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zhuǎn)換器
日期天數(shù)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wǎng)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fèi)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jié)尾
立即查詢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佛組詞
更新日期:2022-09-14 06:30:02
佛
佛拼音
:fó
佛偏旁部首:亻
佛筆畫數(shù):7筆(
佛的筆順
)
佛繁體字:佛
佛字開頭組詞
佛寶
:1.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種佛像。
佛餅
:1.佛郎機(jī)銀餅的省稱。即銀洋錢。
佛缽
:1.相傳為佛陀所用的食缽。
佛藏
:1.佛教經(jīng)典的總稱。通稱"大藏經(jīng)"﹑"一切經(jīng)"。
佛草
:1.即麥草,麥桿。
佛場
:1.亦作"佛場"。 2.做佛事的場所。
佛乘
:1.佛教謂教導(dǎo)眾生成佛之法。因其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2.佛教經(jīng)典。
佛齒
:1.即佛牙。
佛出世
:1.比喻事情之難得。
佛祠
:1.猶佛堂。奉祀佛像的處所。
佛道
:1.佛法之道。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3.佛教與道教的并稱。
佛道艾
:1.即伏道艾。宋時以為艾中之佳品,因其產(chǎn)于湯陰伏道,故稱。古代端午節(jié)用以辟邪。
佛燈
:1.供于佛前的燈火。
佛地
:1.謂超脫生死﹑滅絕煩惱的境界。 2.猶佛。 3.指寺院。
佛弟子
:1.皈依佛門的信徒的通稱。
佛諦
:1.謂佛法的真諦。
佛典
:佛教的經(jīng)典 。
佛殿
:1.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佛頂菊
:1.即佛頭菊。菊花的一種。花心大而突起,似佛頂,故名。詳"佛頭菊"。
佛頂珠
:1.比喻懶散呆滯﹑推撥不動的人。 2.踢毽子的一種架式。
佛豆
:1.即蠶豆。
佛多
:1.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墳時,焚燒紙錢制成的旗旛﹑傘蓋,此種祭禮謂之"佛多"。
佛耳草
:1.草名。鼠曲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鼠曲草》。
佛發(fā)
:1.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的頭發(fā)。
佛法
:①佛教的教義。②佛教徒和迷信的人認(rèn)為佛所具有的法力。
佛法僧
:1.佛家語。佛經(jīng)稱佛﹑法﹑僧為三寶。參見"三寶"。 2.鳥綱,佛法僧科,佛法僧屬各種的通稱。舊亦稱同科的三寶鳥為佛法僧。我國有藍(lán)胸佛法僧和棕胸佛法僧,分布在新疆西部和四川﹑云南一帶。
佛幡
:1.佛寺所用的幡蓋。
佛佛
:1.南北朝時,夏主赫連勃勃,南朝稱其為佛佛。見《宋書.索虜傳》。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1.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佛閣
:1.佛寺的樓閣。
佛宮
:1.佛殿,佛堂。
佛骨
:1.即佛舍利。
佛光
:①佛教徒指佛帶來的光明~普照。②佛像頭上的光輝。③山區(qū)的一種自然景象,在與太陽相對方向的云層或霧層上呈現(xiàn)圍繞人影的彩色光環(huán),由光線通過云霧區(qū)的小水滴經(jīng)衍射作用而形成。
佛光寺
:著名古建筑。在山西省五臺縣豆村的西向山坡上?,F(xiàn)存建筑有祖師塔、大殿和文殊殿三座。其中大殿建于公元857年。殿面闊七間,進(jìn)深四間,廡殿頂。殿內(nèi)尚存唐代的塑像和題字。大殿是現(xiàn)存唐代殿堂型構(gòu)架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例。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佛光裦
:1.古代服式名。
佛柜
:1.放置禮佛用物的柜子。
佛國
:1.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2.指寺院。
佛果
:1.佛教認(rèn)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為"佛果"。 2.借指亡靈經(jīng)超度而脫離地獄苦海。
佛海
:1.佛教徒認(rèn)為佛界如海一般廣大,故名。
佛汗
:1.傳說北魏洛陽平等寺外涂金銅佛像,每當(dāng)國家將有事變時,輒遍體皆濕。時人稱為"佛汗"。
佛化
:1.佛的教化。
佛畫
:1.古代一種繪畫藝術(shù)。內(nèi)容為宣揚(yáng)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跡。
佛歡喜日
:1.佛教節(jié)日。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又名僧自恣日。
佛幌
:1.佛壇上的帷帳。
佛會
:1.佛菩薩圣眾會聚的地方。 2.禮佛的法會。包括念佛﹑誦經(jīng)﹑拜懺﹑唱贊等內(nèi)容。
佛慧
:1.佛教語。唯佛具有的至大至圓的智慧,即無上正等正覺。此種智慧能如實(shí)覺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
佛火
:1.指供佛的油燈香燭之火。
佛跡
:1.亦作"佛跡"。 2.相傳釋迦牟尼將入寂滅之時留在石上的足跡。 3.借指佛法。
佛記
:1.佛的懸記,即佛的預(yù)言。
佛偈
:1.佛經(jīng)中的頌詞。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為句,四句合為一偈。
佛髻
:1.呈盤曲狀發(fā)髻的美稱。相傳佛發(fā)旋曲為螺形,故稱。
佛家
:1.諸佛之凈土。 2.謂屬于佛教者。如佛教的學(xué)術(shù)思想﹑佛教僧侶等。
佛袈裟
:1.胞衣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人胞》。
佛甲草
:1.植物名。又名"佛指甲"。多年生草本。莖長四五寸,多數(shù)叢生,質(zhì)柔弱。夏開黃花,經(jīng)霜則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墻上。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jì)古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 境內(nèi))王子釋迦牟尼所創(chuàng),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佛教徒
:1.信奉佛教的人。
佛戒
:1.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五百戒等。
佛界
:1.佛教名詞。十界之一。諸佛的境界。 2.借指寺院。
佛經(jīng)
:佛教的經(jīng)典。也叫釋典。參看〖釋藏 〗。
佛境
:1.佛的境界。
佛扃
:1.佛寺的門戶。借指佛寺。
佛龕
:供奉佛像的小閣子,多用木頭制成。
佛口蛇心
:比喻嘴上說得好聽,心腸卻非齒毒。
佛窟
:1.佛寺的一種。即石窟寺。就山壁開鑿而成,窟內(nèi)雕有佛像及宣揚(yáng)佛教教義和佛教故事的壁畫等。我國著名的佛窟有敦煌﹑龍門﹑云崗等。
佛臘日
:1.佛教以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為佛臘日。臘是歲末之意。
佛蘭德斯美術(shù)
:16-18世紀(jì)尼德蘭南部(今比利時及法國一小部)美術(shù)的通稱。原為尼德蘭美術(shù)的一部分。1579年荷蘭獨(dú)立后,即稱佛蘭德斯美術(shù)。既帶有民主性傾向,又保留著明顯的貴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麗堂皇的裝飾風(fēng)格。代表人物有勃魯蓋爾、魯本斯、凡·戴克等。對歐洲美術(shù)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佛蘭芒人
:也稱佛蘭德人”、佛來米人”。比利時的民族之一。另有部分分布在荷蘭、法國、美國等國。約706萬人(1985年)。講佛蘭芒語。多信天主教。主要從事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
佛蘭西
:1.法蘭西的舊譯。
佛闌克
:1."法郎"的舊譯。
佛郎
:1."法郎"的舊譯。
佛郎機(jī)
:1.明代泛指葡萄牙和西班牙。 2.見"佛郎機(jī)炮"。 3.法蘭西的另一譯名。
佛郎機(jī)炮
:1.明代泛稱葡萄牙﹑西班牙人為佛郎機(jī)人,故稱其所制火炮為"佛郎機(jī)炮"。
佛郎嵌
:1.即琺瑯。
佛老
:佛和老子。也指佛教和道教。
佛貍
:1.見"佛貍"。
佛貍祠
:1.古祠名。遺址在今江蘇六合縣東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貍)于宋元嘉二十七年擊敗王玄謨的軍隊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見《魏書.世祖記下》﹑宋陸游《入蜀記》卷二。
佛理
:1.佛教的教理。
佛力
:1.佛教徒認(rèn)為佛法有救濟(jì)眾生的功力,謂之佛力。
佛歷
:1.歷法的一種。以釋迦牟尼死后一年為紀(jì)元元年。
佛戾
:〈書〉違背;違反。
佛隴
:1.隋高僧智顗的別名。因其棲居修行之五臺山西南有一峰名佛隴,故稱。
佛廬
:1.指佛寺。
佛律
:1.佛門的戒律。
佛羅安國
:1.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馬來半島西岸。地當(dāng)東西方水陸交通要沖,貿(mào)易繁盛。亦譯作佛來安。
佛羅里達(dá)半島
:美國東南部的半島。面積11.5萬平方千米。地勢低緩,多湖泊。大部分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南端屬熱帶氣候。盛產(chǎn)柑橘、甘蔗。東部沿海灘綿長,為著名旅游和療養(yǎng)勝地。
佛羅倫薩
:意大利文化名城。人口444萬(1982年)。曾為意大利王國首都。文藝復(fù)興的發(fā)祥地。全市有四十多所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六十多座宮殿,藏有大量優(yōu)秀藝術(shù)品和精美文物,有西方雅典”之譽(yù)。著名旅游勝地。
佛羅倫薩大教堂
: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早期建筑之一。位于佛羅倫薩市中心。建于1296-1462年。平面呈十字形。外墻面較整齊,無小尖塔和飛扶壁。八角形穹隆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內(nèi)徑42米,高30多米。八角形穹隆的采用,改掉了長期來教堂所襲用的哥特式尖頂,成為文藝復(fù)興建筑的開端。
佛螺
:1.相傳釋迦牟尼佛的頭發(fā),旋屈為螺文狀。故以"佛螺"借指盤旋高聳的峰巒。
佛幔
:1.佛龕上的帷幔。
佛脄
:1.人名。春秋末年晉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為中牟的縣宰。
佛面
:1.指佛像面部。 2.佛的面子,佛的情面。
佛面竹
:1.竹的一種,為江南竹的變種。竹的斑紋仿佛人面,故名。又名龜紋竹。
佛廟
:1.佛寺。
佛母
:1.佛教名詞。大乘佛教稱"般若"(意為"智慧")為諸佛之母。 2.釋迦牟尼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稱佛之姨母大愛道。因摩耶夫人早逝,釋尊自幼為姨母所鞠育。參閱《大愛道般泥洹經(jīng)》。 3.佛從法生,故以法為佛母。
佛男
:1.宋時吐蕃別族青堂羌人首領(lǐng)唃廝啰的自稱,意為"天子"。
佛泥
:1.古國名。在今加里曼丹島北部文萊一帶。宋太平興國二年始朝貢于宋。也寫作"渤泥"。
佛盤
:1.盛放供佛之物的盤子。
佛婆
:1.指尼姑庵中的老年女仆。
佛氣
:1.佛家的氣息。
佛青
:1.即群青。一種深藍(lán)色的無機(jī)顏料。用于染布﹑印刷或做油漆原料。
佛曲
:1.古代佛寺講經(jīng)前后所吟唱的樂曲,咒,偈﹑吟﹑贊雜用,用以宣傳佛經(jīng)的教義。其后演變?yōu)橹v唱文學(xué),變文舊亦混稱為佛曲。
佛人
:1.佛教徒。
佛日
:1.對佛的敬稱。佛教認(rèn)為佛之法力廣大,普濟(jì)眾生,如日之普照大地,故以日為喻。
佛傘
:1.佛家所用儀仗之一。佛寺舉行重大典禮時,常用傘蓋張于佛像之上,謂之"佛傘"。
佛桑
:1.即扶桑。植物名。指佛桑樹或它的花。 2.即扶桑。舊時指日本。
佛剎
:1.佛土。佛教謂佛陀所居住或應(yīng)化的種種國土。 2.佛寺。
佛山市
: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北部、廣三鐵路線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與漢口鎮(zhèn)、朱仙鎮(zhèn)、景德鎮(zhèn)合稱中國四大鎮(zhèn)。1949年設(shè)市。人口441萬(1995年)。以產(chǎn)香云紗、陶瓷器和木版年畫著名。名勝古跡有佛山祖廟、梁園等。
佛舍
:1.寺院房舍,佛堂。
佛舍利
:1.相傳為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結(jié)成的珠狀物。擊之不壞,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驗(yàn)。佛教徒奉為至寶,建塔供奉◇亦泛指高僧死后燒剩的骨燼。舍利為梵語?arīra的譯音,意為"身骨"﹑"靈骨"。
佛生日
:1.釋迦牟尼的誕生日。又稱"佛誕日"。佛教一般認(rèn)為是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一說為二月八日。見《長阿含經(jīng)》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會,因此又名"浴佛節(jié)"。
佛氏
:1.猶佛家,佛門。
佛事
:指僧尼拜懺的事情做~。
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1.諺語。意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樣的俊俏要靠衣飾。妝,同"妝"。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1.見"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佛逝國
:1.室利佛逝國的省稱。七世紀(jì)到十三世紀(jì)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
佛手
:①常綠小喬木,葉子長圓形,花白色。果實(shí)鮮黃色,下端有裂紋,形狀像半握著的手,有芳香。可入藥。 ②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佛手柑
:1.果樹名。為枸櫞之變種。系常綠小喬木,高丈余。葉呈長圓形,花白色。果實(shí)色黃而香,下端有裂紋,狀如半握之手,中醫(yī)以之入藥。 2.指此種植物或其果實(shí)。
佛手瓜
:1.瓜名。又叫"隼人瓜"﹑"菜肴梨"※蘆科,多年生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葉濃綠,花黃色,瓜短圓錐形,形似佛手。原產(chǎn)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島,我國冬季溫暖地區(qū)有栽培。嫩瓜作蔬菜,塊根可食用或作飼料。
佛手蕉
:1.植物名。甘蕉的一種。
佛手麥
:1.小麥的一種。又稱分枝小麥﹑手兒麥﹑五穗麥。麥穗分枝似佛手,故名。一般成熟較晩,品質(zhì)較差。
佛書
:1.佛典。
佛樹
:1.相傳釋迦牟尼于菩提樹下得正覺,故菩提樹稱為佛樹。
佛雙陸
:1.古代一種游戲。
佛說
:1.謂佛所宣揚(yáng)的教義。
佛寺
:佛教的廟宇。
佛塔
:1.佛教建筑形式。簡稱塔。俗稱寶塔,亦稱浮屠。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經(jīng)或保存僧人遺體。
佛壇
:1.供奉佛像的高臺。
佛堂
:1.佛所住的堂殿。 2.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
佛天
:1.對佛的敬稱。佛教徒認(rèn)為佛的法力廣大,能普濟(jì)眾生,故以天為喻。 2.猶西天,即佛教所說的極樂世界。亦喻指景物極美之地。
佛頭
:1.指佛像的頭。 2.間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種珠形裝飾品。佛頭比朝珠大,形如桂圓,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多用寶石﹑翡翠之類制成。
佛頭菊
:1.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莖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為木質(zhì)。葉互生,秋天莖頂開頭狀花,故名。
佛頭青
:1.相傳佛發(fā)為青色,故以"佛頭青"比喻青黛色的山巒。 2.石青的一種??捎脼槿玖虾屠L畫顏料。
佛頭石
:1.即玉髓。一種呈透明或半透明狀的礦石,光澤如蠟,成分與石英同,但較石英為輕。常用作飾石,其不透明者通常稱為瑪瑙。
佛頭著糞
:佛的塑像上著了鳥雀的糞便。比喻好東西上添上不好的東西,把好東西給糟蹋了(含譏諷意)。
佛圖
:1.佛塔。 2.佛寺。
佛圖戶
:1.北魏時受佛寺奴役的民戶。又名"寺戶"。
佛土
:1.佛教謂佛陀所居住或應(yīng)化的種種國土。有凈土﹑穢土﹑性土﹑報土等。 2.特指凈土。 3.指佛寺。
佛退
:1.蠶蛻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蠶》。
佛陀
:佛教徒稱釋迦牟尼。簡稱佛。[梵buddha]
佛位
:1.成佛證果之位。
佛現(xiàn)鳥
:1.鳥名。
佛像
:①佛陀的像。②泛指佛教供奉的神像。
佛心
:1.佛教語。謂佛的大慈大悲之心。
佛心天子
:1.指南朝梁武帝。因其篤信佛教,故稱。
佛性
:1.佛教名詞。謂眾生覺悟之性。 2.借指禮佛修行之心性。參見"佛性禪心"。
佛性禪心
:1.謂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靜寂定之心性。
佛牙
:佛教徒指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留下的牙齒。
佛牙舍利
:1.見"佛牙"。
佛眼
:1.佛經(jīng)所說五眼之一。佛為覺者,覺者之眼稱佛眼。謂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 2.喻指以慈悲為懷﹑寬以待人者之眼。參見"佛眼相看","佛眼佛心"。
佛眼佛心
:1.比喻善意看待別人。
佛爺
:佛教徒對釋迦牟尼的尊稱。
佛爺桌兒
:1.佛像前的桌子。用于放置供佛之物。
佛衣
:1.即袈裟。佛教禪宗六祖以前皆用為傳法的信物之一。
佛儀
:1.佛像。
佛義
:1.佛教的教義。
佛印
:1.佛教禪宗認(rèn)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變,猶如印契,故名之為"佛心印",省稱為"佛印"。 2.宋僧,名了元。字覺老,與蘇軾﹑黃庭堅相友善,能詩。哲宗元符元年圓寂。
佛影
:1.佛像。
佛影蔬
:1.筍名。
佛宇
:1.佛寺。
佛郁
:1.不安貌。
佛院
:1.佛寺的庭院。
佛證
:1.佛教的真理。
佛旨
:1.佛教教義。
佛種
:1.佛教謂成佛之因。
佛粥
:1.即臘八粥。佛寺于十二月初八日(相傳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取香谷及果實(shí)等煮的用以供佛的粥。
佛珠
:(~兒)數(shù)珠。
佛妝
:1.亦作"佛妝"。 2.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婦女的一種化妝,有保護(hù)面部皮膚的作用。
佛桌兒
:1.見"佛爺桌兒"。
佛子
:1.菩薩的通稱。 2.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眾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稱。 4.稱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溫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見唐張鷟《耳目記》。又宋洪皓為秀州司錄,以所掌發(fā)運(yùn)司錢賑濟(jì)饑民,州人稱之為"洪佛子"。見宋趙善璿《自警篇.救荒》。
佛祖
:佛教徒指佛和開創(chuàng)宗派的祖師,也專指釋迦牟尼。
佛座
:1.安置佛像的臺。
佛座須
:1.蓮花蕊的別名。
佛字結(jié)尾組詞
大雄佛
:1.稱釋迦牟尼。
古佛
:1.歷史年代久遠(yuǎn)的佛像。 2.佛教語。指過去的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原為佛教徒勸人修行的話,后用來比喻作惡的人只要決心悔改,就會變成好人。
阿彌陀佛
:佛教指西方極樂世界中最大的佛,也譯作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信佛的人用做口頭誦念的佛號,表示祈禱或感謝神靈等意思。[梵amitbha]
賈島佛
:1.對唐賈島的仰慕之稱。
借花獻(xiàn)佛
:比喻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佛佛
:1.南北朝時,夏主赫連勃勃,南朝稱其為佛佛。見《宋書.索虜傳》。
頂佛
:1.佛教語。謂頂禮拜佛。
護(hù)身佛
:1.帶在身上用以辟邪護(hù)身的佛像。
過去佛
:1.指已往的佛。
即心即佛
:1.亦作"即心是佛"。 2.佛教禪宗謂本心即佛,明心見性即是成佛。
即心是佛
:1.見"即心即佛"。
老佛
:1.指道教與佛教。 2.特指清慈禧太后。
和佛
:1.拜佛⊥,和南。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
活佛
:①喇嘛教中用轉(zhuǎn)世制度繼位的上層喇嘛。②舊小說中稱濟(jì)世救人的僧人。
見在佛
:1.現(xiàn)在佛。三世佛之一。亦用作調(diào)侃語。
空王佛
:1.佛教語。過去世千佛之一。
彌勒佛
:佛教大乘菩薩?!稄浝障律?jīng)》說他將從兜率天下凡,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佛。中國寺廟里供奉的彌勒佛像,袒胸露肚,圓臉長耳,笑口常開。這個形象來源于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契此,傳說他是彌勒的化身。
燃燈佛
:1.梵語的意譯。過去世諸佛之一。佛經(jīng)說他生時周身光明如燈,故名。
生佛
:1.活佛。 2.用以喻有恩德的官吏。
泥佛勸土佛
:1.比喻同類相勸‖有彼此一樣,誰也不必勸說誰之意。
念佛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類,約分稱名念佛﹑觀想念佛與實(shí)相念佛三種。一般指前一種,即口誦"阿彌陀佛"或"南無(nāmó)阿彌陀佛"。 2.用以表示感謝佛的保佑。
南無阿彌陀佛
:1.佛教凈土宗的"六字洪名",意為"歸命無量光覺"或"歸命無量壽佛"。凈土宗以持名念佛為主要修行方法,謂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命終往生西方凈土。
七佛
:1.佛教語。謂釋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過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棄﹑毗舍浮和現(xiàn)在劫中四佛拘留孫﹑拘那含﹑迦葉和釋迦牟尼。諸經(jīng)中名號微異,系轉(zhuǎn)譯之訛。見《七佛經(jīng)》﹑《法苑珠林》卷八。
佞佛
:1.諂媚佛;討好于佛◇以為迷信佛教之稱。
青燈古佛
:1.青熒的油燈和年代久遠(yuǎn)的佛像。借指佛門寂寞的生涯。
神佛
:1.神和佛。 2.指喇嘛教中的活佛。
詩佛
:1.指唐代詩人王維。 2.指清代詩人袁枚。 3.指清代詩人吳嵩梁。
木佛
:1.木雕的佛像。
乞佛
:1.復(fù)姓。北魏有乞佛成龍。見《魏書》。
遶佛
:1.環(huán)繞著佛或佛像兜圈子。佛教以此表示對佛的敬信之情。
送佛
:1.僧人做佛事超度亡靈時,要發(fā)牒請佛,獻(xiàn)齋上供,事畢,化紙把佛送走,謂之"送佛"。
設(shè)佛
:1.謂做佛事。
睡佛
:1.即臥佛。
賧佛
:1.傣族向廟宇奉獻(xiàn)財物以求消災(zāi)賜福的一種祈神儀式。
玉佛
:1.玉制的佛像。
悟佛
:1.了悟佛理。
威音王佛
:1.劫初之佛。
無量佛
:1.見"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
:1.阿彌陀佛的意譯。西方凈土的教主,佛教凈土宗的信仰對象。
學(xué)佛
:1.學(xué)習(xí)佛法。謂出家做和尚。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依佛
:1.皈依佛門。
浴佛
:1.相傳農(nóng)歷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的生日,每逢該日,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灌洗佛像,謂"浴佛"。亦稱"灌佛"。
仙佛
:1.指道教與佛教。
心佛
:1.佛教語。心中之佛。 2.佛教語。心與佛。
一切諸佛
:1.佛教對三世十方諸佛的總稱。
嘆佛
:1.謂佛教僧徒以偈文贊唱佛德。
鹽水佛
:1.以達(dá)賴或高僧棺內(nèi)滲出的鹽水和黃土做成的小佛像。
贊佛
:1.諷誦佛經(jīng)﹔贊頌佛法。
轉(zhuǎn)佛
:1.謂誦讀佛經(jīng)。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zhuǎn)換器
謎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