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zhuǎn)換器
日期天數(shù)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wǎng)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jié)尾
立即查詢
當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羅組詞
更新日期:2022-10-02 10:30:03
羅
羅拼音
:luó
羅偏旁部首:罒
羅筆畫數(shù):8筆(
羅的筆順
)
羅繁體字:羅
羅字開頭組詞
羅謗
:1.謂羅織罪名進行詆毀。
羅繃
:1.絲羅襁褓。
羅畢
:1.用網(wǎng)捕鳥。畢﹐古代田獵用的長柄網(wǎng)。
羅捕
:搜索捕捉羅捕老鼠。
羅布
:1.羅列分布。 2.俄國和蘇聯(lián)貨幣盧布的舊譯。
羅布泊
:原為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大湖,塔里木河尾閭。1952年塔里木河改道南流,靠孔雀河余水補給。1958年后孔雀河水大量用于灌溉,下游于1960年斷流,其后湖泊干涸。
羅布麻
:1.夾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及葉入藥。有降壓清火﹐強心利尿之效。可治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肝炎﹑腎炎等癥。纖維可做高級紡織原料。華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羅布泊附近皆有出產(chǎn)。
羅陳
:1.羅列。
羅城
:1.城外的大城。
羅池
:1.池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池上有廟﹐祀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柳曾為柳州刺史。
羅幬
:1.羅帷。
羅床
:1.見"羅床"。
羅帶
:1.絲織的衣帶。 2.喻曲折的河流。
羅丹
:1.麞鹿腕骨。用為博具。亦指此種博戲。
羅地
:1.一種絲織品的名稱。
羅甸
:1.即螺鈿。又稱螺甸。我國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品﹐用貝殼或螺螄殼薄片鑲嵌在木器﹑漆器表面﹐做成有彩色光澤的花紋或圖形。 2.古國名。地當在今貴州省中部。
羅阇
:1.古高昌對于糜粥之稱。
羅緞
:1.泛指絲質(zhì)衣料。 2.一種棉織物。質(zhì)地厚實﹐表面光澤﹐有明顯的橫條織紋。
羅旛
:1.宋代新春時戴在頭上的裝飾物。
羅酆
:1.見"羅酆山"。
羅酆山
:1.道教傳說中的山名。傳為酆都大帝統(tǒng)領(lǐng)的鬼所◇附會為四川省豐都縣的平都山﹐指為冥府所在之地。
羅敷
:1.古代美女名。
羅浮
:1.山名。在廣東省東江北岸。風景優(yōu)美﹐為粵中游覽勝地。晉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隋趙師雄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后多為詠梅典實。
羅浮春
:1.酒名。 2.泛指美酒。
羅浮客
:1.指傳說中的梅花仙女。
羅浮夢
:1.傳說隋開皇中﹐趙師雄于羅浮山遇一女郎。與之語﹐則芳香襲人﹐語言清麗﹐遂相飲竟醉﹐及覺﹐乃在大梅樹下。見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因以為詠梅典實。
羅告
:1.羅織罪名而告發(fā)之。
羅唝曲
:1.曲名。又名望夫歌。
羅罟
:1.羅網(wǎng)。喻法網(wǎng)。
羅郭
:1.外城。
羅鍋
:1.駝背。 2.指拱形。 3.彎(腰)。
羅漢
:全稱阿羅漢”。①釋迦牟尼的十大名號”之一。②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即達到了殺賊(斷除貪等一切煩惱)、應(yīng)供(應(yīng)受人供養(yǎng))、不生(永遠涅b162#不再生死輪回)的修行頂端。③泛指得阿羅漢果”果位的人,傳說阿羅漢者必須是和尚。佛寺一般均供羅漢塑像,有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
羅漢病
:1.方言。血吸蟲病。
羅漢菜
:1.雜合各種蔬果烹制的一種什錦素菜。也稱羅漢齋。寺廟中常食。
羅漢床
:1.一種睡榻。只容一人﹐故又名"獨睡"。常用作坐具。
羅漢豆
:1.即蠶豆。
羅漢錢
:滬劇劇目。宗華、文牧、幸之據(jù)趙樹理小說《登記》改編。敘江南某村張木匠之女艾艾與同村青年李小晚相戀,互贈小方戒與羅漢錢。張木匠和村里有封建思想的人反對他們自由戀愛。艾艾之母小飛蛾發(fā)現(xiàn)女兒所藏羅漢錢,憶及自己婚姻不能自主的痛苦,毅然支持艾艾、小晚婚事?!痘橐龇ā奉C布,兩人結(jié)合。
羅漢椅子
:1.交椅。俗稱太師椅。
羅訶
:1.即羅漢。梵語"阿羅漢"或"阿羅訶"(arhat)之省。
羅合
:1.竹制茶具。
羅黑黑
:1.唐代宮中樂人。
羅縠
:1.一種疏細的絲織品。
羅幌
:1.絲羅床帳。 2.絲羅帷幔。
羅計
:1.印度占星術(shù)名詞。羅瞭(r?hu)和計都(ketu)的并稱。印度歷法在唐時傳入我國﹐我國星命家以為羅瞭為天首之星﹐計都為天尾之星﹐相對運行﹐攔截諸星﹐最為緊要。見唐張果《星宗·羅計》。
羅髻
:1.盤狀發(fā)髻。
羅薦
:1.亦作"羅■"。 2.絲織席褥。
羅截
:1.尋找等候。
羅巾
:1.絲制手巾。
羅衿
:1.羅衣的襟。
羅錦
:1.有花紋的絲綢。亦泛指精美的絲織品。
羅禁
:1.包圍禁閉。
羅經(jīng)
:1.即羅盤。
羅鏡
:1.即羅經(jīng)。
羅居
:1.周圍的鄰居。
羅苴子
:1.唐時南詔選擇精銳鄉(xiāng)兵組成的前鋒部隊。
羅掘
:網(wǎng)鳥掘鼠。比喻想方設(shè)法籌措或搜集財物多方羅掘|羅掘一空。參見羅雀掘鼠”。
羅口
:1.針織品的袖口﹑襪口等能夠伸縮的部分。
羅括
:1.包括﹐包羅。
羅蘭
:(sophialoren,1934-)意大利電影演員。女。1949年從影。1954年因在德·西卡執(zhí)導(dǎo)的影片《那不勒斯的黃金》中飾演角色而知名。主演的《黑蘭花》、《喬恰拉》、《意大利式的結(jié)婚》、《航行》等影片,分別在威尼斯、戛納、莫斯科等國際電影節(jié)獲最佳女演員獎。1994年獲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金熊獎。
羅襕
:1.古代絲制公服。按官品的高下﹐有紫襕﹑緋襕﹑綠襕等區(qū)別。
羅勒
:1.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圓形﹐略帶紫色。花白色或淡紫色。莖與葉皆有香氣﹐可做香料及入藥。
羅立
:1.圍環(huán)聳立。
羅麗
:1.遭遇﹐遭受。
羅瞭
:1.印度占星術(shù)名詞。印度天文學(xué)把黃道和白道的降交點叫做羅瞭(rāhu)﹑升交點叫做計都(k?tu)。同日﹑月和水﹑火﹑木﹑金﹑土五星合稱九曜。因日月蝕現(xiàn)象發(fā)生在黃白二道的交點附近﹐故又把羅瞭當作食(蝕)神。印度占星術(shù)認為羅瞭有關(guān)人間禍福吉兇。 2."摩瞭羅"或"摩羅瞭"的省稱。梵語mahoraga﹐本為八部眾中人首蛇身之神。民間借用此語稱一種土木的玩偶。
羅列
:1.分布;排列。 2.列舉。
羅綾
:1.疏細而有花紋的絲織品。
羅縷
:1.枚舉陳述。
羅羉
:1.泛指捕捉鳥獸的羅網(wǎng)。
羅略
:1.扼要列敘。
羅羅
:1.疏朗放誕。 2.謂疏朗清晰。 3.傳說的獸名。 4.鳥名。 5.彝族的舊稱。元代在今四川西昌地區(qū)及大涼山一帶設(shè)立"羅羅斯宣慰司"。
羅絡(luò)
:1.見"羅落"。
羅落
:1.亦作"羅絡(luò)"。 2.截捕禽獸的用具。 3.用網(wǎng)或繩捕捉。 4.布列。 5.警戒聯(lián)絡(luò)。 6.指擔任警戒聯(lián)絡(luò)的士兵。 7.連綿﹐綿延。 8.猶羅致﹐包羅。
羅馬,不設(shè)防的城市
:意大利故事片。米納羅帕電影公司1945年攝制。羅西里尼、阿米臺依編劇,羅西里尼導(dǎo)演,安娜·瑪格娜妮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權(quán)垮臺。德國占領(lǐng)軍以保護古跡為名,宣布羅馬為不設(shè)防城市。意大利人民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向德軍展開英勇斗爭。
羅馬大角斗場
:古羅馬建筑文化古跡。在意大利羅馬市中心東南。建于公元70-82年。古羅馬帝國統(tǒng)治者用作驅(qū)使奴隸彼此角斗或與猛獸搏斗取樂的場所;亦作露天劇場,故又稱圓形露天劇場”。平面呈橢圓形,四周為看臺,可容納觀眾五萬(一說八萬)人。外墻高485米,分為四層。中央為橢圓形表演區(qū)。今僅存殘跡。
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政治,羅馬共和國進入帝國時代。帝國初期,社會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版圖擴大;基督教產(chǎn)生并開始傳播。從公元3世紀開始,羅馬奴隸制轉(zhuǎn)入危機,政治混亂。284年戴克里先當皇帝后實行改革,元首政治轉(zhuǎn)變?yōu)榫髦啤>刻苟≡谖粫r,以基督教作為帝國精神支柱。395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被廢,標志羅馬帝國結(jié)束和歐洲從古代轉(zhuǎn)入中世紀。
羅馬教廷
:簡稱教廷”。天主教會的中央管理機構(gòu)。設(shè)于梵蒂岡。以教皇為首腦,下設(shè)國務(wù)院、文書局、財政局、三個法庭和十一個圣部,后又增設(shè)基督教合一秘書處等。除宗教活動外,還從事廣泛的國際政治活動。
羅馬尼亞
:東南歐國家。在巴爾干半島,多瑙河下游。臨黑海。面積2375萬平方千米。人口2265萬(1995年)。首都布加勒斯特。山地、高原和平原各占1/3。工業(yè)為經(jīng)濟支柱,以重工業(yè)占優(yōu)勢。世界主要玉米生產(chǎn)國之一。
羅馬式藝術(shù)
:歐洲9至12世紀流行的一種以建筑為主體的藝術(shù)形式。建筑多為教堂和修道院,以厚重堅實的墻壁、高大雄偉的塔樓和半圓形拱穹結(jié)構(gòu)為主要特征。著名的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法國的普瓦提埃大教堂、德國的沃姆斯大教堂等。出現(xiàn)在教堂外部墻壁上的雕刻多取材于《圣經(jīng)》故事,并以非寫實性和框架法為特點。
羅馬數(shù)字
:歐洲在阿拉伯數(shù)字傳入前使用的一種數(shù)字。以羅馬字母作數(shù)字,有四種基本符號i(1)、x(10)、c(100)、m(1000),三種輔助符號v(5)、l(50)、d(500)。用來記數(shù)時,不用位值制,而用加減制。相同數(shù)字并列時就相加,不同數(shù)字并列時,小數(shù)放在大數(shù)右邊就作加;放在大數(shù)左邊(只限于基本符號),就作減。如xi=11,ix=9。在數(shù)字上面加一橫線或在數(shù)字的右下角寫一字母m,就表示該數(shù)增值1000倍。
羅馬條約
:指1957年3月25日法國、聯(lián)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羅馬簽訂的《建立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主要內(nèi)容為建立商品、人員、勞務(wù)、資本自由流通的共同市場。
羅馬萬神廟
:一譯潘提翁”。古羅馬供奉眾神的場所。在羅馬城中心。建于公元120-124年。由羅馬科林斯柱式的八柱門廊(高145米)和圓形神殿(直徑4343米)組成。殿內(nèi)空間宏大,周圍厚壁上有壁龕七個,內(nèi)供神像。各部分構(gòu)圖比例合宜,裝飾華麗。7世紀后改為基督教堂。
羅馬字
:1.即拉丁字母。 2.指羅馬數(shù)字。
羅曼
:1.浪漫。
羅曼諦克
:1.英語romantic的音譯﹐也譯為"浪漫"。有富于幻想﹑不守常規(guī)等意思。
羅曼諾夫王朝
:俄國封建王朝。1613年建立。18世紀初彼得一世在位時,俄國迅速強盛,建立俄羅斯帝國◇不斷擴張領(lǐng)土,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強國,農(nóng)奴制日益加強。1861年廢除農(nóng)奴制后,俄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19世紀末形成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羅曼司
:1.英語romance的音譯。富有浪漫色彩的戀愛故事或驚險故事。原為中世紀歐洲騎士文學(xué)中的一種長篇故事詩。我國或意譯為"傳奇"。
羅幔
:1.絲羅帷幔。
羅袂
:1.絲羅的衣袖。亦指華麗的衣著。
羅羋
:1.羅網(wǎng)。 2.喻法網(wǎng)。
羅幕
:1.絲羅帳幕。
羅囊
:1.絲袋。 2.指作佩飾的絲質(zhì)香袋。
羅帕
:1.絲織方巾。舊時女子既作隨身用品﹐又作佩帶飾物。
羅盤
:1.測定方向的儀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圓盤和裝在中間的指南針構(gòu)成。
羅裵
:1.見"羅茵"。
羅騎
:1.巡行的騎衛(wèi)。
羅綺
:1.羅和綺。多借指絲綢衣裳。 2.指衣著華貴的女子。 3.喻繁華。
羅千
:1.道教謂面部七神中齒神崿鋒之字。
羅鉗吉網(wǎng)
:語出《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四年》唐代李林甫重用酷吏羅希、吉溫,羅織誣陷不附己者◇以羅鉗吉網(wǎng)”指酷虐誣陷。
羅取
:1.搜羅求取。
羅圈
:1.圓圈。 2.羅的圓形框子。
羅圈腿
:1.向外彎曲的畸形下肢。多由佝僂病引起。
羅圈揖
:1.轉(zhuǎn)著身體向四周作揖。
羅雀
:1.形容門庭寂靜或冷落。 2.喻用眷法搜刮財物。
羅裙
:1.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羅裙包土
:1.民間傳說有趙貞女(一作趙真女)者﹐夫出不歸﹐會翁姑卒﹐家貧無力營墳﹐因親以羅裙包土為之◇遂為孝女典實。
羅惹
:1.啰唣,吵鬧。
羅榮桓(1902-1963)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南衡山南灣村(今屬衡東)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曾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政委、第一軍團政治部主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政委、東北野戰(zhàn)軍政委、第四野戰(zhàn)軍第一政委。參與領(lǐng)導(dǎo)建立東北解放區(qū),并參與指揮遼沈、平津等戰(zhàn)役。建國后,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干部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羅儒
:1.古代傳說中的善歌者。
羅襦
:1.綢制短衣。 2.細密的網(wǎng)。
羅瑞卿(1906-1978)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四川南充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政治保衛(wèi)局局長、抗日軍政大學(xué)總校副校長、八路軍野戰(zhàn)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zhàn)軍政委。參與指揮石家莊、太原等戰(zhàn)役。建國后,任公安部部長、國務(wù)院副總理、中央軍委秘書長、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文化大革命”中曾遭殘酷迫害。
羅傘
:1.見"羅傘"。
羅剎
:1.梵語的略譯。最早見于古印度頌詩《梨俱吠陀》﹐相傳原為南亞次大陸土著名稱。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凡遇惡人惡事﹐皆稱羅剎﹐遂成惡鬼名。 2.古國名。在婆利國東。 3.俄羅斯在清代的舊譯。 4.羅剎江的省稱。
羅剎國
:1.傳說中的海上惡鬼之國。唐劉餸《隋唐嘉話》卷中"貞觀初,林邑獻火珠,狀如水精。云得于羅剎國。其人朱發(fā)黑身,獸牙鷹爪也。"后遂以"墮羅剎國"比喻遭遇厄運。
羅剎江
:1.錢塘江別名。因江中有羅剎石而得名。
羅剎女
:1.傳說中的吃人女妖。 2.小說《西游記》中人物。即鐵扇公主。
羅剎日
:1.星相術(shù)語。兇日名。
羅剎石
:1.江中險石名。在錢塘江中。據(jù)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秦望山附近有大石崔嵬﹐橫接江濤﹐商船海舶經(jīng)此﹐多為風浪所傾﹐因呼為"羅剎石"。 2.江中險石名。在今安徽貴池附近長江中。
羅剎政
:1.謂隋貝州刺史厙狄士文之苛政。厙狄士文為貝州刺史﹐人有細過﹐必深文陷害。又有京兆韋焜為貝州司馬﹐河樂趙達為清河令﹐并為苛刻﹐唯長史有惠政。時人為之語曰"刺史羅剎政﹐司馬蝮蛇瞋﹐長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見《隋書.酷吏傳.厙狄士文》。
羅衫
:1.絲織衣衫。
羅裳
:1.猶羅裙。
羅勝
:1.古代飾物。用絲羅剪制。
羅勝子
:1.羅勝。
羅師
:1.唐時口語。猶言無關(guān)。
羅守
:1.環(huán)繞守護。
羅搜
:1.到處搜索。
羅潭
:1.指汨羅江。在湖南省東北部。戰(zhàn)國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此江而死。
羅天
:1.即大羅天。
羅天大醮
:1.道士為禳除災(zāi)祟而設(shè)的規(guī)模盛大的道場。
羅亭
: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作于1855年。外省一女地主家接待了一位貴族青年羅亭,他的舉止談吐令主人的女兒娜達麗亞傾心。她不顧母親反對要隨他出走,但羅亭卻猶豫退縮。幾年后,他仍一事無成。小說1860年新版本的結(jié)局則是羅亭在1848年的巴黎巷戰(zhàn)中陣亡。
羅襪
:1.亦作"羅襪"。 2.絲羅制的襪。
羅襪
:1.見"羅襪"。
羅紈
:1.泛指精美的絲織品。
羅罔
:1.見"羅網(wǎng)"。
羅幃
:1.羅帳。
羅帷
:1.絲制帷幔。
羅畏
:1.雜沓。
羅文
:1.羅狀的花紋。 2.宋蘇軾戲稱硯為"羅文"﹐并作《萬石君羅文傳》云"中書舍人羅文﹐久典書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門三百戶封文號萬石君﹐世世勿絶。"
羅紋
:1.回旋的花紋或水紋等。 2.螺圈形封閉式的指紋。亦泛指指紋。
羅紋結(jié)角
:1.猶言布滿四周角落。
羅紋石
:1.有環(huán)狀紋理的硯石。
羅紋硯
:1.用羅紋石制成的硯臺。
羅紋紙
:1.有細密紋理的宣紙。
羅午
:1.眾多。
羅舞
:1.回旋舞蹈。
羅羨
:1.捕鳥的網(wǎng)。
羅霄山脈
:湖南、江西兩省邊境中南段山脈的總稱。由武功山、萬洋山和諸廣山等組成。山脈東北西南走向,中為谷地間隔。拔多在1500米左右。湘江流域和贛江流域的分水嶺。
羅纈
:1.有花紋的絲羅衣料。
羅行
:1.羅列成行。
羅繡
:1.有文繡的絲羅。
羅衣
:1.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羅弋
:1.捕鳥的工具。 2.網(wǎng)羅。
羅亦農(nóng)(1902-1928)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南湘潭人。1921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xué)學(xué)習(x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5年回國后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宣傳部部長、江浙區(qū)委書記,參與領(lǐng)導(dǎo)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后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組織局主任。1928年在上海被捕遇害。
羅茵
:1.亦作"羅裵"。 2.絲制褥子。
羅闉
:1.古時軍營周圍的宵禁設(shè)施。
羅隱(833-910)
:唐代文學(xué)家。本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陽)人。曾十余年考進士不第,后入鎮(zhèn)海節(jié)度使幕,遷節(jié)度判官、給事中。散文小品語言犀利,詩作喜用口語。有《讒書》、《甲乙集》行世,后人輯有《羅昭諫集》。
羅纓
:1.絲制冠帶。
羅囿
:1.傳說中的天苑﹐神話中的園林。
羅唣
:1.亦作"羅?"。 2.開玩笑;調(diào)戲。
羅齋
:1.謂環(huán)立集聚于市街﹐等候雇傭。
羅章龍(1896-1995)
:湖南瀏陽人。1920年參加北京共產(chǎn)主義小組。192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曾任全國鐵路總工會主席、中共中央工委書記、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后,另立中央非常委員會”進行分裂活動。1931年被開除出黨◇任西北大學(xué)、湖南大學(xué)教授,曾參加湖南和平解放運動。建國后,任湖北大學(xué)、湖北財經(jīng)學(xué)院教授。著有《椿園載記》。
羅趙
:1.晉羅暉和趙襲的并稱。二人均為當時書法名家。
羅者
:1.指獵人。
羅針
:1.羅盤的指針。 2.用以比喻言語﹑行動的指向。
羅之一目
:1.網(wǎng)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體中才能起其作用;脫離了整體﹐局部便不起作用。
羅摭
:1.猶羅織。
羅紙
:1.用綾﹑絹裝裱的紙。
羅峙
:1.環(huán)繞屹立。
羅綴
:1.連接排列。
羅字結(jié)尾組詞
高羅
:1.高張的羅網(wǎng)。
伐阇羅
:1.佛教名詞。梵文的音譯。意譯為金剛。相傳為古印度婆羅阿迭多王之子,后佛教以為執(zhí)金剛杵守護佛法的天神。
朵羅
:1.蒙古語。七。
釣羅
:1.謂捕捉。
赤羅
:1.見"赤蘿"。
藩羅
:1.猶藩籬。
楚羅
:1.楚地產(chǎn)的綾羅。
蟲羅
:1.蛛網(wǎng)。
貝多羅
:1.見"貝多"。
鳳尾羅
:1.織有細紋的絲織物。
阿波羅
: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主神宙斯之子。主管光明、青春、醫(yī)藥、畜牧、音樂等。曾與孿生姐姐阿耳忒彌斯一起,殺死迫害其母的巨蟒皮同和羞辱其母的尼俄柏及其子女。一說是希臘文化的守護神。有關(guān)他的神話十分豐富。古希臘的雕刻藝術(shù)常借他的形象表現(xiàn)男性的美。
八面張羅
:1.形容各方面都應(yīng)酬得好。
打羅
:1.篩粉。
墮和羅
:1.南海古國名。亦譯作"獨和羅"。南與盤盤,北與迦羅舍佛,東與真臘相接,西鄰大海。見《舊唐書.南蠻傳》﹑《新唐書.南蠻傳下》故地或以為在今湄南河下游。
干羅
:1.天網(wǎng)。比喻帝王廣收人才的措施。
干陀羅
:1.亦作"干陀"。亦作"干陀啰"。 2.西域古國名。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其國在北印度境,東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藝術(shù)﹑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3.香樹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稱褐色。
地羅
:1.猶地網(wǎng)。
阿羅
:1.見"阿羅漢"。
阿耨多羅
:1.梵語anuttara的譯音。意譯為"無上"。
絳羅
:1.紅色紗羅。
蚶貝羅
:1.異石名。
兼羅
:1.猶言并列。
金毗羅
:1.梵語kumbhīra的音譯。即鱷魚。
金叵羅
:1.金制酒器。《北齊書.祖琫傳》﹕"神武宴寮屬﹐于坐失金叵羅﹐竇泰令飲酒者皆脫帽﹐于琫髻上得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實一》﹕"東坡詩﹕'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按《北史》﹐祖琫盜神武金叵羅﹐蓋酒器也。"清黃遵憲《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羅﹐銀鱸錦鴨甘芳多。"陳世宜《醉歌》﹕"手捧金叵羅﹐拾級趨山阿。"一說指飲酒用的金質(zhì)吸管。
金沙羅
:1.花名。
緊那羅
:1.佛教天神名。天龍八部之一。也譯作緊捺羅﹑緊陀羅﹑真陀羅﹑緊捺洛等。義譯為疑神﹑人非人。似人而頭上有角。為天帝歌神,能歌善舞。
藍羅
:1.深藍色的絲織物。 2.見"藍縷"。
打旋羅
:1.古時小販賣焦?時招攬生意的一種方法。
甘羅
:戰(zhàn)國時秦相甘茂之孫。十二歲時為秦相呂不韋的家臣。呂不韋企圖攻趙,他自請出使趙國,說服趙王割五城給秦國,并將趙所攻取的部分燕地給秦,因功任為上卿。
蟬翼羅
:1.一種輕而薄的絲織物。
阿修羅
:1.梵語asura的譯音?;蜃g為"阿素若"﹑"阿須倫"﹑"阿須羅"。意譯不端正(容貌丑惡)或無酒﹐或非天(與天相似)。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為無酒神﹐亦名為無善神。
單絲羅
:1.一種細絲織品。
紛羅
:1.雜然羅列。
何羅
:1.傳說中魚名。 2.泛指魚。
伽陀羅
:1.木名。
該羅
:1.包羅﹔總括。
交羅
:1.交雜羅列。 2.猶交織。
過羅
:1.草名。即苦丁。
迦樓羅
:1.梵語的音譯。佛教指天龍八部之一,即金翅鳥,半人半鳥,金身紅翼,頸有如意珠,兩翅展開達336萬里,以龍為食。
迦羅
:1.佛祖誕生地"迦維羅衛(wèi)"的省稱。 2.梵語k?la的音譯。微量名,一毛的百分之一;事物最小的部分。 3.梵語k?la的音譯。實時,世間之時。佛教二時之一。
覺羅
:1.清室宗族人的稱號。 2.宋徽欽二宗后裔,居于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處,清初編入八旗者,亦稱覺羅,為民覺羅。此覺羅譯言為趙氏。
咀賴羅
:1.植物名??扇胨?。
哩哩羅羅
:1.形容說話啰唆不清楚。
兜羅
:1.收拾。 2.籠絡(luò)。 3.見"兜羅綿"。
東搜西羅
:1.到處尋找搜集。
坩貝羅
:1.石名。
蛾羅
:1.亦作"?羅"。 2.即蛾子。
充羅
:1.充滿,遍布。
和羅
:1.香名。 2.排列勻稱。
紅羅
:1.紅色的輕軟絲織品。多用以制作婦女衣裙。 2.荔枝品種名。參閱《廣群芳譜.果譜七.荔支一》引唐鄭熊《廣中荔支譜》。
哈羅
:1.亦作"哈啰"。 2.英語hello的譯音。打招呼用語。
趕羅
:1.方言。催逼。
層羅
:1.高張的羅網(wǎng)。
百羅
:1.種種不幸的遭遇。
畢缽羅
:1.菩提樹的別稱。又名思惟樹。
畢羅
:1.包羅;囊括。語出《詩.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傳"于其飛乃畢掩而羅之。" 2.食品名。也作饆饠。
唃廝羅
:1.見"唃廝啰"。
花羅
:1.織有花紋的質(zhì)地稀疏的一種絲織品。
海羅
:1.見"海藻"。
梜羅
:1.見"梜欏"。
呵羅羅
:1.佛教語。指傳說中的寒冰地獄。
爵羅
:1.捕雀的網(wǎng)。爵﹐通"雀"。
拘羅
:1.草名。即皋蘆草。葉似茶,味苦。
鱗羅
:1.魚鱗般地排列。
列羅
:1.羅列,陳列。
籠羅
:1.包羅。
面沒羅
:1.亦作"面磨羅"。亦作"面波羅"。亦作"面魔羅"。 2.謂發(fā)呆,發(fā)癡,面部沒有表情。
面磨羅
:1.見"面沒羅"。
面魔羅
:1.見"面沒羅"。
濾羅
:1.見"濾水羅"。
濾水羅
:1.亦省作"濾羅"。 2.以輕紗﹑粗葛布等制成的濾水器。
活羅
:1.即慈烏。又名慈鴉。烏鴉的一種。因其饑不得食時往往食砂石,后因以比喻貪食之人。
禍羅
:1.指災(zāi)禍的羅網(wǎng)。
海叵羅
:1.海螺。軍隊中用作號角。
剪春羅
:1.草名。又名剪紅羅﹑碎剪羅﹑雄黃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葉對生,卵狀橢圓形。夏季開花,呈紅黃色或朱砂色。生長于我國中部。結(jié)實大如豆,內(nèi)有細子,可入藥。亦栽培供觀賞。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
剪秋羅
:1.草名。又名剪秋紗﹑漢宮秋。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被細毛,葉對生,呈長卵形。夏秋兩季開花,呈深紅或獻色,花瓣有不規(guī)則深剪裂。生長于我國北部和中部地區(qū),栽培供人觀賞。
禮羅
:1.以禮羅致。
緑羅
:1.綠色的綺羅。 2.比喻綠水微波。 3.荔枝名。
彌羅
:1.包羅;布滿。
門可張羅
:1.見"門可羅雀"。
摩瞭羅
:1.梵語muhūrtu的音譯。極短暫的時間﹐相當于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譯為須臾。 2.亦作"摩?羅"﹑"摩侯羅"﹑"摩訶羅"。唐﹑宋﹑元習(xí)俗﹐用土﹑木﹑蠟等制成的嬰孩形玩具。多于七夕時用﹐為送子之祥物。語本梵語摩瞭羅伽(mahoraga)。
摩羅
:1.百合的別名。 2.鱷魚。 3.梵語m?ra的譯音。即魔。意為擾亂﹐障礙。佛經(jīng)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泛指一切障道之法。
馬尾羅
:1.亦作"馬尾蘿"。 2.以馬尾或馬鬃為篩絹的篩子。
密利迦羅
:1.梵語的音譯。鹿。
駢羅
:1.駢比羅列。
茜羅
:1.絳紅色的薄絲織品。
秋羅
:1.一種質(zhì)薄而輕﹐有條紋的絲織品。
扇提羅
:1.梵語sandhila的譯音。意為不具生殖功能者。
廝羅
:1.古代供盥洗用的器具。亦寫作廝鑼﹑沙鑼﹑?鑼。 2.糾纏。
撕羅
:1.排解。
綾羅
:1.泛指絲織品。
婁羅
:①同嘍羅”。強盜頭目的部下大婁羅巡山,小婁羅打更。②機敏強干逞什么婁羅。
僂羅
:1.見"僂羅"。
曼陀羅
:1.梵語mand?ra(va)的譯音。意譯為悅意花。在印度被視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間。為一年生有毒草本,葉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結(jié)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葉﹑種子等均可入藥,是麻醉性鎮(zhèn)咳鎮(zhèn)痛藥。又稱風茄兒。
磨合羅
:1.見"磨喝樂"。
磨羅
:1."磨合羅"的略語。亦以形容呆若泥塑木雕之狀。
棋布星羅
:1.亦作"棋布星羅"。 2.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羅列。形容多而密集。
鉗羅
:1.謂統(tǒng)治的羅網(wǎng)。
爬羅
:1.發(fā)掘搜羅。 2.耙攏;聚集。
帕羅
:1.絲織的巾子。
鰍羅
:1.魚名。
雀羅
:1.捕雀的網(wǎng)羅。常用以形容門庭冷落。
沙恭達羅
:劇本。印度迦梨陀娑作。國王豆扇陀行獵時與凈修林女郎沙恭達羅相愛成婚。國王留下戒指為信物。沙恭達羅懷孕后赴京城見國王,經(jīng)過種種波折,終與國王團圓。
沙羅
:1.見"沙鑼"。
圣保羅
:巴西最大城市和工業(yè)中心。大圣保羅人口1010萬(1985年)。工業(yè)生產(chǎn)占全國一半,主要有汽車、橡膠、機械等。第三產(chǎn)業(yè)發(fā)達。全國重要鐵路和公路交通樞紐。外港是世界最大咖啡輸出港。兩年一次的國際藝術(shù)展覽會和布丁塔毒蛇研究所聞名于世。
首陀羅
:1.古印度四種姓中的最低等級。無任何權(quán)利,僅從事低賤﹑卑微的勞動,或為高級種姓服役。其實際地位無異于奴隸。
熟羅
:1.精細的絲織品。
樓羅
:1.謂干練而善于辦事的人。 2.形容胡人說話聲。
摟羅
:1.謂辦事能干。 2.引申為綠林之從卒﹐即嘍啰。
羅羅
:1.疏朗放誕。 2.謂疏朗清晰。 3.傳說的獸名。 4.鳥名。 5.彝族的舊稱。元代在今四川西昌地區(qū)及大涼山一帶設(shè)立"羅羅斯宣慰司"。
幕羅
:1.見"幕帷"。
鳥羅
:1.捕鳥的網(wǎng)。
母陀羅
:1.佛教語。梵語mudr?的譯音。意為印契。指以手結(jié)成的各種印形。
魔合羅
:1.舊俗農(nóng)歷七月初七用以表示送子的吉祥物,亦作為玩偶。 2.引申為漂亮﹑可愛。
魔侯羅
:1.即魔合羅。
綺羅
:1.泛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 2.指穿著綺羅的人。多為貴婦﹑美女之代稱。 3.形容詩風華麗柔靡。 4.指華美的帷帳。 5.指繁華的生活。
頗羅
:1.口敞底淺的飲酒器。亦泛指酒杯。
叵羅
:古代酒器,敞口的淺杯神武宴僚屬,于坐失金叵羅。
紗羅
:1.輕軟細薄的絲織品的通稱。
世羅
:1.世網(wǎng)。比喻塵世萬事之牽累。 2.帝王治理天下的紀綱。
四羅
:1.四處廣布。 2.道教語。指塵世。
羋羅
:1.泛指捕捉鳥獸的網(wǎng)。
汨羅
:1.江名。湘江支流。在湖南省東北部。上游汨水有東西兩源東源出江西省修水縣境,西源出湖南省平江縣東北境龍璋山。兩源在平江縣城西匯合后稱汨羅江,西流到湘陰縣北注入洞庭湖。戰(zhàn)國時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此江而死。 2.借指屈原。
旁羅
:1.猶遍及。 2.測天度的器具。 3.借指測度。 4.廣泛搜羅。
面波羅
:1.見"面沒羅"。
破多羅
:1.三字姓◇改羅氏。見《通志.氏族一》。
輕羅
:1.一種質(zhì)地較薄的絲織品。
榮羅
:1.謂名利之羅網(wǎng)。
三羅
:1.唐末羅隱﹑羅虬﹑羅鄴皆以詩名,時號三羅。
篩羅
:1.見"篩籮"。
收羅
:尋找聚集收羅英才|收羅字畫。
蜀羅
:1.蜀中織造的輕羅。
霜羅
:1.白色絲織物。
試香羅
:1.詞牌名。即《浣溪沙》。
同羅
:1.我國古代部落名?;丶v諸部之一。唐貞觀年間內(nèi)附,于其地置龜林都督府。
吐呼羅
:1.即吐火羅。
吐火羅
:1.中亞古國名。亦用為地名。我國古代也譯作兜佉勒﹑兜呿羅﹑兜沙羅﹑吐呼羅﹑土豁羅﹑睹貨羅等。在蔥嶺西,今阿姆河南一帶。公元八世紀為阿拉伯所滅。
青羅
:1.青色絲織物。 2.喻曲折環(huán)繞的碧水。
曲塵羅
:1.淡黃色的絲織品。
三面羅
:1.見"三面網(wǎng)"。
森羅
:1.紛然羅列。 2.謂樹木繁蔚雜陳。 3.特指繁密的植物。
尸羅
:1.梵語?īla的音譯。義譯為戒﹑善戒﹑善行等。謂精進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惡。
戍陀羅
:1.古印度四種姓之一。屬第四級,沒有任何權(quán)利,僅從事"低賤"﹑"卑微"的勞動,或為高級種姓服役。其實際地位無異于奴隸。也稱首陀羅。
絲羅
:1.絲織物名。質(zhì)地輕軟,經(jīng)緯組織呈椒眼紋,透氣透光性能較好。
斯羅
:1.猶撕擄。料理;打點。指勒索財物。
素羅
:1.白色紗羅。亦指如白色紗羅之紋痕。
娑羅
:1.梵語的譯音。植物名。即柳安。原產(chǎn)于印度﹑東南亞等地。常綠大喬木,木質(zhì)優(yōu)良。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娑羅》"盛弘之《荊州記》曰'巴陵縣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隨生旬日,勢凌軒棟。道人移房避之,木長便遲,但極晚秀。有外國沙門見之,名為娑羅也。'"繆啟愉校釋"娑羅是龍腦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樹脂可作瀝青的代用品。"亦附會為七葉樹或月中桂樹。
湯羅
:1.猶湯網(wǎng)。
陀羅
:1.即陀螺。
網(wǎng)羅
:①捕捉魚類或禽獸的器具網(wǎng)羅魚禽。②比喻束縛人的器物布網(wǎng)羅繩之以法。③比喻招納搜求網(wǎng)羅天下賢才|網(wǎng)羅舊聞軼事。
香羅
:1.綾羅的美稱。
吳羅
:1.古代吳地所產(chǎn)的綾羅。以輕軟著稱。
纖羅
:1.細薄透氣的絲織品。 2.細眼網(wǎng)。
行羅
:1.成行排列。
修多羅
:1.梵語音譯,指佛教經(jīng)典。也寫作"修妬路"﹑"素怛囕"﹑"蘇怛啰"﹑"修單蘭多"。
修羅
:1.梵語asura的譯音,"阿修羅"的省稱。意譯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住在海底,常與天神戰(zhàn)斗。佛教采用其名,把它列為天龍八部之一,又列為輪回六道之一。
顩缽羅
:1.梵文kambala的音譯。意為羊毛。
因陁羅
:1.見"因陀啰"。
虞羅
:1.原指掌山澤之虞人所張設(shè)的網(wǎng)羅。泛指漁獵者設(shè)置的網(wǎng)羅。
松羅
:1.風"松蘿"。
小婁羅
:1.見"小樓羅"。
小樓羅
:1.亦作"小婁羅"。亦作"小嘍啰"。 2.指短小而精悍伶俐的人。 3.指綠林的兵卒。 4.今多指壞人的走卒。
胸羅
:1.胸中羅列著。指有廣博的知識﹑才能或遠大的理想﹑抱負。
鴦窶利摩羅
:1.佛教人名。梵語。意譯為指鬾。初信邪說﹐殺人取指以作冠首華鬾。為充指數(shù),甚至欲害其母◇得佛教誨,改過懺誨,而入佛門。
玉羅
:1.瑩白的絲織品。
越羅
:1.越地所產(chǎn)的絲織品,以輕柔精致著稱。
田婆羅
:1.水果名。
湘羅
:1.湘江與汨羅江的并稱。借指湖南省。
仙羅
:1.輕薄透明的羅紗。
暹羅
:泰國的舊稱。因歷史上包括暹及羅斛兩國,故名。
砑羅
:1.一種砑光的絲織品。
嬰羅
:1.遭受。 2.觸陷羅網(wǎng),比喻遭難。
銀頗羅
:1.銀叵羅。銀制酒器﹐杯盞之屬。
檖羅
:1.指紋理如檖的絲織物。
天羅
:1.猶天網(wǎng)。 2.古代兵家謂林木縱橫的地形。 3.古代戰(zhàn)具。
透額羅
:1.一種專用于裹發(fā)的輕羅。
武羅
:1.傳說為夏后羿之臣。 2.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隙棄羅
:1.亦作"?棄羅"。 2.梵文khākkhara的音譯。意譯為錫杖。
洗羅
:1.一種篩子。
羨羅
:1.捕鳥的網(wǎng)。 2.借喻法網(wǎng)。
弋羅
:1.矢繳和羅網(wǎng)。獵取禽獸的工具。亦指用弋羅捕捉鳥獸。
攢羅
:1.聚集排列。
皂羅
:1.亦作"皂羅"。 2.一種色黑質(zhì)薄的絲織品。亦指以皂羅制的頭巾。
掙羅
:1.用力追求。
諸羅
:1.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
蛛羅
:1.蛛網(wǎng)。
自投網(wǎng)羅
:1.見"自投羅網(wǎng)"。
閻羅
: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閻羅殿|旌旗十萬斬閻羅。也比喻兇惡的人。
殷羅
:1.猶殷網(wǎng)。
優(yōu)缽羅
:1.植物名。梵語。又譯為烏缽羅﹑漚缽羅﹑優(yōu)缽剌。即青蓮花。多產(chǎn)于天竺,其花香潔。
云羅
:1.如網(wǎng)羅一樣遍布上空的陰云。 2.高入云天的網(wǎng)羅。 3.比喻組成包圍圈的軍隊。 4.輕柔如云的絲綢織品。 5.形容盛多。
鼄羅
:1.蜘蛛網(wǎng)。
砫羅
:1.射鳥的箭和捕鳥的網(wǎng)。
濯曜羅
:1.道教語。太陽的別名。
旃荼羅
:1.梵語。義譯嚴熾惡業(yè)。古印度種姓制度下社會地位最卑微的受壓迫最深的階層。
罩羅
:1.泛指捕魚或捕鳥的竹器。
甄陀羅
:1.[梵kimnara]謂似人非人。佛教謂天龍八部中的歌神﹑樂神。亦泛稱為聽佛說法而化現(xiàn)人形的諸天龍神。
招羅
:1.收羅。
遮羅
:1.亦作"遮邏"。 2.攔截捕捉。 3.遮攔保護。
張羅
:①張設(shè)羅網(wǎng)以捕鳥獸。借指門庭冷落窮巷可張羅。②比喻張設(shè)法網(wǎng)張羅海內(nèi)。③搜羅;物色張羅合適人選。④招攬;招集張羅生意|張羅大家開會。⑤籌劃;料理;安排張羅早餐|張羅款項。
周羅
:1.包攬。 2.遍布。 3.梵語。意為小髻。
折羅
:1.猶折帛。 2.指宴會吃剩的飯菜。
偵羅
:1.見"偵邏"。
摭羅
:1.挑剔﹐羅織。
織羅
:1.羅織。謂虛構(gòu)罪名,陷害無辜。
重羅
:1.重重羅網(wǎng)。 2.器具名。即細羅篩。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zhuǎn)換器
謎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