉作轆轤形為飾,故名。
鳴劍
:1.晉王嘉《拾遺記.顓頊》"﹝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克伐,未用之時﹐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因用"鳴劍"指良劍。 2.撫劍。
盤水加劍
:1.以盤盛水,加劍其上,表示請罪自刎。
蟠鋼劍
:1.古劍名。即魚腸劍。
棄書捐劍
:1.《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后因以"棄書捐劍"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細事。
桑門劍
:1.劍名。相傳為黃巢所用。
書劍
:1.書和劍。 2.學書學劍。謂學文學武。
靈劍
:1.寶劍。
留徐劍
:1.《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后以"留徐劍"為悼友之典故。
埋劍
:1.《晉書.張華傳》載,張華時見有紫氣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間,邀雷煥共議,以為系寶劍之光上沖所致,當在豫章豐城,因命雷為豐城令訪察其物。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龍泉﹑太阿二寶劍◇以"埋劍"喻被埋沒或不得彰顯。
萍劍
:1.即青萍劍。青萍,古之名劍◇用作寶劍的代稱。
牽鬼上劍
:1.比喻非常困難。
契船求劍
:1.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后漢書.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執(zhí)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后多作"刻舟求劍"。
上方寶劍
:1.見"上方劍"。
上方劍
:1.即尚方劍。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寶劍。古代天子派大臣處理重大案件時,常賜以上方劍,表示授予全權(quán),可以先斬后奏。 2.現(xiàn)多稱"上方寶劍"。用以比喻來自上級的口頭指示或書面文件。
水劍
:1.亦作"水劔"。 2.謂從水路討伐。 3.水心劍的簡稱。 4.古代方士對菖蒲的隱稱。
私劍
:1.為私人效勞的刺客。
龍劍
:1.亦作"龍劍"。 2.古有寶劍名龍淵﹑龍泉◇因稱寶劍為"龍劍"。
買犁賣劍
:1.猶言賣劍買牛。
買牛賣劍
:1.同"賣劍買牛"。
七星劍
:1.古寶劍,有七星圖紋。
批鱗請劍
:1.漢成帝時,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書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師)以厲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事見《漢書.朱云傳》◇以"批鱗請劍"謂敢于直言犯上請斬巨奸。
飄零書劍
:1.古時謂文人攜帶書劍,游學四方,到處飄泊。
平劍
:1.普通劍器。
青鋒劍
:1.寶劍﹐利劍。劍身寒光閃爍﹐鋒芒畢露﹐故稱。
請劍
:1.《漢書.朱云傳》﹕"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請劍"為忠直敢諫﹐請誅奸佞之典。 2.捧劍。舊時皇帝坐朝﹐有捧劍的侍者。
石劍
:1.亦作"石劍"。 2.形似利劍的山石或山峰。
試劍
:1.練劍﹔擊劍。
誓劍
:1.對著劍發(fā)誓。 2.上方寶劍。
霜劍
:1.白亮銳利的劍。 2.喻霜摧殘草木的肅殺之性。亦喻指險惡的形勢。
說劍
:1.亦作"說劍"。 2.《莊子》有《說劍》篇﹐寫趙文王好劍﹐莊子往說之﹐云﹕"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勸文王好天子之劍◇遂以"說劍"指談?wù)撐涫隆?/li>
鹿劍
:1.萱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萱草》。
賣劍
:1.見"賣劍買牛"。
木劍
:1.木制的假劍『時朝服帶劍,晉始改用木制,稱班劍﹑象劍。 2.笞刑刑具名。
千金劍
:1.極貴重的劍。
青劍
:1.即青鋒劍。
輕劍
:1.即輕呂。古劍名。 2.短劍。
三劍
:1.謂天子﹑諸侯﹑庶人之劍。 2.三把寶劍。
神劍
:1.神奇的寶劍。
水心劍
:1.傳說中的寶劍名。
蒲劍
:1.指菖蒲葉,其形狀細長像劍。 2.指以蒲為劍。舊俗于端午節(jié)掛在門上,謂可辟邪。
脫劍
:1.解下佩劍。比喻棄武修文。語出《禮記.樂記》"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說劍也。"說﹐通"脫"?!犊鬃蛹艺Z.辯樂》作"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脫劍"。 2.漢劉向《新序.節(jié)士》"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致使于晉﹐故反﹐則徐君死于楚……于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后以"脫劍"用為悼念亡友之典。
棄劍
:1.亦作"棄劍"。 2.投劍。 3.古人習慣佩劍,因以"棄劍"指棄俗﹑棄世而歸道。
璽劍
:1.《西京雜記》卷一"漢帝相傳以秦王子嬰所奉白玉璽,高帝斬白蛇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后以"璽劍"指傳國之寶。
奇劍
:1.道教所稱北斗星中的神名。
匣劍
:1.亦作"匣劍"。 2.匣中的寶劍。 3.喻指被埋沒的人才。(1)典出《晉書.張華傳》。前蜀韋莊《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未知匣轎時躍,但恐鉛刀不再铦。"參見"豐城劍"。(2)典出晉王嘉《拾遺記.顓頊》。梁啟超《雷庵行》"先生匣劍時一鳴,龍嘯天空秋水薄。"參見"匣里龍吟" 4.把寶劍藏在匣里。亦指帶劍。
尚方寶劍
:皇帝用的寶劍。尚方制作或儲藏御用器物的官署。皇帝以尚方寶劍賜大臣,則表示授權(quán),可以先斬后奏。常比喻上級所授予的全權(quán)處理問題的權(quán)力你就是有了尚方寶劍”,也要調(diào)查研究,講究政策,不能由著性子胡來!
尚方劍
:1.俗稱"尚方寶劍"。 2.皇帝用來封賜大臣的劍﹐表示授權(quán)﹐可以便宜行事。
尚方斬馬劍
:1.尚方制作的御用劍﹐因極鋒利﹐言可斬馬﹐故名。
手劍
:1.持劍。 2.擊劍。
吳光劍
:1.吳光,春秋吳公子光『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裁,光使專諸置魚腸劍于炙魚中,乘進獻之機刺殺王僚,而后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即闔廬)◇因以"吳光劍"為謀逆篡位之典。
吳劍
:1.寶劍。春秋吳人善鑄劍,故稱。 2.指春秋吳公子季札之劍。季札過徐,徐君愛其劍,口不敢言。季札心知之,以使上國而未獻。及返至徐,則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掛徐君冢樹而去,以酬宿昔之心諾。
星辰劍
:1.泛指寶劍。典出晉張華望斗牛間紫氣掘獄屋基得劍事。見《晉書.張華傳》。
擁劍
:1.亦作"擁劍"。 2.一種兩螯大小不一的蟹。因其大螯利如劍﹐故稱。
談劍
:1.談?wù)摫种隆?/li>
丸劍
:1.古代雜技名。表演時使用鈴和劍。
帷燈篋劍
:1.見"帷燈匣劍"。
帷燈匣劍
:1.以帷罩燈,以匣藏劍。比喻真相難明,令人猜疑。
星劍
:1.寶劍。
懸劍
:1.《史記.吳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懸劍"指守信。
學劍
:1.學習劍術(shù)。謂學習武藝。
延津?qū)殑?/strong>:1.見"延津劍"。
延津劍
:1.亦稱"延津?qū)殑?quot;。 2.指龍泉﹑太阿兩劍。
延陵劍
:1.漢劉向《新序.節(jié)士》載,春秋時延陵季子(吳公子季札)將出訪晉國,帶寶劍經(jīng)過徐國,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為有晉國之使,未即獻劍,然心已許之。及使晉返,而徐君已死。于是乃以劍掛徐君墓樹而去◇用為不忘故舊的典實。
倚天劍
:1.形容極長的劍。語本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
玉具劍
:1.劍鼻和劍鐔用白玉制成的劍。
松枝掛劍
:1.《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掛劍"比喻重信義的美德。
跳劍
:1.雜技的一種。耍劍。
提劍
:1.《史記.高祖本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劍"謂起兵或從軍。
文劍
:1.裝飾華麗的劍。
項莊舞劍
:1.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象劍
:1.古代官員上殿時所佩作儀飾用的劍◇世以木制,裝飾華美。
許劍
:1.亦作"許劍"。 2.漢劉向《新序.節(jié)士》載﹕吳季札西聘晉﹐帶寶劍過徐。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季子心許之。還而徐君已死﹐遂掛其劍于墓樹﹐曰﹕"吾心許之矣。"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后以"許劍"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學書學劍
:1.學文練武。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學書不成,去,學劍。"
雄劍
:1.亦作"雄劍"。 2.指春秋吳國干將所鑄二劍之一。 3.泛指寶劍。
義劍
:1.猶義兵或義戰(zhàn)。
玉頭劍
:1.把柄飾以美玉的劍。
鴛鴦劍
:1.寶劍名。劍分雌雄兩股,故稱。
竦劍
:1.仗劍;持劍。
題劍
:1.亦作"題劍"。 2.謂題劍表德?!逗鬂h書.韓棱傳》﹕"﹝韓棱﹞為尚書令﹐與仆射郅壽﹑尚書陳寵﹐同時俱以才能稱。肅宗嘗賜諸尚書劍﹐唯此三人特以寶劍﹐自手署其名曰﹕'韓棱楚龍淵﹐致壽蜀漢文﹐陳寵濟南椎成。'時論者為之說﹕以棱淵深有謀﹐故得龍淵﹔壽明達有文章﹐故得漢文﹔寵敦樸﹐善不見外﹐故得椎成。"后遂用作典故﹐以"題劍"表示君主對臣子的特殊恩寵。 3.泛指主仆﹑上下之間的特殊知遇。
五劍
:1.指春秋時越王元常使歐冶子所造的五把寶劍,其名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見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煙劍
:1.指霧靄中的菖蒲葉片。
遺弓劍
:1.見"遺弓劍"。
儀劍
:1.儀衛(wèi)所持之劍。亦借指儀衛(wèi)中之捧劍者。
魚腸劍
:1.古寶劍名。
籯書囊劍
:1.負笈佩劍。
鹓鵜劍
:1.涂上鹓鷉膏用以防銹的劍。
蟄劍
:1.埋藏在地下的寶劍。典出《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及吳平之后﹐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煥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華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fù)見焉。"
鑄劍
:1.鑄造寶劍。 2.比喻策劃陰謀詭計。
遺劍
:1.亦作"遺劍"。 2.謂遺失寶劍。 3.指遺失的劍。 4.晉張華觀天象,言豐城有劍,補雷煥為豐城令以尋劍。雷掘地得兩劍,以一遺華。華以為劍當有二,他日終當合◇華死,劍失所在。雷死,子持劍過延平津,僅躍入水,但見二龍各長數(shù)丈,光彩照水。見《晉書.張華傳》◇遂以"遺劍"指此典實。 5.指死者遺留下來的劍。
魚劍
:1.剖魚用的劍。
仗劍
:1.持劍。
杖劍
:1.亦作"杖劍"。 2.持劍。 3.喻舉兵起事。
斬馬劍
:1.亦作"斬馬劍"。 2.漢寶劍名。其利可以斬馬﹐故稱。以其藏于尚方﹐后世俗稱尚方寶劍。
重劍
:①擊劍運動器械之一。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厘米,重量不超過770克。②擊劍運動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時全身都是有效部位。攻守方法與花劍相同,但多用手腕動作,只準刺,不能劈打。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zhuǎn)換器
謎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