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在线播放视频,国产一国产一级新婚之夜,国产成人在线电影a区,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首頁
金額大寫轉(zhuǎn)換器
日期天數(shù)計算器
年齡計算器
N天前/后日期查詢
長度單位換算器
區(qū)號查詢
謎語大全
網(wǎng)站ICP備案查詢
漢字組詞免費(fèi)在線查詢
查詢漢字
開始
結(jié)尾
立即查詢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漢字組詞查詢
言組詞
更新日期:2022-07-06 05:00:02
言
言拼音
:yán
言偏旁部首:言
言筆畫數(shù):7筆(
言的筆順
)
言繁體字:言
言字開頭組詞
言容
:1.說話時的神情。 2.言語與容貌。
言瑞
:1.守信之言。語出《左傳.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
言若懸河
:1.見"言類懸河"。
言三語四
:1.猶言說三道四。
言色
:1.言語和臉色。
言身寸
:1."謝"字的隱語。
言聲
:1.作聲﹔吭聲。
言十妄九
:1.形容說話虛妄不實。
言使
:1.信使﹐使者。
言事
: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jìn)諫或議論政事。 2.今亦指向政府進(jìn)言或議論國家大事。 3.訴說或陳述事情。 4.謂記言與記事。 5.指公文。
言事官
:1.指諫官。
言是人非
:1.謂言論無可非議﹐但為人不可取。
言誓
:1.盟誓。 2.哲言。指古圣賢教誨。誓﹐通"哲"
言樞
:1.言語的樞機(jī)。
言數(shù)
:1.言語表達(dá)的教理。 2.字?jǐn)?shù)。
言爽
:1.說話不守信用。
言說
:1.談?wù)摡r說話。 2.指宣講佛教的故事和理論。 3.言辭﹔言論。
言絲
:1.指詔書。語出《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言肆
:1.謂說話的聲音失常。
言訟
:1.訴訟。
言談
:1.談?wù)摡r交談。 2.指說話的內(nèi)容和態(tài)度。
言談舉止
:1.談吐和動作。
言提
:1.見"言提其耳"。
言提其耳
:1.揪著他耳朵。謂懇切地教誨。言﹐助詞。
言聽計從
:1.說的話出的主意都采納照辦。形容對某個人非常信任。
言聽計行
:1.同"言聽計從"。
言聽計用
:1.同"言聽計從"。
言聽謀決
:1.謂說的話聽從照辦﹐出的主意決定實行。
言聽事行
:1.謂說話能聽從﹐事情能執(zhí)行。
言聽行從
:1.謂說話﹑做事有人聽從。形容威望很高。
言吐
:1.言談。
言外之味
:1.語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長意味。
言外之意
:1.說話或?qū)懳恼聸]有明說而使人能體會出來的意思。
言為心聲
:1.言語是表示心意的聲音。語本漢揚(yáng)雄《法言.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言文
:1.謂解釋法律文字。 2.言語和文字。 3.專指書面語言。
言文行遠(yuǎn)
:1.言辭有文采﹐才能傳播遠(yuǎn)方或影響后世。
言問
:1.訊問。
言無不盡
:1.把內(nèi)心的話說盡﹐毫不保留。
言無二價
:1.謂貨價說一不二。語本《后漢書.逸民傳.韓康》﹕"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余年。"
言無倫次
:1.語言雜亂無章。
言晤
:1.晤面交談。
言戲
:1.猶言謔。
言下
:1.說話的時候。 2.一言之下﹔頓時。
言象
:1.指在言詞上留下的跡象。
言笑
:1.談笑﹐說說笑笑。 2.聲音笑貌。言﹐通"音"。
言笑不茍
:1.不隨便談笑。形容態(tài)度嚴(yán)肅莊重。
言笑晏晏
:1.說說笑笑﹐和柔溫順。
言笑自如
:1.見"言笑自若"。
言笑自若
:1.談笑如常﹐十分鎮(zhèn)定。
言心
:1.傾吐心意。 2.言語和思想。
言信
:1.說到必做到的信用。
言信行果
:1.見"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
:1.言語和行為。
言行抱一
:1.猶言言行一致。
言行不貳
:1.猶言言行一致。
言行計從
:1.同"言聽計從"。
言行若一
:1.見"言行抱一"。
言行相符
:1.說的和做的相符合。
言行相副
:1.見"言行相符"。
言行信果
:1.見"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一致
:1.說的和做的一個樣。
言宣
:1.語言顯露。 2.表達(dá)﹐表白。
言旋
:1.回還。言﹐語首助詞。
言謔
:1.談笑戲謔。
言言
:1.指歡言。 2.高大貌﹔茂盛貌。 3.用言語表達(dá)。 4.句句。
言言語語
:1.謂啰里啰嗦﹐說個不停。 2.猶言說三道四。
言宴
:1.言談?wù)f笑﹐談笑歡樂。語出《詩.衛(wèi)風(fēng).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言燕
:1.言談和宴飲。
言揚(yáng)
:1.舉薦。
言揚(yáng)行舉
:1.謂因擅長言語應(yīng)對或有高尚道德而受到薦舉。語本《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jìn)﹐或以事舉﹐或以言揚(yáng)。"孔穎達(dá)疏﹕"揚(yáng)亦舉之類﹐互言之。雖無德無事﹐而能言語應(yīng)對堪為使命﹐亦舉用之。"
言議
:1.議論﹔言論。
言意
:1.言語和意旨。 2.說明意思。
言音
:1.說話的聲音。 2.指鳴聲。
言詠
:1.言談吟詠。
言猶在耳
:1.說的話還在耳邊響。謂記憶猶新或說過不久。
言與心違
:1.言語與心意相違背。
言語
:1.說話﹔說。 2.吩咐﹔命令。 3.稟報。 4.爭執(zhí)。 5.善于辭令。亦指善于辭令者。 6.言辭﹔話。 7.指閑話﹐不滿意的話。 8.指詞章﹐文辭著作。 9.喻蟲鳥鳴叫。 10.指口頭語言。
言語道斷
:1.佛教語。謂無上妙諦﹐非言語所可表達(dá)。 2.謂無處可說話。
言語妙天下
:1.謂言語之精妙為天下人所不及。極言文辭之雋永優(yōu)美。
言喻
:1.用言辭來說明。
言愿
:1.謂言辭謹(jǐn)厚。
言約
:1.言語之約﹐口頭的約定。
言約旨遠(yuǎn)
:1.言辭簡練﹐含意深遠(yuǎn)。
言責(zé)
:1.進(jìn)言勸諫的責(zé)任。 2.指諫官。
言展
:1.猶申述。
言章
:1.彈劾官員的奏章。
言者
:1.指諫官。
言者不知
:1.謂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慧。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strong>:1.進(jìn)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語出《詩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1.見"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yuǎn)
:1.見"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言之不預(yù)
:1.沒有預(yù)先說明。
言之成理
:1.話講得合乎道理。
言之過甚
:1.話說得太過頭了。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1.見"言之無文﹐行之不遠(yuǎn)"。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yuǎn)
:1.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yuǎn)。
言之無物
:1.指文章或言論內(nèi)容空洞。
言之有故
:1.所說的話有根據(jù)。
言之有理
:1.所說的話有道理。
言之有物
:1.說話或?qū)懳恼掠袑嶋H內(nèi)容﹐不空洞。語本《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言之鑿鑿
:1.說得非常確實。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1.說的人耐心懇切﹐而聽的人則不以為意。形容徒費(fèi)唇舌。語本《詩.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言職
:1.言官的職務(wù)。
言旨
:1.語意。
言志
:1.指詩歌。語出《書.舜典》﹕"詩言志。"
言制
:1.指語音語調(diào)。言﹐通"音"。
言致
:1.言語的情趣。
言智
:1.言語的才智。
言中
:1.謂發(fā)生的情況不出所言。
言中事隱
:1.謂言語雖然委曲卻中正不偏﹐論事雖然放縱卻隱藏著精深的道理。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言重
:1.說話慎重。 2.指話說得過重。
言狀
:1.所述情狀。 2.用語言來形容或描繪。
言筆
:1.口頭之辭與書面之辭。
言必信﹐行必果
:1.說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言必有據(jù)
:1.所言必有根據(jù)。
言必有物
:1.指言論或文章內(nèi)容充實。
言必有中
:1.一說話必然說到點(diǎn)子上。
言表
:1.指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意思。
言炳丹青
:1.言辭如丹青般光輝燦爛。丹青﹐指繪畫。語出漢揚(yáng)雄《法言.君子》﹕"或問﹕'圣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諸?'"
言不達(dá)意
:1.亦作"言不逮意"。 2.說的話不能準(zhǔn)確地表達(dá)思想內(nèi)容。
言不逮意
:1.見"言不達(dá)意"。
言不二價
:1.見"言無二價"。
言不顧行
:1.說話與行事不相符合。
言不及行
:1.謂言行不一。
言不及義
:說話不涉及正經(jīng)道理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言不盡意
:1.語言不能表達(dá)思想的全部內(nèi)容。《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晉歐陽建《言盡意論》﹕"世之論者以為'言不盡意'由來尚矣。"朱自清《詩文評的發(fā)展》﹕"原來我們的'求好'的藝術(shù)論淵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賴語言﹐以為'言不盡意'﹐所以崇尚'無端崖之辭'。"后多用為書信結(jié)尾套語﹐表示意有未盡。 2.魏晉玄學(xué)命題。與"言盡意"相對。三國魏荀粲等提出"言不盡意"說﹐認(rèn)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晉陽秋》。
言不由中
:1.見"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
:說的不是真心話心術(shù)不正者往往言不由衷。
言策
:1.言論與謀略。
言差語錯
:1.言語錯誤。
言稱
:1.猶言說。
言斥
:1.指責(zé)。
言出法隨
:1.謂法令一經(jīng)宣布﹐就嚴(yán)格執(zhí)行。多用于布告。
言出禍從
:1.話剛出口﹐禍患就降臨頭上。
言出禍隨
:1.見"言出禍從"。
言傳
:1.用言語表達(dá)或傳授。 2.說話。 3.方言。捎話。
言傳身教
:1.謂一面用言語進(jìn)行傳授﹐一面在行動上以身作則。指言行起模范作用。
言喘
:1.猶吭聲﹐吭氣。
言詞
:1.說話或?qū)懳恼聲r所用的詞句。 2.指言論。
言辭
:1.說話或?qū)懳恼聲r所用的詞句。 2.言論。
言次
:1.言談之間。
言從計納
:1.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采納。
言從計聽
:1.見"言聽計從"。
言從計行
:1.見"言行計從"。
言道
:1.談?wù)摡r說。 2.指議論為政之道。
言德
:1.用語言來闡揚(yáng)德教。
言地
:1.言官的職位。
言顛語倒
:1.說話顛三倒四。
言調(diào)
:1.言辭合適。
言定
:1.說定。
言動
:1.言行。
言端
:1.指始發(fā)之言。
言對
:1.晤面交談﹔應(yīng)對。 2.指不用典故的對偶句。
言多必失
:1.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語本《鬼谷子.本經(jīng)符》﹕"言多必有數(shù)短之處。"
言多傷行
:1.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
言多傷幸
:1.見"言多傷行"。
言而不信
:1.見"言而無信"。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yuǎn)
:
言而無信
:1.亦作"言而不信"。 2.說話不講信用。
言而有信
:1.說話守信用。
言發(fā)禍隨
:1.同"言出禍從"。
言方行圓
:1.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
言坊行表
:1.謂言行為人表率。
言芳行潔
:1.謂言行高潔。
言廢
:1.說的話不被采納。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言諷
:1.用委婉的語言示告。
言服
:1.謂以言服人。
言綍
:1.指詔書。
言父
:1.古官名。指宗伯之屬。
言高語低
:1.說話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言告
:1.訴訟﹔控告。
言誥
:1.據(jù)君王言辭寫成的文告。
言功
:1.謂陳述功績。
言觀
:1.看。言﹐助詞。
言官
:1.諫官。
言歸
:1.回歸。言﹐助詞?!对姡苣希瘃珐s"言告師氏﹐言告言歸。"一說為我歸。毛傳﹕"言﹐我也。" 2.《詩.周南.葛覃》有"言告言歸"之句﹐因以"言歸"指《詩.葛覃》篇。
言歸和好
:1.同"言歸于好"。
言歸于好
:重新和好他們鬧翻過一次,已言歸于好了。
言歸正傳
:1.把話頭轉(zhuǎn)到正題上來。原為舊小說﹑話本中常用的套語。
言過其實
:說話浮夸,超過其實際能力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言和
:1.講和。
言和意順
:1.言語和順﹐情意相諧。
言話
:1.說話﹔談話。
言歡
:1.說笑。
言慧珠(1919-1966)
:京劇演員。北京人。蒙古族。言菊朋之女。十二歲學(xué)青衣和武旦。1943年拜梅蘭芳為師。嗓音圓潤,文武戲兼長,并能昆劇。擅演《花木蘭》、《玉堂春》、《生死恨》等劇。曾任上海市戲曲學(xué)校副校長。
言簡義豐
:1.語言簡練﹐含意豐富。
言簡意該
:1.見"言簡意賅"。
言簡意賅
:言辭簡明,意思完備寫得言簡意賅,不愧是大手筆。
言簡意深
:1.言辭簡練﹐含意深刻。
言諫
:1.進(jìn)言規(guī)勸。
言講
:1.說﹔談?wù)摗?/li>
言教
:用話語引導(dǎo)、教育人言教不如身教。
言金
:1.《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jì)﹐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后以"言金"指言辭貴重如金。
言近意遠(yuǎn)
:1.同"言近旨遠(yuǎn)"。
言近旨遠(yuǎn)
:1.亦作"言近指遠(yuǎn)"。 2.語言淺近而涵義深遠(yuǎn)。語出《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孫奭疏﹕"言辭之近而指意已遠(yuǎn)者﹐乃為善言者也。"
言近指遠(yuǎn)
:1.見"言近旨遠(yuǎn)"。
言競
:1.爭論。
言菊朋(1890-1942)
:京劇演員。名錫,北京人。蒙古族。曾任清蒙藏院錄士。初為票友,演老生。1923年下海。宗法譚鑫培并有所發(fā)展,結(jié)合自己嗓音條件,形成婉轉(zhuǎn)跌宕、韻味醇厚的新腔,世稱言派”。代表劇目有《讓徐州》、《臥龍吊孝》等。
言句
:1.言語。 2.字句。
言絶
:1.說罷﹐說完。
言噱
:1.猶談笑。
言空
:1.空言﹐空泛之言。
言來語去
:1.指談笑時你一言我一語﹐彼此應(yīng)對。
言蘭
:1.謂談得很融洽﹐情投意合。語出《易.系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言類懸河
:1.形容能言善辯﹐說話滔滔不絕。
言路
:向上級、尊者提出意見或建議的途徑廣開言路。
言亂
:1.言語錯亂﹔說胡話。
言綸
:1.指詔書。
言論
:1.言談﹔談?wù)摗? 2.言詞﹔發(fā)表的議論或意見。 3.猶輿論。
言論風(fēng)生
:1.形容言談議論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
言脈
:1.謂診脈以治病。 2.猶言路。指向朝廷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言貌
:1.言語與容顏。
言面
:1.晤談﹐見面交談。 2.猶辭色。
言明
:1.講明。
言默
:1.議論和沉默。
言納
:1.見"言訥"。
言訥
:1.亦作"言納"。 2.說話遲鈍不流暢。語出《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邢昺疏﹕"訥﹐遲鈍也﹔敏﹐疾也﹐言君子但欲遲鈍于言敏捷于行﹐惡時人行不副言也。"
言念
:1.想念。言﹐助詞。
言鳥
:1.能模仿人語的鳥。
言破
:1.說穿。
言氣
:1.言辭聲氣。 2.說話生氣。指爭吵。
言巧
:1.說話的技巧。指口才。 2.言語巧妙。
言禽
:1.會模仿人說話的鳥。指鸚鵡之類。
言清行濁
:1.言辭高潔﹐行為卑污。
言鯖
:1.《西京雜記》卷二﹕"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hù)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歡心﹐競致奇膳。護(hù)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后因以"言鯖"謂說話有味。
言情
:1.言語之情。指心意。 2.談情說愛或描述男女情愛。 3.抒情。
言詮
:1.謂以言語解說。 2.引申指語言的跡象。
言泉
:1.如泉水般涌出的話語。
言筌
:1.《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成玄英疏﹕"筌﹐魚笱也。"后因稱在言詞上留下的跡象為"言筌"。
言人人殊
:1.各人說的都不一樣。形容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
言字結(jié)尾組詞
詶言
:1.答言﹔酬答。
高級語言
:接近于人們使用習(xí)慣的程序設(shè)計語言??蛇m用于不同的計算機(jī),但計算機(jī)不能直接識別和理解高級語言,必須由計算機(jī)中的編譯程序或解釋程序翻譯成機(jī)器語言后才能直接識別。常用的有algol、basic、cobol、fortran、pascal等語言。
大言
:1.高聲地說。 2.指謀劃大事之言。 3.正大的言論。 4.夸大的言辭﹐大話。 5.雜體詩的一種。
昌言
:①善言;正當(dāng)?shù)难哉搶易嗖?。②直言無諱未敢昌言|昌言無忌。
誕言
:1.夸大虛誕的言詞。
訑言
:1.夸大不實之言。
構(gòu)言
:1.謂進(jìn)讒言誣陷。
告言
:1.揭露;告發(fā)。
公言
:1.公開談?wù)摗? 2.公眾的言論。
寡言
:很少說話;不愛說話沉默~丨憨厚~丨~少語。
冰言
:1.媒人的話。
不足言
:1.同"不足道"。
黨言
:1.直言;善言。
讜言
:1.正直之言﹐直言。
附言
:1.在正文后面附帶說明的話。
超言
:1.曠達(dá)的言辭。
插言
:1.插嘴。
浮言
:1.無根據(jù)的話。 2.浮華不實的言論。 3.空乏不切實際的語言。 4.表面的應(yīng)酬話。
讒言
:1.說壞話毀謗人。亦指壞話﹐挑撥離間的話。
感言
:表達(dá)感想的話建廠三十五周年~。
共產(chǎn)黨宣言
: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是為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lǐng)??茖W(xué)共產(chǎn)主義的第一個綱領(lǐng)性文獻(xiàn),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nèi)在矛盾和發(fā)展規(guī)律,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成為世界各國無產(chǎn)階級的共同綱領(lǐng)。
共同語言
:指相同的思想、認(rèn)識和生活情趣等他倆缺乏~,難以長期在一起生活。
出言
:1.說話;發(fā)言。
篤論高言
:1.確切高明的言論。
寸言
:1.猶寥寥數(shù)語。
反言
:1.謂言語與漢語不同。 2.違反常體的文句。 3.指反問語氣的語句。
得言
:1.猶當(dāng)言。 2.獲得講話的機(jī)會。
得意忘言
:1.謂既已領(lǐng)會其意旨,則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詞。語出《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引申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惡言
:1.無禮﹑中傷的言語。
放言
:1.謂不談世事?!墩撜Z.微子》"﹝子﹞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quán)。"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放﹐置也;不復(fù)言世務(wù)。"一說為放縱其言。參閱清劉寶楠正義。 2.放縱其言,不受拘束。
本言
:1.原來說。 2.猶言這些言論。
稱言
:1.講話;敘說。
避言
:1.謂避世人議論。 2.謂他人以惡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
不可勝言
:1.猶不可勝道。形容數(shù)量多。
鯁言
:1.堅決直率地言說,直言。 2.堅決直率的言論,剛直的言論。
工言
:1.巧言,花言巧語。
白言
:1.報告;稟告。
備言
:1.詳說。
背惠食言
:1.謂忘恩失信。
辨言
:1.巧偽之言﹐美麗動聽而奸詐虛偽的言詞。辨﹐通"辯"。 2.申辯﹐說辯解的話。辨﹐通"辯"。
辯言
:1.巧偽之言﹐美麗動聽而奸詐虛偽的言詞。 2.指巧言。
瞽言
:〈書〉沒有根據(jù)或不合情理的話(多用作謙辭)~芻議。
麤言
:1.粗惡的話;粗俗的話。
妉言
:1.夸大之言。
衡言
:1.平正之言。
互言
:1.上下文義互相闡發(fā),互相補(bǔ)足。 2.交錯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復(fù)的修辭手法。
譏言
:1.譏諷的言論。
吉言
:吉利的話。
回言
:1.回話。 2.猶回嘴。
簧言
:1.簧片振鳴。比喻動聽的樂聲。 2.欺人的謊言。
謊言
:謊話戮穿~。
豪言
:1.指氣勢豪邁的話語。
結(jié)言
:1.用言辭訂約。 2.謂連綴文辭。 3.指文辭的結(jié)尾。
借言
:1.猶借口,假托的理由。
矯言
:1.虛假的言論;謊話。 2.謊說。
軍中無戲言
:1.謂軍隊中商議軍機(jī)大事,鄭重嚴(yán)肅,說話必負(fù)責(zé)任。
眷言
:1.亦作"瞔言"。 2.回顧貌。言,詞尾。
竫言
:1.猶巧言。造作巧飾之辭。
靖言
:1.安靜地。言﹐助詞。
膠言
:1.詭辯之言。
舊言
:1.平素交往的言談。
咎言
:1.不祥之語。
苦言
:1.諍言,逆耳之言。 2.凄切的言詞。
款言
:1.空話。 2.懇切的言詞。
讕言
:誣賴的話;沒有根據(jù)的話無恥~。
察言
:1.審察言論。
側(cè)言
:1.邪巧之言。
訛言
:詐偽的話;謠言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此敵人訛言,以亂我軍心耳。
詞言
:1.文辭。
丑言
:1.惡語,難聽的話。
倍言
:1.背棄諾言。倍,通"背"。
秉言
:1.謗言。民間的非議。秉﹐通"謗"。
導(dǎo)言
:1.傳達(dá)疏導(dǎo)之言。 2.書籍或論文開頭的引言。
讖言
:1.古代巫師﹑方士等以讖術(shù)所作的預(yù)言。
塵言
:1.世俗的言論。
單言
:1.全部說完。單,通"殫"。 2.一個字。 3.猶片言。
恩言
:1.指帝王加恩的諭旨。
煩言
:〈書〉①氣憤或不滿的話嘖有~ㄧ心無結(jié)怨,口無~。②煩瑣的話~碎辭。也作繁言。
詭言
:1.假稱﹔謊稱。 2.詭詐不正之言﹔怪誕不實之言。
兼言
:1.合在一起說。
詼言
:1.戲謔的言辭。
佳言
:1.美言;良言。
好言
:1.善言;好話。
進(jìn)言
:向人提出意見(尊敬或客氣的口氣)大膽~ㄧ向您進(jìn)一言。
藎言
:1.忠言。
金石良言
:1.比喻非常寶貴的教導(dǎo)或勸告。
金石言
:1.見"金石良言"。
金石之言
:1.同"金石良言"。
恪言
:1.格言。恪,通"格"。
課語訛言
:1.多嘴多舌﹐胡言亂語。
精言
:1.精妙的言辭。
口不擇言
:1.情急時說話不能選用恰當(dāng)?shù)难栽~。亦指說話隨便。
靜言
:1.安靜地﹔仔細(xì)地。 2.巧飾之言。 3.平靜地陳述。 4.沉靜地思考。
匡言
:1.進(jìn)言匡正。
里言
:1.內(nèi)言。指國內(nèi)情況的報告。 2.內(nèi)言。指婦女在閨房所說的話。參見"里言不岀,外言不入"。
風(fēng)言
:1.流言;無根據(jù)的話。 2.私下里議論或暗中散布某種傳說。 3.指古代御史等任監(jiān)察職務(wù)的官員根據(jù)傳聞彈劾官吏。
甘言
:1.好聽的話。
儳言
:1.謂別人說話未完便插話,打亂別人的話題。 2.饒舌。
悖言
:1.違逆之言。
鼎言
:〈書〉有分量的言論。
倒言
:1.反話,假話。
歡言
:1.歡樂地敘談。
顧言
:1.相傳《書.顧命》為周成王臨終之遺命,后亦以"顧言"指人臨終遺言。
鄙言
:1.俚俗的言詞。 2.謙稱自己的言辭。
渾言
:1.訓(xùn)詁學(xué)用語。統(tǒng)言,籠統(tǒng)地說。與析言相對◇也用作一般論說用語。
不食言
:1.不違背諾言。
恒言
:1.常言,俗語。
交言
:1.交談。 2.一齊進(jìn)言。
過言
:1.錯誤的言論。 2.過分夸大﹑過于激切的言論。
監(jiān)言
:1.鑒戒之言。監(jiān),通"鑒"。
緘口不言
:1.閉口不說話。
諱言
:不敢或不愿說無可~。
誨言
:1.教導(dǎo)的話。
講言
:1.謂談經(jīng)說法。
架言
:1.托言。
極言
:1.竭力陳說。 2.謂直言規(guī)勸。 3.指直言規(guī)勸的言辭。 4.謂夸大其辭。
急不擇言
:1.急得來不及選擇詞句。
浩言
:1.正大剛直之言。
懇言
:1.誠摯之言。
豤言
:1.懇切地說。豤,通"懇"。
金言
:1.信佛的人稱佛的教言。 2.珍貴的言語。
金玉良言
:也作金玉之言”。像黃金與美玉那樣寶貴的教誨和勸告金玉良言,終身難忘。
金玉之言
:1.同"金石良言"。
舉謡言
:1.漢代﹐朝臣為了解民風(fēng)民意而搜集民間謠諺等返奏朝廷﹐謂之"舉謡言"。
誑言
:1.謊騙﹐說謊話。 2.謊話。
口無擇言
:1.謂出口皆合道理,無需選擇。
口言
:1.說話。 2.謂親口誓言。
口吟舌言
:1.謂說話含糊不清。
離言
:1.離別時說的話。
理言
:1.議論。
夸言
:1.說大話。
飛言
:1.沒有根據(jù)的話。
膚受之言
:1.見"膚受之詖"。
膚言
:1.膚淺之言。
攙言
:1.插嘴。
敢言
:1.敢于進(jìn)直言。 2.冒昧陳述。
辭言
:1.言辭。
陳言
:1.陳舊的言詞。 2.指舊說。 3.陳述的言論﹔陳述言辭。
讙言
:1.謂眾口嘈雜地傳說。
刮言
:1.男女以言語勾搭﹑挑逗。
竄言
:1.參與議論。
和言
:1.溫和的言辭。 2.謂舒緩出氣以發(fā)聲。
不言
:1.不說。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 3.不料。
不以人廢言
:1.謂不因其人品可議或地位卑下而不聽取其正確的言論。
耳言
:1.猶耳語。
邇言
:①淺近的話好察邇言。②身邊親近之人的話況遠(yuǎn)跡久孤之地,實邇言易間之時。
穢言
:1.骯臟的話;下流話。
徽言
:1.美言﹐善言。
假言
:1.虛言,假話。
急言
:1.漢代注家譬況字音用語。與"緩言"﹑"徐言"對言。有i[i]介音的細(xì)音字,因發(fā)音時口腔的氣道先窄而后寬,肌肉先緊而后松,其音急促,故名。 2.激切的言辭。
訐言
:1.指毀謗的話。
峻言
:1.嚴(yán)正的言詞。
盡言
:1.竭盡其言。 2.猶直言。謂暢所欲言,毫無保留。
教言
:1.教誨的話。
抗言
:1.高聲而言。 2.對面交談。
朗言
:1.高聲。 2.大話。
力言
:1.極力申說。
兩言
:1.三言兩語。謂少量幾句話。
夢言
:1.說夢話。
美言
:1.嘉言;美好的言詞。 2.美飾之詞。 3.替人說好話。
媺言
:1.美好的言辭。
躾言
:1.亦作"躛言"。 2.虛妄不足信的話。
謬言
:1.隱語。 2.妄言。
謨言
:1.可奉為圭臬的謀略之言。
明言
:1.明著之言;明白的話。 2.猶明辯。明白辯說。 3.明白說出來。 4.明哲的話。如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又名《喻世明言》。
貌言
:1.虛偽文飾的話,假話。 2.猶言表面上說。
逆言
:1.不馴之言;叛逆之言。 2.指悖于事理的話。
訥言
:1.言談遲鈍。
還言
:1.答話;還嘴。
民言
:1.民眾的言論﹐意見。
偏言
:1.偏邪不正之言。 2.猶片言。
貴不可言
:1.舊時多用以稱人貴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話不能直言,故婉稱之。
建言
:1.指古語或古諺。 2.猶建白。
記言
:1.記錄言論。
惠言
:1.好聽的空話。
毀言
:1.誹謗之言。
奸言
:1.奸邪之言。
介言
:1.間言,離間的話。
疾言
:1.急遽地說話。 2.指輕率而不合理的話。 3.急促的語音。
空言
:1.謂不切實際的話。 2.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于當(dāng)世的言論主張。
潔言
:1.純正的言辭。
金口玉言
:封建社會稱皇帝講的話,后來也用來泛指不能改變的話。
金口御言
:1.同"金口玉音"。
考言
:1.察其所言。
蘭言
:1.情投意合之言。語出《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厲言
:1.聲色嚴(yán)厲地說話。
立言
:〈書〉指著書立說。
浪言
:1.隨意亂說。 2.大言;說大話。 3.淫蕩之言。
寬言
:1.寬松的言詞。
樂不可言
:1.快樂得無法用言語形容。
良言
:有益的話;好話~相勸 ㄧ金玉~。
連言
:1.相連而言;連著說。
六言
:1.六種美德仁﹑知﹑信﹑直﹑勇﹑剛。 2.謂六言詩。每句均為六字的詩。
流言
:沒有根據(jù)的話(多指背后議論、誣蔑或挑撥的話)~飛語ㄧ~惑眾ㄧ散布~。
綸言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鄭玄注"言言出彌大也。"后因以"綸言"為帝王詔令的代稱。
臚言
:1.傳言;流言;群體之言。
面向?qū)ο蟮恼Z言
:以對象和對象上的操作進(jìn)行程序設(shè)計的語言?,F(xiàn)實問題是由一些相互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事物所組成的,這些事物稱為對象”。進(jìn)行程序設(shè)計時,先分解問題,按人們習(xí)慣的思維方式建立模型,模擬客觀世界,設(shè)計出求解方法的程序。其典型的代表是c++,smalltalk等語言。
面向過程的語言
:針對處理過程,獨(dú)立于計算機(jī)進(jìn)行程序設(shè)計的語言。設(shè)計程序時不必關(guān)心計算機(jī)的類型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只需對解題及實現(xiàn)算法的過程進(jìn)行設(shè)計。如algol、fortran、cobol等語言。
能言
:1.長于辯論;有獨(dú)到的見解。 2.議論而有見解者。
密言
:1.咒語。
默默無言
:1.沉默不語。
戚言
:1.憂戚的言詞。
啟言
:1.開口說話。
僉言
:1.眾人的意見。 2.皆云,都說。
棄言
:1.背棄諾言。 2.已經(jīng)廢棄之言。
偶言
:1.謂相聚議論。
橋言
:1.乖戾之言。橋,通"矯"。
禽言
:1.鳥語。指鳥類啼鳴。 2.詩體名。以禽鳥為題,將鳥名隱入詩句,象聲取義,以抒情寫態(tài)。宋梅堯臣有《禽言》詩四首,蘇軾有《五禽言》詩五首。
清真言
:1.阿拉伯文的意譯。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基本信條的專稱,指"除了安拉,再沒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句話。
情見乎言
:1.同"情見乎辭"。
曲言
:1.婉言。 2.猶曲解。 3.違心的話。
軟語溫言
:1.溫和的話語。
設(shè)言
:1.假設(shè)的話。 2.立言﹔說話。
失言
:同失口”。
逝言
:1.往者之言。
事無不可對人言
:1.沒有什么事情不可公開。語出《宋史.司馬光傳》"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
絲言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鄭玄注"言言出彌大也。"孔穎達(dá)疏"王言初出,微細(xì)如絲,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后因稱帝王之言為"絲言",并用作詔書的代稱。
司言
:1.謂擔(dān)任中書舍人。唐之中書舍人掌管詔令﹑侍從﹑宣旨﹑接納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宮中女官名。負(fù)責(zé)傳宣圣旨。
破言
:1.敗壞正當(dāng)?shù)难哉摗? 2.破口罵人。
留言
:離開某地時用書面形式留下要說的話~牌ㄧ~簿ㄧ旅客~。
論言
:1.論述﹐談?wù)摗?/li>
妙不可言
:1.美妙之極,無法用言語表達(dá)。語本晉郭璞《江賦》"經(jīng)紀(jì)天地,錯綜人術(shù),妙不可盡之于言,事不可窮之于筆。"
眉言
:1.謂用眉的舒斂傳情示意。
罵言
:1.罵話。
謀言
:1.猶建言﹐進(jìn)言。
蜜語甜言
:1.為了討人喜歡或哄騙人而說的好聽的話。
內(nèi)言
:1.婦女在閨房所說的話。 2.古代注家譬況字音用語。對"外言"而言。所謂內(nèi)外指韻之洪細(xì)而言,內(nèi)言發(fā)洪音,外言發(fā)細(xì)音?!稘h書.王子侯表上》"襄嚵侯建"顏師古注引晉晉灼曰"音內(nèi)言嚵菟。"又"獀節(jié)侯起"顏師古注引晉晉灼曰"獀音內(nèi)言鸮。"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閑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nèi)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王利器集解引周祖謨曰"所謂內(nèi)外者,蓋指韻之洪細(xì)而言。言內(nèi)者洪音,言外者細(xì)音"。一說"內(nèi)言"非注音術(shù)語。參閱龔祖培《內(nèi)言﹑外言發(fā)覆》。
諞言
:1.巧言。
屏言
:1.辨言,巧言。屏,通"辨"。
巧語花言
:1.同"花言巧語"。
怒言
:1.譴責(zé)之言。
日試萬言
:1.以每天試寫萬言為驗;以一日寫上萬字的文章為考校。極言才氣橫溢,文思敏捷。
人權(quán)宣言
:全稱《人權(quán)與公民權(quán)宣言》。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政治綱領(lǐng)。1789年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由序言和十七條組成。規(guī)定人生來平等,享有自由、財產(chǎn)、安全與反抗壓迫的權(quán)利;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無罪推定原則;分權(quán)原則等。這些規(guī)定在同封建專制的斗爭中起了積極作用。
宂言
:1.無用的話。
三言
:1.三句話。 2.三個字。 3.指三言詩。 4.指明馮夢龍纂輯的三種短篇小說集。
善言
:1.有益之言;好話。 2.善于言談,巧于言辭。
深言
:1.猶深談。深切坦率的談話。 2.深刻的言論。
師言
:1.可以師法之言。 2.老師之言。 3.眾人之言。
沈默寡言
:1.性情沉靜,很少說話。
十言
:1.十句話。表示很多議論。 2.十次言論。表示多次言論。
釋言
:1.謂以言詞自行解釋。 2.解釋字義。
侍言
:1.謂侍從君上,適時進(jìn)言。 2.傳達(dá)太子言語的官員。
順言
:1.順理的話。 2.附和對方的話。 3.按通常順序而言。
詈言
:1.罵人的話。
臨別贈言
:1.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進(jìn)忠告。
妙言
:1.微妙不易理解的言論。 2.動聽的言語。
盟言
:1.猶誓言。
縷言
:1.細(xì)說。
謾言
:1.說假話。 2.謊話﹔假話。
嫚言
:1.輕侮的言辭。
難言
:1.不容易說﹔說不清楚。
冥言
:1.幽微之言,奧妙的道理。
佞言
:1.逢迎討好的話。
皃言
:1.妄言﹐虛語。
龐言
:1.拉雜的話。龐,通"庬"。
名言
:1.稱說;描述。 2.著名的言論或話語。
那言
:1.豈知;豈料。
謙言
:1.謙虛話。
求言
:1.指君主要求臣民上書言事。
饒言
:1.猶饒舌。
人言
:1.別人的評議。 2.人的言語。 3.砒霜的別名。
三夫之言
:1.泛指經(jīng)過多人傳播的流言。語本《戰(zhàn)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fèi),費(fèi)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
首言
:1.創(chuàng)議。
誓言
:1.誓師時所說的話。 2.泛指宣誓﹑發(fā)誓時說的話。 3.相互約定的話。 4.約誓﹔以言相約。
庶言
:1.群言;輿論?!稌⒄?quot;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孔傳"文王無所兼知于毀譽(yù)眾言及眾刑獄﹑眾當(dāng)所慎之事。"《禮記.緇衣》"君陳曰'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鄭玄注"眾言同,乃行之。"宋王安石《樞密使張昪封贈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國樞要。"一說為教令。見曾運(yùn)干《尚書正讀》卷六。
漏言
:1.泄漏密言或情況。 2.引申為失言。
秘而不言
:1.見"秘而不露"。
亂語胡言
:1.胡說;瞎扯。
慢言
:1.謂口出放肆之言。
漫言
:1.散言,宣言。 2.隨便地說。 3.莫言;別說。
七言
:1.指七字詩句。 2.指七言詩。
鳥言
:1.猶鳥語。鳥鳴聲。 2.說話似鳥鳴。比喻難以聽懂的話。古指四夷外國之言。
旁言
:1.他人的話。
納言
:1.古官名。主出納王命。 2.尚書等近臣所用幘巾。
片言
:1.簡短的文字或語言。 2.指少許不和之言。
齊言
:1.盟誓之辭,統(tǒng)一的言辭。 2.講齊國的方言。
千里結(jié)言
:1.謂與遠(yuǎn)方朋友相約之言。
強(qiáng)言
:1.亦作"強(qiáng)言"。 2.猶強(qiáng)諫。
切言
:1.猶直言。
諾言
:許諾別人的話遵守諾言。
仁言
:1.仁德教化的言論。 2.仁人的言論。詳"仁言利博"。
三交兩句言
:1.謂隨便交談幾句話。
上言
:1.進(jìn)呈言辭。
盛言
:1.極力申說。
食言
:1.言已出而又吞沒之。謂言而無信。
聲言
:1.聲稱﹐揚(yáng)言;聲張。
甚言
:1.極言,極力表明。
慎言
:1.出言謹(jǐn)慎。
受言
:1.謂人君納諫。
飾言
:1.謂花言巧語。
說言
:1.說話。
私言
:1.個人之言論。 2.猶言私自打算。
誦言
:1.指誦讀經(jīng)書之言。 2.猶誦讀。 3.公開聲稱﹔明說。誦﹐通"訟"。 4.稱頌之言。
算法語言
:針對解題過程來設(shè)計程序的各種語言。不受具體計算機(jī)影響,但必須翻譯成相應(yīng)的機(jī)器語言后才能在計算機(jī)中執(zhí)行。其典型的代表有algol60、algol68等。
同盟會宣言
:又稱《軍政府宣言》。同盟會成立時制訂。闡述了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的綱領(lǐng)。要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獨(dú)立;提出建立資產(chǎn)階級議會制共和國。并規(guī)定分軍法、約法、憲法三個時期為革命進(jìn)行的程序。
同日而言
:1.同"同日而論"。
吐言
:1.說話。 2.指所說的話或所作文字。
為言
:1.與之說話;與之交談。 2.猶為意。
望言
:1.怨言。
乞言
:1.古代帝王及其嫡長子養(yǎng)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們求教,叫乞言。 2.泛指請求教言。
無庸諱言
:1.用不著隱諱,可以直說。
歧言
:1.指離別之言。
讆言
:1.不實之言。
淺言
:1.猶略言。 2.俗語;淺俗之言。
遣言
:1.猶遣詞。
千語萬言
:1.見"千言萬語"。
怯言
:1.謂不輕易表示意見。
竊言
:1.私下談?wù)摗?/li>
險言
:1.聳人聽聞的話。
輕言
:1.說話輕率﹑不慎重。 2.輕易談?wù)摗?/li>
琴言
:1.指琴聲表達(dá)的含義。
羣言
:1.謂各家著述。
讱言
:1.慎言。語本《論語.顏淵》﹕"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軟言
:1.柔和﹑委婉的言語。
散言
:1.閑話。
石言
:1.石發(fā)聲。古人附會為神憑石而言。
矢口猖言
:1.猶言信口胡說。
矢言
:1.正直之言。 2.直言,直說。 3.猶立誓,發(fā)誓。
書不盡言
:1.《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謂文辭難充分達(dá)意◇多作書信結(jié)尾習(xí)用語。
碩言
:1.大言,虛夸的話。
思言
:1.希望人臣進(jìn)言。
爽言
:1.差謬之言。 2.違背諾言。
四言
:1.四個字。多指詩句的字?jǐn)?shù)。 2.指四言詩。
肆言
:1.無所顧忌地說話;縱言。
頌言
:1.猶明言。
騰言
:1.傳言。
徒托空言
:1.謂只說空話而不實行。語出《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徒言
:1.空話;說空話。
退言
:1.猶言退有后言。謂背后有非議。
退有后言
:1.謂當(dāng)面順從,背后有異議。
外言
:1.男子所說有關(guān)公務(wù)之言。 2.譬況字音用語。指韻母的細(xì)音。與"內(nèi)言"相對。
婉言
:婉轉(zhuǎn)的言辭,委婉的話婉言勸止|婉言謝絕。
違言
:1.因語言不合而失和。 2.不合情理的話;不適當(dāng)?shù)脑挕? 3.失信;食言。
王言
:1.君王的言語﹑詔誥。 2.指制誥之職。
無稽之言
:1.沒有根據(jù)﹑無從查證的話。
無可諱言
:1.沒有什么可以忌諱掩飾的。
五千言
:1.《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終。"后以"五千言"為老子《道德經(jīng)》的代稱。
五禽言
:1.禽言,詩體名。依鳥名象聲取義而作。五禽言,詠五鳥之名。
危言
:1.直言。 2.謂(行為)超過言語。 3.聳人聽聞的言論。 4.猶慎言。謂不說自己的功勞才能。
希波克拉底誓言
:相傳由古希臘醫(yī)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關(guān)于醫(yī)務(wù)道德的誓言。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醫(yī)生和醫(yī)學(xué)生應(yīng)當(dāng)承擔(dān)的義務(wù)。第二部分為醫(yī)生誓約,主要內(nèi)容為盡其所能為患者服務(wù),不使患者受害;保證決不幫助企圖自殺者和墮胎的婦人;決不利用患者對自己的信任謀求私利;保守在醫(yī)療中獲悉的秘密等。被西方譽(yù)為醫(yī)學(xué)道德的典范。
溫言
:1.溫和的話語。
謏言
:1.對自己言論的謙稱。 2.猶誘惑之言。
邪言
:1.謬論。
興言
:1.語助詞。 2.指告諭。 3.心有所感﹐而發(fā)之于言。
賢言
:1.善言;格言。
訹言
:1.猶詭言。
絢言
:1.華麗的言辭。
玄言
:1.指魏晉間崇尚老莊玄理的言論或言談。 2.指老莊之書。 3.指道教義理。
啞口無言
:不說話;無話可說一連串的問題,直問得他啞口無言。
啞言
:1.靜默無聲。
言言
:1.指歡言。 2.高大貌﹔茂盛貌。 3.用言語表達(dá)。 4.句句。
燕言
:1.宴飲談?wù)f。
燕正言
:1.墨的別名。
祅言
:1.怪誕不經(jīng)的邪說。
訞言
:1.邪說﹔惑亂人心的話。
藥言
:忠告的話,謂對人有益,有如藥可治病進(jìn)此藥言|就該把藥言規(guī)諫他才是,怎么反助紂為虐起來?
伊索寓言
:相傳為古希臘伊索作。從總體看,應(yīng)是長期流傳在古希臘的寓言的匯集。原本失傳,今流行本系后人多次補(bǔ)充編訂而成,并雜有亞洲和非洲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狼和小羊》、《農(nóng)夫和蛇》、《烏龜和兔子》、《狐貍和葡萄》等,形象生動,寓意深刻。
一家言
:也作一家之言”。有獨(dú)到見解而自成一家的學(xué)說或著作采擷各說而自成一家言。
一家之言
:1.指有獨(dú)特見解﹑自成一家的學(xué)說或論著。
異言
:1.不同的語言;語言不同。 2.指不同或反對的意見。 3.指持異議。 4.奇異的言論。
詒言
:1.遺言。
引言
:1.寫在書或文章前面類似序言或?qū)а缘牟糠帧R嘀缸剷p討論會的開匙。
迂言
:1.迂闊的言辭。
渝言
:1.猶食言,背棄前言。
優(yōu)言
:1.褒美之言。
有口難言
:1.有話不敢說或不便說。
豫言
:1.預(yù)先推論。 2.預(yù)先說出的關(guān)于將來要發(fā)生什么事情的話。
窕言
:1.指虛假不實之言。
聽言
:1.謂聽取諫勸之言。
往言
:1.說出去的話。
枉言
:1.白說,空說。
污言
:1.臟話;下流話。
向言
:1.古籍所載的一種特異現(xiàn)象。向,通"響"?!稌x書.五行志中》"吳孫休時,烏程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響言者,言于此而聞于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自遠(yuǎn)聽之,如人對言,不覺聲之自遠(yuǎn)來也。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yuǎn)者所過十?dāng)?shù)里……言不從之咎也。"后用為建言諷喻而使在上者明察下情的典故。
戲言
:1.開玩笑的話。 2.開玩笑。
五言
:1.五德之言。 2.五個字的句子。 3.見"五言詩"。
希言
:1.少言,少說話。一說指平談無味的話。
析言
:1.亦作"?言"。 2.分言。指聯(lián)句。 3.訓(xùn)詁學(xué)用語。謂分開說;區(qū)別地說。
噧言
:1.過甚之言,虛夸不切實際之言?!墩f文.口部》"噧,高氣多言也……《春秋傳》曰'噧言'。"今本《左傳.哀公二十四年》作"躛言"。杜預(yù)注"躛,過也。"陸德明釋文"躛,謂過謬之言。"章炳麟《訄書.儒墨》"詆其兼愛而謂之無父,則末流之噧言,有以取譏于君子,顧非其本也。"一說為《左傳.定公四年》"嘖有煩言"之"煩"的假借字。
鮮言
:1.寡言。
星言
:1.星焉。謂披著星星。 2.泛言及早﹐急速。
兇言
:1.謂兇人之言,兇邪之說。
行言
:1.猶流言?!对姡⊙牛裳浴?quot;往來行言,心焉數(shù)之。"俞樾《群經(jīng)平議.毛詩三》"小人之言,輕浮無根,故謂之行言。曰往來者,正見其無定也。"吳闿生會通"行言,猶流言。"一說泛指語言。馬瑞辰通釋"《爾雅.釋詁》'行,言也。'郭注'今江東通謂語為行。'是言二字平列而同義,猶云語言耳。" 2.猶言行。
修言
:1.統(tǒng)一號令。 2.虛飾言辭。
虛言
:1.空話;假話。 2.指空說,空講。
遜言
:1.言語謙遜恭順。 2.巧言;假托之言。
巽言
:1.語本《論語·子罕》"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后因以"巽言"謂恭順委婉的言詞。
雅言
:①正確合理的意見咨諏善道,察納雅言。②古指通行地區(qū)語音為準(zhǔn)的共同語,與各地方言相對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
宴言
:1.從容交談。
揚(yáng)言
:1.大聲地說。 2.對外宣揚(yáng)或故意散布某種言論。 3.夸大其辭。
要言
:1.盟約;約定的內(nèi)容或條款。
囈言
:1.夢話。 2.荒唐之言。
迻言
:1.猶轉(zhuǎn)稱。
淫言
:1.花言巧語。
逸言
:1.逸豫之言。一說,過言,失言。 2.散失之言。
遺言
:1.臨終的話。 2.猶古訓(xùn)。 3.遺漏之語,不盡之言。 4.留傳下來的說法;古詞語。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 2.泛指有話。
諛言
:1.說奉承話。 2.諂媚的話。
輿言
:1.輿論。
謣言
:1.謂胡亂地發(fā)表言論。 2.虛妄的言論。
鬻言
:1.謂憑借進(jìn)言謀取利祿。
遠(yuǎn)言
:1.謂含義深奧的話。
瑣言
:1.瑣碎的言談;閑談。 2.記述逸聞﹑瑣事的一種文章體裁。
通言
:1.互通言語。 2.通達(dá)的言論。 3.訓(xùn)詁學(xué)術(shù)語。渾言的統(tǒng)稱。與"析言"相對。
談言
:1.言談。
萬語千言
:1.形容說的話很多。
悟言
:1.晤談,對談。悟,通"晤"。
晤言
:1.見面談話;當(dāng)面談話。
息言
:1.無言。佛教謂至理幽微,非言說能及。 2.停止言事。
諧言
:1.詼諧戲謔的話。
巷言
:1.猶巷議。
憲言
:1.格言。 2.合乎禮法之言。
憸言
:1.邪說。
形言
:1.表現(xiàn)在言辭上。
徐言
:1.低聲細(xì)語。 2.從容而言。 3.猶緩言。緩氣言之。
無容贅言
:1.無須多說。
宣言
:國家、政府、政黨、團(tuán)體或其領(lǐng)導(dǎo)人為了說明自己的政治綱領(lǐng)或?qū)δ持卮髥栴}表明自己基本立場和態(tài)度而公開發(fā)表的文件。由兩個以上國家、政黨、團(tuán)體或其領(lǐng)導(dǎo)人共同發(fā)表的稱聯(lián)合宣言”或共同宣言”。有些宣言是以某一會議名義發(fā)表,如德黑蘭宣言”等。
謁言
:1.進(jìn)諫。 2.謁見而有所請求的話。
譯言
:1.指翻譯工作者。
義言
:1.文理和詞藻。
隱忍不言
:1.見"隱忍不發(fā)"。
隱言
:1.冷僻的語句。 2.隱而不言。
余言
:1.謂未盡的話語。 2.其他的話;別的話。
永言
:1.長言;吟詠。
莠言
:1.丑惡之言;壞話。
養(yǎng)老乞言
:1.古代帝王及其嫡長子對年高德劭者按時餉以酒食,并向他們求教,謂之養(yǎng)老乞言。
意言
:1.意會之言。 2.宗旨。
溢言
:1.過甚的言辭。
預(yù)言
:①把將要發(fā)生的事預(yù)先說出預(yù)言吉兇|此事他早已預(yù)言|他預(yù)言資本主義一定滅亡。②預(yù)先說出的有關(guān)將要發(fā)生什么事情的話預(yù)言得到證實|可怕的預(yù)言|二十年前的預(yù)言。
怨言
:1.埋怨的話。
愿言
:1.思念殷切貌。
訟言
:1.責(zé)備的話。 2.公開說﹐明說。訟﹐通"公"。
套言
:1.客套話。
甜言
:1.美言;好話。
儻言
:1.正直的言論。儻,通"讜"。
托言
:1.借口。 2.假稱。
托于空言
:1.見"托之空言"。
托之空言
:1.謂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托諸空言
:1.見"托之空言"。
推言
:1.推斷論說。
亡言
:1.妄言。亡,通"妄"。
沃言
:1.沃心之言。舊指臣下向皇上進(jìn)諫的有益言論。
偽言
:1.假話。亦謂說假話。 2.人為之言,造作之言。
寤言
:1.醒后說話。 2.晤言,相會而對語。
微言
:1.精深微妙的言辭。 2.隱微不顯﹑委婉諷諫的言辭。 3.密謀;暗中進(jìn)言。 4.指秘密的計謀。 5.指人所發(fā)出的細(xì)微語聲。
文學(xué)語言
:1.文學(xué)作品里所用的語言。它以民族共同語﹐特別是人民群眾生動的口頭語言為基礎(chǔ)﹐經(jīng)過作家加工﹑提煉而形成﹐富于形象性和藝術(shù)感染力。 2.即標(biāo)準(zhǔn)語。參見"標(biāo)準(zhǔn)語"。
文言
:產(chǎn)生于先秦,通用到近代的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的書面語。具有詞匯豐富、精練的特點(diǎn),但因脫離大眾語言,逐漸為白話取代。
誣言
:1.虛偽的話。 2.捏造說。
小小不言
:1.猶微不足道。
小言
:1.不合大道的言論。 2.有關(guān)小事的言論。 3.謂精微之言。 4.謂描繪至微之物的雜體詩賦。 5.指短詩﹑詞。
謂言
:1.以為﹐說是。
顯言
:1.明言。
獻(xiàn)言
:1.進(jìn)言;進(jìn)獻(xiàn)意見。 2.指所進(jìn)獻(xiàn)的意見。
行不副言
:1.謂言行不一。
閑言
:1.亦作"間言"。亦作"閑言"。 2.非議;異議。 3.私下談話。 4.離間的話。
醒世恒言
:白話短篇小說集。明代馮夢龍編著。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稱三言”。四十篇。其中除《十五貫戲言成巧禍》等七篇可推知為宋元話本外,其余可能是馮夢龍或明代其他文人的擬話本。所收作品對明代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描寫。
序言
:1.序文。詳"序()"。
敘言
:1.敘談。
無戲言
:1.謂說話算數(shù),不開玩笑。
諼言
:1.虛浮不實的言辭。
笑言
:1.謂又說又笑;邊說邊笑。 2.笑話。 3.笑容與言語。
一言
:1.一個字。 2.一句話;一番話。 3.謂陳述一次。 4.眾口一詞。
讔言
:1.隱語。
詠言
:1.猶言吟詩,作詩。
玉言
:1.對帝王言詞的敬稱。常與"金口"連用。
彝言
:1.指永久傳世之言。
寱言
:1.說夢話。
寓言
:文學(xué)作品的一種體裁。作品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的手法表達(dá)一定的諷喻意義,說明某種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植物。結(jié)構(gòu)一般較簡單。
約言
:1.約定之言。 2.簡要之言。 3.省約其言。
譖言
:1.讒言。
詔言
:1.猶圣旨。
衷言
:1.心里話。
主言
:1.崇尚空談。 2.以記載言論為主。
椎髻左言
:1.亦作"椎結(jié)左語"。 2.挽髻如椎,說外族話。
墜言
:1.失言。
自食其言
:1.自己說出的話不算數(shù)。形容不守信用。
縱言
:1.廣泛談?wù)摗?/li>
詳言
:1.謂言語審慎。 2.猶正言﹐直言。 3.細(xì)說。
囂言
:1.放肆之言。
信言
:1.真實的話。
選言
:1.擇言;措辭。
緒言
:1.已發(fā)而未盡的言論。 2.今指著作篇首概述全書主旨或介紹寫作意圖等的文字。
演言
:1.陳述言詞。
野言
:1.隱者之語;村野人的話。
議言
:1.論議建言。
佯言
:1.說假話。
謡言
:1.民間流傳的歌謠或諺語。 2.沒有事實根據(jù)的傳言。
夷言
:1.古指黃河流域華夏族以外的各種語言◇亦泛指少數(shù)民族或外國的言語。
由言
:1.說話。
猶言
:1.好比說;等于說。
以人廢言
:1.由于人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
妖言
:1.怪誕不經(jīng)的邪說。 2.猶妄言,胡說。 3.秦漢時罪名之一。
譽(yù)言
:1.贊美的話。
語言
:人類特有的表達(dá)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語音、詞匯、語法構(gòu)成一定的體系。語言有口語和書面形式。
雜言
:1.雜談『劉向《說苑》有《雜言》篇。 2.不純正的言論。 3.即雜言詩。
造言
:1.制造謠言。
噪言
:1.大聲喧嚷。
仗義執(zhí)言
:1.伸張正義,激昂陳詞。
執(zhí)言
:①堅持自己說的話不改口婦執(zhí)言甚堅。②說公道話仗義執(zhí)言。
支言
:1.猶支辭。
卮言
:1.亦作"巵言"。 2.自然隨意之言。一說為支離破碎之言。語出《莊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合也……無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無系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離其言,言無的當(dāng),故謂之卮言耳。"后人亦常用為對自己著作的謙詞,如《藝苑卮言》﹑《經(jīng)學(xué)卮言》。
重言
:1.再次申說。 2.口吃。 3.修辭方式之一種。也叫疊字。
置言
:1.猶進(jìn)諫。 2.立言。 3.埋怨。
屬絲言
:1.如絲般連續(xù)而細(xì)微的話語。《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后]以"屬絲言"指王者之言。
屬言
:1.猶發(fā)言。
綴言
:1.猶綴文。
贅言
:1.閑文冗詞;廢話。 2.煩言;多說。 3.對為人作序跋的謙詞。
莊言
:1.嚴(yán)正的言論;莊重的言論。
祖言
:1.猶祖述。謂闡述;發(fā)揚(yáng)。
擇言
:1.選擇適當(dāng)?shù)脑挕? 2.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擇﹐通"殬"。
贈言
:1.用良言相勉勵。多用于臨別之時。語本《荀子.非相》"故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真言
:1.指佛教經(jīng)典的要言秘語。 2.借指道家祖師的經(jīng)典著作。 3.咒語。 4.借指口訣﹑要語等。
指言
:1.猶指陳。
直口無言
:1.猶言啞口無言。
巵言
:1.謂隨和人意,無主見之言。 2.用以謙稱自己的著作。
質(zhì)言
:1.如實而言;直言。 2.質(zhì)樸的言語。
眾言
:1.猶群言。亦指一般人的言論。
麈言
:1.高明的言教。
訾言
:1.誹謗。
纂言
:1.撰述。
坐樹不言
:1.《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后因以"坐樹不言"﹑"坐樹無言"謂功高而不自矜。
坐樹無言
:1.見"坐樹不言"。
載言
:1.謂記錄國家盟會之辭◇亦泛指記錄史事。
鑿言
:1.謂穿鑿附會地說。
責(zé)言
:1.責(zé)備,問罪。
譫言
:1.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瞻言
:1.有遠(yuǎn)見的言論?!对姡笱牛H帷?quot;維此圣人,瞻言百里。"鄭玄箋"圣人所視而言者百里,言見事遠(yuǎn)而王不用。"一說,瞻,明見;言,助詞,無義。見高亨《詩經(jīng)今注》。
箴言
:1.規(guī)諫勸戒之言。
直言
:1.正直﹑耿直的話。 2.直率地說;說實話。 3.直言敢諫『晉察舉科目名。
爭言
:1.爭辯;爭吵。
襧言
:1.褒獎的言詞。
證言
:1.證人的證詞。
忠言
:1.忠直之言。
周言
:1.美言。
知無不言
:1.只要知道,就沒有不說出來的。
知言
:1.有見識的話。 2.謂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辭。 3.知音。
奏言
:1.向皇帝陳述。
左言
:1.指異族語言。 2.指外國;外族。 3.《漢書.藝文志》﹑漢鄭玄《六藝論》均有右史記事,左史記言之說,后以"左言"為史官的代稱。
韻言
:1.亦作"韻言"。 2.有韻的文辭。
嘖言
:1.責(zé)備的議論。
嘖有煩言
:1.謂互相責(zé)備,爭論不一。 2.謂紛雜的指責(zé)和議論。
詐言
:1.謊稱。
張言
:1.猶揚(yáng)言;夸口。
植言
:1.猶立言。
至理名言
:真理性的極精辟的話至理名言,顛撲不破。
至言
:1.最高超的言論;極其高明的言論。 2.古代道家用虛靜無為的思想闡述事理﹐以不言為至言。 3.舊時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論。 4.直言;真實的話。
諍言
:1.直率地規(guī)勸人改正過錯的話。
征言
:1.驗證言辭。
梔貌蠟言
:1.唐柳宗元《鞭賈》載,有富家子以五萬錢購一鞭,謂以巨款購此鞭,為愛其色黃而有光澤,持以夸示與柳。柳命僮仆燒湯洗之,則鞭之色澤盡失,現(xiàn)出枯干蒼白的本色。乃知"向之黃者梔也,澤者蠟也。"因曰"今之梔其貌,蠟其言,以求賈技于朝,當(dāng)其分則善。一誤而過其分,則喜;當(dāng)其分,則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梔貌蠟言"指偽飾的面貌與言辭。
酌言
:1.酌酒。言,助詞。
中國共產(chǎn)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共中央為國共合作抗日發(fā)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將《中國共產(chǎn)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送交國民黨?!缎浴诽岢霭l(fā)動全民族抗戰(zhàn)、實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項基本要求,重申中共為實現(xiàn)國共合作的四項保證。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fā)表了這個宣言,標(biāo)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
罪言
:1.《新唐書.杜牧傳》"劉從諫守澤潞﹐何進(jìn)滔據(jù)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長慶以來朝廷措置亡術(shù)﹐復(fù)失山東﹐巨封劇鎮(zhèn)﹐所以系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dāng)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后因稱奏議或議論時政得失的文章為"罪言"。如清郭嵩燾有《罪言存略》。
推薦工具
成語大全查詢
漢字拼音查詢
筆畫筆順查詢
繁體字轉(zhuǎn)換器
謎語大全